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 安全浅析MongoDB副本集默认会创建local、admin数据库,local数据库主要存储副本集的元数据,admin数据库则主要存储MongoDB的用户、角色等信息当Mongod启用auth选项时,用户需要创建数据库帐号,访问时根据帐号信息来鉴权,而数据库帐号信息就存储在admin数据库下一、角色1、数据库用户角色(a)、read提供对所有读取数据的权限(b)、readWrite
# MongoDB节点如何提升为主MongoDB复制集中,从节点(Secondary)是主节点(Primary)的备份本,用于提供数据冗余和故障恢复。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主节点可能会失效,这时需要将一个从节点升为新的主节点。本文将介绍MongoDB节点如何提升为主的步骤和操作。 ## 准备工作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 安装MongoDB:确保你已经安装并正
原创 2024-01-05 05:43:53
288阅读
mongodb增量备份脚本 介绍 增量软件开发过程需要增量数据库迁移策略。 我记得在一个企业应用程序上工作,其中hibernate.hbm2ddl.auto是默认的数据迁移工具。 更新生产环境需要进行大量准备,并且迁移脚本仅在现场创建。 意外错误可能导致生产数据损坏。 救援的增量更新 增量数据库更新是一项技术功能,在最初的应用程序开发迭代中需要解决。 我们过去经常开发自己的自定义数据迁
什么是Kubernetes?工作流程Kubernetes是一个可移植性,可扩展的开源平台,用于管理容器化工作负载和服务,有助于声明性配置和自动化管理。它拥有庞大,快速发展的生态系统。 谷歌在2014年开源了Kubernetes项目。Kubernetes以谷歌在大规模运行生产工作负载方面的15年经验为基础,结合社区的最佳想法和实践。1.kubernetes是什么意思? 2.我们为什么需要kuber
转载 10月前
14阅读
redis主从+哨兵模式一、搭建redis主从1、创建配置文件2、docker启动命令3、验证主从状态二、搭建sentinel哨兵集群1、哨兵配置文件2、哨兵集群启动命令2.1、启动命令如下:2.2、哨兵启动后配置文件变化三、验证高可用1、模拟master节点down掉2、重启停掉的master节点哨兵全部配置 一、搭建redis主从1、创建配置文件主节点:redis.confbind 0.0.
转载 2024-10-19 22:16:01
0阅读
# MongoDB配置为主节点 ## 简介 MongoDB是一个开源的、面向文档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在MongoDB中,可以配置一个节点为主节点,其他节点作为从节点,以实现数据的复制和故障恢复。 本文将介绍如何将MongoDB配置为主节点,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主节点配置步骤 ### 步骤一:安装MongoDB 首先,确保已安装MongoDB数据库。如果未
原创 2023-08-20 10:34:30
596阅读
需求最近收到一个业务需求,需求是基于电影票售卖的不同渠道价格存储。某一个场次的电影,不同的销售渠道对应不同的价格。整理需求为:数据字段:场次信息;播放影片信息;渠道信息,与其对应的价格;渠道数量最多几十个;业务查询有两种:根据电影场次,查询某一个渠道的价格;根据渠道信息,查询对应的所有场次信息;建模不好的我们先来看其中一种典型的不好建模设计:{ "scheduleId": "0001",
   一个高可用的集群里,一般都会存在主节点的选举机制。这里以elasticsearch集群为例,介绍一下集群的节点选举方法。    如果查看Elasticsearch集群里的节点信息,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个节点称为master节点,而且一个集群只有一个master节点。那么,什么是master节点呢? 为什么集群一定要有一个ma
转载 2024-10-20 11:22:37
81阅读
# 实现mongodb副本集节点断开主节点自动变节点教程 ## 1. 整体流程 在实现mongodb副本集节点断开主节点自动变节点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配置副本集 | | 2 | 断开主节点连接 | | 3 | 节点自动变节点 | ## 2. 操作步骤 ### 步骤一:配置副本集 首先,你需要在mo
原创 2024-04-18 05:27:52
75阅读
# MongoDB节点为主节点的实现 ## 介绍 在 MongoDB 中,从节点 (secondary) 是用来复制主节点 (primary) 的数据和操作的。但是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可能需要将从节点转变为主节点。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将 MongoDB 的从节点为主节点的步骤和相应的代码。 ## 流程 以下是将 MongoDB节点为主节点的整体流程: ```mermaid
原创 2023-12-15 06:49:06
454阅读
一、插入文档新增单个文档3.2版本后新增db.collection.insertOne()和db.collection.insertMany().insertOne:支持writeConcerndb.collection.insertOne( <document>, { writeConcern: <document> } )wr
