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goDB 主从架构在 Linux 上的配置
MongoDB 是一款 NoSQL 数据库,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和管理,尤其是需要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的场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配置 MongoDB 的主从(Replica Set)架构,以实现数据的备份和负载均衡。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Linux 上配置 MongoDB 的主从架构,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1. MongoDB 主从架
1.前言 为应对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增加,用户访问在某段时间的快速增加,系统的高可用,可扩展,容错性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技术的发展,业界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案,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MongoDB的主从复制,副本集在windows 操作系统的部署。2.主从复制
转载
2023-10-14 22:38:12
59阅读
Linux和MongoDB是当今流行的开源软件,它们各自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Linux系统上,MongoDB的主从复制功能给数据备份和容错性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主从复制是MongoDB中常用的一种数据复制方式,通过将数据从一个主节点同步到多个从节点,实现数据备份和冗余,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性。在Linux系统中,使用主从复制功能,可以在多个服务器上实现数据的同步备份。
原创
2024-05-29 10:23:31
47阅读
### MongoDB主从启动命令及流程解析
在Linux系统中,启动MongoDB主从复制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启动主节点
2. 配置从节点
3. 启动从节点
4. 验证主从复制是否成功
下面我们来逐步详细解析每个步骤,并给出相应的命令示例。
#### 启动主节点
首先,我们需要启动MongoDB的主节点。主节点是整个主从复制架构中的核心节点,负责接收写操作并将数据同步给从节
原创
2024-01-13 05:34:46
172阅读
# MongoDB主从复制及其在Linux上的实现
## 简介
MongoDB是一个开源的文档型数据库,由于其高性能、灵活的数据模型和易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在一些大型应用中,往往需要使用主从复制机制来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本文将介绍MongoDB主从复制的原理,以及在Linux上如何配置和实现主从复制。
## 主从复制原理
主从复制是指将一个MongoDB实例作为主节点(M
原创
2023-12-03 11:04:11
52阅读
主从mongodb可以设置主从数据库,主从之间读写分离。主数据库只写,从数据库只读。最好再设置一个用于仲裁的mongod(arbiter,占用资源很少,不需要独立的服务器),在主数据库宕机的情况下,arbiter会自动将从数据库升级为主数据库。主从服务器更多是为了数据的安全性,虽能提高一点读写性能,但效果不明显。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读写分离,在写入的时候,只写入到主数据库,从数据库是异步写入的。所以
转载
2023-09-01 21:41:32
134阅读
主从模式是MongoDB最早的部署架构。从节点备份数据,在主节点挂了后,可以让从节点接替主节点;也可以做到读写分离,减轻主库压力。 这里演示一下如何配置Mongodb的主从。1.先启动主节点mongod --dbpath=E:\mongodb\3.2.9\mongodb\db --logpath=E:\mongodb\3.2.9\mongodb
转载
2023-05-19 11:28:28
501阅读
版本的mongodb不支持Master/slave模式了。推荐使用集群模式。大家都知道,集群模式需要多于三台的奇数台机器(奇数个进程测试有意义,实际意义不大)现在我的手头有两台主机,更合理的配置个人觉得是“主从”。看了看mongodb的官方文档,找到了一个好思路:mongodb允许增加arbiter(仲裁人),这个角色不用写数据。只是投票用。这样两台机器就可以合理的使用资源了。一、典型的配置文件如
转载
2023-06-18 11:48:15
170阅读
Linux下Mongodb的主从配置
一 Master和Slave的配置方法
1. 主机器(master)
master: 172.16.101.251
mongodb home: /usr/local/mongodb/
data file: /usr/local/mongodb/data/
log file: /usr/local
转载
精选
2013-02-19 17:48:49
1191阅读
Linux下Mongodb的主从配置 一 Master和Slave的配置方法1. 主机器(master)master: 172.16.101.251mongod
原创
2013-02-19 17:48:49
83阅读
一、环境 操作系统:# uname -r
2.6.32-358.el6.x86_64
# cat /etc/issue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Kernel \r on an \m  
原创
2014-09-24 16:06:59
5531阅读
数据存储是整个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MySQL、Redis中都有主从架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而MongoDB中也是有这种实现方式。主从配置非常简单,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很少采用主从架构,而更多的是采用副本集或者集群的模式去实现高可用。简单的介绍一下MongoDB主从实现的方式和环境:操作系统:CentOS 6.7MongoDB: &nbs
原创
2017-06-26 23:54:56
2553阅读
点赞
原创
2019-09-09 22:27:11
738阅读
# 实现MongoDB主从复制
## 简介
在分布式系统中,MongoDB的主从复制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复制方式。通过主从复制,可以将主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到一个或多个从数据库,从而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读写分离。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ongoDB实现主从复制,并提供每个步骤所需的代码和解释。
## 流程概览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实现MongoDB主从复制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原创
2023-11-19 04:26:23
38阅读
mongoDB主从和副本集群配置Mongodb是时下流行的NoSql数据库(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它的存储方式是文档式存储,并不是Key-Value形式。优势:快速!(当然,这和具体的应用方式有关,通常来说,它比一般的关系型数据库快5位左右。)很高的可扩展性–轻轻松松就可实现PB级的存储(但是可能我们并不需要PB级的存储,10TB可能就够了)他有一个很好的 replic
主从配置单点的数据是有危险性的,配置主从同步可以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假设两台主机分别为:192.168.9.188 和 192.168.9.189,我们将188作为Master,189做SlaveMaster的配置如下port=27017 #端口号
fork= true #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
logpath= /data/mongodb/mongodb_logs/mongodb .log #日志
转载
2023-06-18 14:12:00
168阅读
MongoDB有主从复制和副本集两种主从复制模式,主从复制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自动故障转移,MongoDB副本集解决了主从模式无法自动故障转义的特点,因此是复制的首选。对于简单的主从复制无法自动故障转移的缺陷,各个数据库都在改进,MySQL推出的MGR,Redis的哨兵,Mongodb的复制集。 对于主从复制模式:mongodb的主从配置异常简单,如果是非安全认证模式,只需要在
转载
2023-08-16 15:38:36
268阅读
Mongodb数据库复制操作关闭mongodb的服务,如下图 创建以下文件夹现在我们开启三个服务,端口号为9927做为主节点,9928做为从节点,9929做为仲裁节点仲裁节点的作用是协调leader选举,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提供节点互相通讯的数据信息。开启主服务:mongod --port 9927 --dbpath "E:\data\node1" --replSet node开启从服务m
转载
2023-08-21 17:38:31
47阅读
导读:MongoDB一直都不推荐使用主从复制方式进行数据同步,而是推荐复制集(replicate set),相对于主从同步,复制集有更多优秀的功能,如自动故障转移等,但是,既然MongoDB到4.2版本还保留着该功能,我们不妨探索一下。基础信息
IP地址操作系统版本数据库版本作用192.168.10.71centos7.4mongo 2.7.1主节点(Master)192.168.10.72c
转载
2024-06-14 10:28:44
134阅读
一、读写分离的概念 读写分离,基本的原理是让主数据库处理事务性增、改、删操作(INSERT、UPDATE、DELETE),而从数据库处理SELECT查询操作。数据库复制被用来把事务性操作导致的变更同步到集群中的从数据库。 读写分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并发场景下的请求分流,避免对数据库的访问过于集中,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是宕机。 二、主从复制介绍 在MongoDB的集群中,会有指定
转载
2023-10-14 19:35:06
6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