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mbr磁盘分区管理–理论篇现在主要的分区方式为mbr分区和gpt分区。进行磁盘分区的原因优化I/O性能隔离系统和应用程序实现磁盘空间的配额限制同一磁盘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系统统一磁盘上可以安装多个操作系统MBR分区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又叫做主引导扇区,是计算机开机后访问硬盘是所必须读取的首个扇区,它在硬盘上的三维地址为(柱面,磁头,扇区)=(0,0,1)。
启动参数bootcmd=nand read.jffs2 0x30007FC0 kernel; bootm 0x30007FC0中kernel在哪定义,为什么可以直接引用?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最终定位到了MTD分区的实现。 在u-boot之start_armboot函数分析中提到过实现nand flash的分区。执行run_command("mtdparts default", 0)可以实
转载 2024-03-04 12:12:52
330阅读
以下内容代表Matt Domsch发表,他是Dell CTO办公室的一名技术策略专家(也是Linux专家)我长期宠爱的计划之一——(一致性网络设备命名)最终应用于 (强调Fedora 中 “F“的 2 个元素:Features(功能)和 First(第一)),并且以后所有的 Linux 发行版都将如此。你肯定会问,什么是(一致性网络设备命名)?运行 Linux 的系统一贯将以太网设备命名为 eth
help或者?: 打印当前运行的uboot支持的命令,输入“? command”可以查看指定command的帮助信息bdinfo:打印板子信息printenv或者print:打印环境变量setenv:新建、修改、删除环境变量saveenv:将环境变量保存到emmcmd[.b|.w|.l] addr [size]:查看内存,可指定个数,加.b修饰代表读取个数以字节为单位,.w代表2个字节,.l代表4
以下内容源于朱有鹏嵌入式课程的学习与整理,1、uboot阶段对Flash的分区所谓分区,即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块管理。PC机等产品中,整个硬盘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其使用文件系统帮我们管理硬盘空间,从而管理保证了文件之间不会互相堆叠,使用者不用太过在意分区问题。uboot中没有操作系统,因此必须事先规定Flash(相当于硬盘)的分区表。实际上在uboot中和kernel中都有一个分区表(uboot中有这
一般fdisk用来管理linux的磁盘,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作fdisk命令用于观察硬盘实体使用情况,也可对硬盘分区。它采用传统的问答式界面,而非类似DOS fdisk的cfdisk互动式操作界面,因此在使用上较为不便,但功能却丝毫不打折扣。fdisk参数使用方法:语法:fdisk(选项)(参数)-b:指定每个分区的大小;-l:列出指定的外围设备的分区表状况;-s:将指定的分区大小输出到标准输出上
转载 2024-07-29 15:34:07
113阅读
contents寄存器读写BOOT读写寄存器sysfs文件系统读写寄存器应用层读写寄存器内核读写寄存器 寄存器读写linux嵌入式读写寄存器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Boot终端下使用mw\mb命令读写物理地址。在文件系统中使用sysfs接口进行操作。在应用层读写/dev/mem节点。在内核中使用ioremap映射物理地址为虚拟地址进行操作。使用内核提供的gpio接口进行读写操作。一般进
本文介绍Linux操作系统重新加载分区表的方法:使用partprobe、blockdev、hdparm、partx命令。背景作为Linux管理员,你可以在一天内多次执行磁盘分区任务。大多数情况,在虚拟环境(例如VMWare、Virtualbox等)中的磁盘分区之后,分区表已成功更改,但它不会发生在物理服务器上,那么通知操作系统有关分区表更改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下面就介绍其方法,这些方法强制内核重新
1、添加硬盘2 输入指令:fdisk -l,查看硬盘信息2、开始分区输入指令:fdisk /dev/sdbm可以查看帮助,n创建新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总共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区来自扩展分区并且从5开始 分得如图所示,sdb1为主分区,sdb2为扩展分区,sdb5由sdb2中分出,接着按p打印结果,按w保存3、格式化分区也称为创建文件系统,这里选择的格式为ext4mkfs.ext4 /dev/sd
文章目录Linux系统移植:U-Boot常用指令()一、U-Boot 常用命令(上)1.1 EMMC和SD卡命令1.2 FAT 格式文件系统命令1.3 EXT 格式文件系统命令1.4 NAND 操作命令1.5 BOOT操作命令1.6 其他常用命令 Linux系统移植:U-Boot常用指令()一、U-Boot 常用命令(上)1.1 EMMC和SD卡命令uboot 支持 EMMC 和 SD 卡,
