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题,下面主要是说一下Linux的主要操作 1、vi 进入终端,输入vi 或者vi +文件名称 进入vi模式: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
转载 2024-08-14 10:26:23
54阅读
我们可以认为Linux是一套自由使用的类Unix操作系统,与Windows相比较而言,Linux具有安全、开源、稳定等特点。下面我来介绍Linux中一些的登录登出基本操作。1. 启动系统通常LILO是安装在MBR上的,计算机启动后,MBR上的程序被执行,将出现一个不是很漂亮的图形:左边是一个小红帽图像,右边列出了可以启动的操作系统,你可以使用键盘箭头切换。刚安装好后默认值是Linux,也就是你不选
centos 启动流程    post--BIOS--boot loader---kernel---rootfs----switchroot ---/sbin/init --/etc/inittab/etc/init/*.conf  设定运行级别  系统初始化脚本  不昂比或启动对应级别下的服务e编辑模式c 进入grub 模式
原创 2017-10-16 22:01:22
7555阅读
1点赞
Linux系统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拥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因此备受许多用户和开发者的喜爱。要想进入Linux系统,通常需要通过红帽(Red Hat)这款操作系统。下面将介绍如何进入Linux系统,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首先,要进入Linux系统,首先需要有一台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可以选择在个人电脑上安装Linux系统,也可以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系统。其中,使用虚拟机的方式是一
原创 2024-03-07 11:32:16
805阅读
是"Visual Interface" 的简称,它在Linux 上的地位就仿佛Edit 程序在DOS上一样。它可以执行输出、删除、查找、替换、块操作等众多文本操作,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定制,这是其他编辑程序所没有的。vi 不是一个排版程序,它不象Word 或WPS 那样可以对字体、格式、段落等其他属性进行编排,它只
8种机械键盘轴体对比本人程序员,要买一个写代码的键盘,请问红轴和茶轴怎么选?为了在容器中方便地访问外部数据(以取得测试用例文件等),刚好看到自己的电脑上开启了共享,那就看一下如何Linux中使用吧。使用mountsudomount--verbose # 打印日志-o --options # 设置-t --types # 文件系统类型[source] [destination]在Linux机器上挂
我们在电脑出现故障或者系统清理修复的时候通过进入安全模式来清除的和杀毒的方式这样效果就要电脑在正常登陆系统清理要好很多。而且系统进入安全模式之后,不但可以修复系统故障,恢复系统设置,删除一些顽固文件,清除病毒及磁盘碎片整理。 一、xp怎么进入安全模式 1、开机在进入Windows系统启动画面之前按下F8键;然后又出现一个界面,在界面窗口上选择“安全模式”选择你直接按“Enter”键,也就是确定就可
转载 2023-08-08 16:13:38
103阅读
其它网友回答:方法一:如果手机是开机状态,请先关机,在关机情况下,同时按住电源(挂机键)+ 小房子(Home)键,直到出现Recovery界面为止。其它网友回答:方法二: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进入,那么再开机,先按住音量+键不放,然后再长按电源开机键,知道出现Recovery界面为止。其它网友回答:方法三:1、首先在电脑中安卓卓大师;2、将USB数据线将手机与电脑连接好,之后打开卓大师,等待卓大师识别,
首先,说一下安全模式的作用:    安全模式, 用途有很多,常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 电脑可能由于安装了某些驱动或者软件,不兼容导致电脑启动不了,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卸载      2. 电脑中病毒之后,可以进入安全模式进行查杀,这样比较彻底  &nb
 Recovery是什么意思?  recovery翻译过来就是“恢复”的意思,是开机后通过特殊按键组合(各个厂商各个型号不尽相同)能够进去的一个系统(工程模式),在这个 界面你可以直接用sd 卡上的zip 的rom  升级或者备份你的系统,老版本的recovery只有三个选项,只能用update.zip这个文件名的文件升级,而且无法备份系统,不能用任何文件名的 zip文件升级。
首先,我们要找到grub的位置首先需要学会如何在vi或者vim指令下进行文件的编辑,给出一个链接如何在vi或者vim指令下进行编辑有很多地方有grub 我们要注意的只有两个地方的grub 第一个地方,打开输入指令 进入到这个目录之后,使用ls指令,可以发现这里面有一个grub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找不到grub在第二列吧 这里面使用vi或者vim命令去打开grub我这里使用的是vim(对比vi命