# 由于mongodb默认时从主节点(PRIMARY)读取数据,而节点(SECONDARY)不允
原创 2021-12-29 14:12:07
82阅读
在数据库管理中,“MongoDB节点不健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可用或者潜在的数据丢失。了解这一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式是每个数据库管理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步骤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协议背景、抓包方法、报文结构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MongoDB节点健康问题。 ## 协议背景 在探讨MongoDB节点不健康的情况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信息。Mon
原创 6月前
33阅读
# MongoDB节点不可达和健康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 引言 MongoDB是一个流行的NoSQL数据库,它提供了高可扩展性、高性能和灵活的数据模型。作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MongoDB支持复制集(replica set)架构,其中包含一个主节点(primary)和多个节点(secondary)。主节点负责写入操作,而节点用于读取操作和数据冗余,以提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 然而,有时候
原创 2023-09-14 05:21:59
1050阅读
# 如何设置mongodb的副本集 ## 综述 在设置mongodb副本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mongodb副本集以及它的作用。mongodb副本集是一组运行在不同服务器上的mongodb实例的集合。其中,一个实例作为主节点,处理所有的写操作和读操作;其他实例则作为副节点,负责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时,节点会自动选举出一个新的主节点,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本文将以
原创 2023-09-10 09:01:11
94阅读
Redis集群-官方推荐方案RedisCluster前情提要理解RedisCluster的原理和容错机制能够配置RedisCluster并使用redis使用中遇到的瓶颈我们日常工作中使用Redis,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1、高可用问题,如何保证redis的持续高可用性。   2、容量问题,单实例redis内存无法无限扩充,达到32G后就进入了64位世界,性能下降。   3、并发性能问题,redis号
转载 2024-10-16 10:09:00
227阅读
# 如何避免MongoDB节点挂了次节点不会变为主节点 ## 概述 在MongoDB的复制集中,主节点挂了之后,次节点会自动选举出一个新的主节点。但有时候我们希望在主节点挂掉后,次节点保持不变,不自动切换为主节点。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个功能。 ### 流程概述 1. 主节点挂掉 2. 次节点不会变为主节点 ## 实现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原创 2024-07-07 05:30:21
102阅读
MongoDB建议副本集成员为奇数。最多12个副本节点,最多7个节点参与选举。 限制副本节点的数量,主要是因为一个集群中过多的节点,增加了复制的成本,反而拖累了集群的整体性能。 太多的副本节点参与选举,也会增加选举的时间。而官方建议奇数的节点,是为了避免脑裂的发生。考虑如下场景,一个MongoDB集群有4个节点。分布在两个网段。如果两个网段的网络发生故障,则每个网段都有两个节点存活,他们查看自
转载 2024-02-17 13:09:52
59阅读
1、MongoDB副本集是通过什么方法做到数据同步的?答:支持在多个机器中通过异步复制实现数据同步,然而这会导致副本集无法返回最新的数据给客户端程序。主节点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读写数据,将主节点上所有的操作记录在oplog中;从节点定期轮询主节点获取这些操作,然后对自己的数据副本执行这些操作,从而保证从节点的数据与主节点的数据一致。默认情况下,从节点不支持外部读数据,但是可以设置。2、MongoD
1. 增加、删除列通过聚合,使用操作符$set增加列;修改结果,需要使用save()。db.getCollection('trade2019').aggregate([ {'$set':{'sn': {'$substr':['$cardasn',0,6]}}} ]).forEach(function(x){ db.trade2019.save(x) })直接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