转载 2024-06-13 09:52:34
1612阅读
最近上了一批orcale linux 需要安装orcale数据库,需要挂载一个300G的分区,在hyper-V挂载了300G分区,但是需要在linux系统中挂载一,从这件事发现基础真的很重要,所以拿出鸟哥linux私房菜好好学习一基础。废话不多说,开始教程,但是教程按照现实操作中记录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变通一,为什么要选用LVM格式呢? 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
一、设备识别设备接入系统后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 设备文件名称: SATA/SAS/USB    /dev/sda,/dev/sdb            ## s= SATA, d=DISK, a=第几快 IDE         /dev/hd0,/dev/hd1             ## h= hard VIRTIO-BLOCK    /dev/vda,/dev/vdb           
转载 2024-04-24 21:27:19
1627阅读
启动流程emmc启动:从 EMMC 启动也就是将编译出来的 Linux 镜像文件 zImage 和设备树文件保存在 EMMC,然后uboot读取到这些到DDR内存中去运行,启动内核  1、先移植一个bootloader启动linux内核常用的是U-Bootuboot在启动内核之前,我们还可以对uboot进行操作,要是3秒内没操作默认挂掉进入内核2、移植内核3、根文件系统(rootfs),
磁盘分区一、新增磁盘(一)查看当前分区命令:fdisk -l (Id项:83代表EXT3,82代表SWAP分区,8e代表LVM分区) (二)创建LVM逻辑卷1、划分物理分区 可以通过lsblk命令查看磁盘是否还有剩余空间未分配: 使用fdisk命令新增分区:fdisk /dev/sdb 命令创建分区(输入M可以查看命令菜单,输入n表示新增分区,选择默认,+10G即分区分10G空间,输入t命令改变分
转载 2024-05-31 16:39:46
115阅读
uboot启动log简析1、以后带有调试uboot性质的开发,uboot都是烧写到sd卡,用别的方法会将 uboot,linux系统镜像zImage,文件系统,设备树一起烧进去。但目前我们只想更新 uboot,将所有东西都烧进去显然会浪费时间。uboot命令使用1、helphelp 或者 ?:查看所有命令的帮助信息。? 命令名 :查看某一命令的帮助信息2、信息查询bdinfo:print Boar
Uboot相关命令介绍 1、bootmbootm [addr [arg ...]]    - boot application image stored in memory          passing arguments 'arg ...'; when booting a
uboot是bootloader的一种,主要是用于引导内核启动. uboot除此功能外, 还带有很多其它功能. 功能是通过命令来调用.uboot的命令: help //列出当前uboot所有支持的命令 help 命令 //查看指定命令的帮助 reset //重启uboot bootm //用于启动内核 用法: bootm 0x
Linux系统上,使用SquashFS文件系统来压缩和管理文件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如果你想在EMMC分区上使用SquashFS文件系统,就需要一些额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EMMC分区是一种用于嵌入式存储设备的分区方案,通常用于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EMMC分区通常使用Flash存储器来存储数据,通过将数据压缩并放入SquashFS文件系统中,可以有效地节省存储空间。 在Linux系统中,要
原创 2024-04-24 10:19:29
335阅读
Linux驱动——mmc sd card 创建块设备流程(十二)备注:   1. Kernel版本:5.4   2. 使用工具:Source Insight 4.0   3. 参考博客:   (1)[sd card] sd card初始化流程   (2)[sd card] mmc_blk层为sd card创建块设备流程 文章目录Linux驱动——mmc sd card 创建块设备流程(十二)块设备
10.5 创建分区parted命令用法我们可以使用 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快速的分区,但对高于 2TB 的硬盘分区,此时就需要使用 parted 命令。parted 命令是可以在命令行直接分区和格式化的,不过 parted 交互模式才是更加常用的命令方式,进入交互模式的方法如下:[root@localhost ~]# parted 硬盘设备文件名 #进入交互模式[root@CncLucZK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