转载 2024-09-23 21:28:01
64阅读
熟知Linux操作系统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急救盘组(也称为boot/root盘组),是系统管理员必不可少的工具。用它可以独立地启动和运行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实际上,急救盘组中的第2张盘上就有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包括root文件系统;而第1张盘则存放了可启动的内核。 使用急救盘组维护系统很简单。只需用这两张盘启动系统后,进入急救模式,这时使用的是root账户。&nbsp
在进行Redis数据库操作时,用户常常需要通过Linux系统进入Redis。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探讨如何解决“Linux系统如何进入Redis”这一问题。 ## 问题背景 在操作Redis时,许多用户需要确认他们能够通过命令行界面访问数据库,以便顺利执行数据操作。然而,用户在尝试连接Redis时,往往会面临连接失败或命令未找到等问题,造成操作延误。 下面是一个展示触发链路的流程图: ```m
原创 6月前
37阅读
在使用Linux系统时,有时我们需要进入BIOS界面(也叫dios)进行硬件设置或系统启动顺序的调整。本文将详细记录如何解决"Linux系统如何进入dios"的问题。 ## 用户场景还原 当我准备使用一台新买的Linux服务器时,希望优化系统的引导顺序,便于使用更快的SSD启动。然而,我却发现未能顺利进入BIOS界面来进行设置。以下是我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事件: - 购买新服务器并进行初步配置
原创 6月前
68阅读
1、开机启动时进入BIOS 如图所示 2、进入之后键盘上下左右建移到boot下使用+ - 号 将CD-ROM 移动到第一行,然后按发f10 选择yes进入 3、下面会进入光盘选择,选择第三个进入,如图所示 4、进入之后在弹出窗口按回车跳过,如图所示 5、再次按回车跳过,如图所示 6、下面会提示是否设置网络,选择NO(看自己情况如果救援模式需要上网选择yes设置网络) 7、在弹出的新窗口
原创 2021-07-20 13:56:14
2028阅读
2点赞
1评论
本文目录前言一、界面介绍二、常用的三个系统工具工具1_系统监视器工具2_终端工具3_设置后记 前言在【Linux笔记1】中,我们安装好了Linux操作系统,那这一讲的内容主要是对Linux图形界面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一、界面介绍首先,打开Linux操作系统后,看到的就是桌面界面,如下图: 双击打开“主文件夹”,如下图,可以看到类似Windows一样,很直接明了。“回收站”和“share”(共享文件
转载 2024-03-06 08:51:47
297阅读
一、自定义镜像有两种方法:1、docker commit启动一个容器,增删改查,安装软件,修改配置文件等 ; 另存为一个新镜像docker run -it docker.io/centos 启动一个容器yum install -y vim net-toolsctrl+p+q 退出容器docker ps 查看容器IDdocker commit 容器id 镜像名:标签名2、编写dockerf
转载 2023-08-24 13:47:22
228阅读
Linux系统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在Linux系统中,单用户模式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运行模式,只有一个用户可以登录并操作系统。在单用户模式下,系统没有GUI界面,用户可以进行系统修复、配置和维护等操作。 进入Linux系统的单用户模式有多种方式,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通过启动引导菜单进入单用户模式: 当系统启动时,按下“Shift”或“Esc”键可以进入启动引
原创 2024-05-20 09:56:47
4635阅读
随着Linux操作系统崛起,导致很多人在自己的电脑中舍弃了微软,都选择了Linux操作系统。于是很多人开始学习Linux操作系统,如果你是个初学者,这里你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比如说进入与退出系统进入Linux系统:必须要输入用户的账号,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可以创建以下两种帐号:1.root--超级用户帐号(系统管理员),使用这个帐号可以在系统中做任何事情。2.普通用户--这个帐号供普通
       说实话在第一次接触Linux系统时,确实很不习惯,尤其是在用了多年的Windows后,可是项目需要又不得不顶着头皮去学习了,下面就自己一点点摸索做下总结,以供后面学习。1、安装Linux系统由于Linux的开源性,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常见的有Ubuntu,centos,Fedora, Debian ,RedhatEnterpriseLinux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