内聚和耦合(学习笔记) 一、内聚 内聚是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把内聚按紧密程度从低到高排列次序为: 1、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各成分为完成一组功能而组合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即使有关系,也很松散。 2、逻辑内聚:一个模块完成的诸任务逻辑上相关 3、时间内聚:一个模块包含的诸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 4、过程内聚:模块内部的处理成分是相关的,而且这些处理必须以特定的
转载
2024-09-06 14:04:03
28阅读
耦合是程序结构中模块间相互关联紧密程度的度量,耦合程度取决于各个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接口的信息量。耦合分为七种: 1、 非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非直接耦合的模块独立性最强
原创
2021-04-21 22:40:26
428阅读
内聚(Cohesion)和耦合(Coupling)是软件设计中衡量模块质量的两个核心指标,直接影响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读性。1. 内聚(Cohesion)定义:模块内部各元素(代码、数据)之间的功能相关性。目标:高内聚(模块只做一件事且做好)。内聚类型(从低到高)类型描述示例偶然内聚模块内代码无逻辑关系,仅因巧合放在一起工具类中随机拼凑的函数逻辑内聚模块内代码通过相同逻辑控制(如参数决定行
内聚与耦合
内聚(Cohesion)是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耦合(Coupling)是模块之间依赖程度的度量。内聚和耦合是密切相关的,与其它模块存在强耦合的模块通常意味着弱内聚,而强内聚的模块通常意味着与其它模块之间存在弱耦合。模块设计追求强内聚,弱耦合。
 
原创
2011-12-01 11:31:24
598阅读
简单理解一下内聚和耦合。 什么是模块 模块就是从逻辑上将系统分解为更细微的部分,分而治之。 复杂问题因为复杂性的问题,比较难解决,但是可以将复杂问题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逐个击破地解决这些简单问题,最后实现解决复杂问题的效果。 模块的粒度划分可大可小,可以是函数,类或功能块等等。 耦合主要描述的是模块
转载
2019-12-05 07:29:00
370阅读
2评论
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程序讲究的是高内聚,低耦合。就是同一个模块内的各个元素之间要高度紧密,但是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却要不那么紧密。 内聚和耦合是密切相关的,同其他模块存在高耦合的模块意味着低内聚,而高内聚的模块意味着该模块同其他模块之间是低耦合。在进行软件设计时,应力争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转载
2012-06-19 19:58:00
133阅读
2评论
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多聚合,少继承。低耦合,高内聚. 【高内聚、低耦合】内聚:每个模块尽可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能,不依赖于模块外部的代码。
耦合:模块与模块之间接口的复杂程度,模块之间联系越复杂耦合度越高,牵一发而动全身。
目的:使得模块的“可重用性”、“移植性”大大增强
通常程序结构中各模块的内聚程度越高,模块间的耦合程度就越低模块粒度:『函数』
高内聚:尽可能类的每个成员方法
转载
2024-04-11 21:20:39
68阅读
一、什么是高内聚低耦合
1、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2、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名之间、程序段之间)联系的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转载
2024-07-21 23:06:15
429阅读
高内聚、低耦合:紧密关联的事物应该放在一起(高内聚);只有紧密关联的事物才应该放在一起(低耦合)高耦合降低系统重用性;低耦合降低组件间依赖关系;白话高内聚、低耦合:高内聚就是模块的独立性强,功能明确、单一,一个模块只做一件事情。 高内聚,指的是一个方法的改变或者添加,影响的类实例越少越好。否则的话,改动一点,就要改变很多模块的编译,测试,部署,工
转载
2024-04-20 15:03:25
57阅读
检测eval()的参数是否合法:try {
alert("Result:" + eval(prompt("Enter an expression:","")));
}
catch(exception) {
alert(exception);
}在编程语言中 0是FALSE 1是TRUE ,通用潜规则是,0表示假,所有非零表示真。这样记忆:0,什么都没有骗人的,是假。高内聚低耦合高内聚低耦
转载
2024-03-26 14:33:26
57阅读
起因: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nb
转载
精选
2012-04-16 14:22:03
482阅读
起因:每个模块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少并且接口简单。 高内聚:内聚 块内联系,单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配合的程度,高内聚就是模块内部个元素紧密联系。 低耦合:耦合 快间联系,模块与模块之间配合的程度,低耦合就是降低各个模块间的联系。 优点:模块独立化,降低各模块间的联系,减少
原创
2021-07-13 17:22:22
423阅读
高内聚低耦合编辑 锁定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
转载
2015-09-21 17:50:00
134阅读
2评论
前言 高内聚低耦合,最开始知道这个概念是在自考的一本书中看到的,后来在软件工程视频中再次回顾,高内聚低耦合是在设计模式中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是面向对象的设计,看类的内聚性是否高,耦合度是否低。定义 内聚关注模块内部的元素结合程度,耦合关注模块之间的依赖程度。内聚 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
原创
2021-09-07 18:01:57
559阅读
"高内聚低耦合" 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用于描述和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和设计。这个原则有助于创建可维护、可扩展和易于理解的软件系统。以下是对这个原则的解释:高内聚(High Cohesion): 高内聚是指一个模块、类或组件内部各个元素(如函数、方法)彼此相关联、紧密关联,执行相似或相关的任务,都与模块的单一责任或目标密切相关。高内聚的模块更容易理解和维护,因为其功能集中,修改一个功能通常
原创
2023-09-20 09:32:25
214阅读
背景: 今天在读Robert C.Martin(BOb大叔)的《代码整洁之道》序时,无意中看到“高内聚、低耦合”,闹中翻腾了一下,竟然发现对这个大学一年级就曾学过的知识到现在自己也不是很清晰。内容: 经过查询网上的资料总算
原创
2014-11-15 12:38:41
591阅读
什么是高内聚、低耦合?
起因: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耦合性分类(低――高)
转载
2012-04-15 13:56:00
177阅读
2评论
有感:高内聚,低耦合 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原创
2023-06-15 13:55:06
196阅读
耦合部分 耦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1) 内容耦合: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模块的内容,则称这两个模块为内容耦合。若在程序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说明两个模块之间发生了内容耦合: 1. 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2. 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而直接转入到另一个模
原创
2021-06-04 20:36:40
1031阅读
模块模块就是从逻辑上将系统分解为更细微的部分, 分而治之, 复杂问题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 逐个解决.耦合主要描述模块之间的关系, 内聚主要描述模块内部. 模块的
原创
2020-06-30 12:57:05
1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