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写这篇的原因是项目中log没有定时清除,服务器上项目是用脚本启动,log文件只会在启动时生成一次,这时,由于项目在不断运行中,导致log越来越大。如果删除log文件,还得把项目停掉在启动,这样显然是不行的,而如果直接删掉log文件的话,后续的操作不会输出,也没有日志文件生成,这时就只能通过写个脚本定时去清除日志(每日一)。二、方法这时我想的肯定是希望能写一个脚本把这些日志清除掉,但不是删
一、原因     写这篇的原因是项目中log没有定时清除,服务器上项目是用脚本启动,log文件只会在启动时生成一次,这时,由于项目在不断运行中,导致log越来越大。如果删除log文件,还得把项目停掉在启动,这样显然是不行的,而如果直接删掉log文件的话,后续的操作不会输出,也没有日志文件生成,这时就只能通过写个脚本定时去清除日志(每日一)。   
消息队列:类似与管道只能单项通信,消息队列由消息组成,消息可以有不同的数据结构,也可以由有优先级,能够更加灵活的通 信。消息队列使用int msgget(key_t key,int flags)获得或创建消息队列,使用void msgsnd(int msqid,const void *msgp,size_t msgsz,int msgflg);发送消息,使用size_t msgrcv(int ms
Linux系统中,Redis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内存数据库,用来进行缓存操作。当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一些操作后,经常需要清除Redis缓存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清除Redis缓存的常用命令。 1. FLUSHALL命令 FLUSHALL命令可以清空所有数据库中的数据。这样可以确保所有的缓存数据都被清除,数据将被初始化为一个空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命令会删除所有的数据,
原创 2024-05-27 10:11:04
636阅读
curator delete indices --index .marvel- --older-than 3 --time-unit days --timestring %Y.%m.%d  3 /data0/wwwroot/elasticsearch-1.4.1/data/elasticsearch/nodes/0/indices
es
转载 精选 2016-03-23 09:58:51
887阅读
  Linux系统中,Tomcat Web Server服务器如果跑的时间久了,系统就会产生大量的日志。  本文指出一个定期清理Tomcat日志的方法:  1.在/root下编写一个清理tomcat日志的shell脚本,内容如下:  more autoclearup_tomcat_logs.sh:   #! /bin/bash 
原创 2015-02-03 01:39:39
1590阅读
1点赞
方法一 在开机时,按下F8进入”带命令提示符的安全”模式 输入”NET USER+用户名+123456/ADD”可把某用户的密码强行设置为”123456″方法二 如用户忘记登入密码可按下列方法解决 1.在计算机启动时按〔F8〕及选〔Safe Mode With Command Prompt〕 2.选〔Administrator〕后便会跳出〔Command Prompt〕的窗口 3.用〔Net〕
1、rman target /  用rman连接数据库;   2、crosscheck archivelog all; 让系统检查可删除的归档日志;   3、deleter expired archivelog all;删除归档日志;  
翻译 2012-05-02 18:30:52
611阅读
目录1. 日志介绍2、日志类型3. 日志优先级4. 常用日志文件5. 日志清理脚本1、编写脚本2、计划任务 1. 日志介绍1. Linux系统拥有非常灵活和强大的日志功能,可以保存几乎所有的操作记录,并可以从中检索出我们需要的信息。 2. 大部分Linux发行版默认的日志守护进程为 rsyslogd(rsyslog 此服务是用来采集和分类系统日志的,它不产生日志,只是起到采集的作用),默认配置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很高兴能帮助刚入行的小白学习如何实现“java命令”。下面,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教程,带你了解整个过程。 ### 流程概述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概述实现“java命令”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一个新的Java项目 | | 2 | 编写一个Java类 | | 3 | 实现命令功能 | | 4 | 编译J
原创 2024-07-26 04:54:54
32阅读
红帽(Red Hat)是一家以开源软件的开发与支持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其最著名的产品就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常简称为红帽操作系统。在使用红帽操作系统时,我们常常需要处理各种系统日志来进行故障排除、监控和安全审计等操作。本文将介绍一些与Linux日志相关的常用命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红帽操作系统中的日志功能。 在Linux系统中,日志是记录各种系统活动
原创 2024-02-04 10:08:01
116阅读
日志存储文件很大时,我们就不能用 vi 直接去查看日志了,就需要Linux的一些内置命令去查看日志文件.系统Log日志位置:/var/log/message 系统启动后的信息和错误日志,是Red Hat Linux中最常用的日志之一/var/log/secure 与安全相关的日志信息/var/log/maillog 与邮件相关的日志信息/var/log/cron 与定时任务相关的日志信息/var
制作:吕家骏1.分析日志文件日志文件是用于记录linux系统中各种运行的消息文件。日志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内核及系统日志 :由系统服务syslog统一管理,日志记录格式基本相同。> 用户日志:用于记录linux系统用户登录及退出系统的相关消息。> 程序日志:用于记录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事件信息。大部分服务器程序的日志文件默认存放在/var/log/目录下。ls/var/log
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时,清理内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Linux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清理内存,以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命令行工具来清理内存。其中一个常用的命令是“sync”,它可以将所有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从而释放部分内存。另一个常用的命令是“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它可以清除页缓存和目录项缓存,释放大量内存。 另一个
原创 2024-03-08 12:03:27
93阅读
注意:首先我们需要使用sync指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迟的块 I/O 和读写映射文件。否则在释放缓存的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未保存的文件。 查看内存条个数: 清除pagecache: 清空 dentries 和 inodes: 清空所有缓存 pagecac
原创 2022-03-03 14:13:29
304阅读
缓冲区对象是一个强大的概念,它允许应用程序迅速方便地将数据从一个渲染管线移动到另一个渲染管线,以及从一个对象绑定到另一个对象。缓冲区:缓冲区有很多不同的用途,它们能够保存顶点数据、像素数据、纹理数据、着色器处理的输入,或者不同阶段着色器阶段的输出。缓冲区保存在GPU内存中,它们提供高速和高效的访问。在OpenGL有缓冲区对象之前,应用程序只有有限的选择可以在GPU中存储数据。另外,在GPU中更新数
Android每次加载图片很浪费时间。所以设计了一个图片缓存技术来解决每次android手机加载图片的问题 内存的读取速度是最快的,然后是文件的读取速度,最后是网络资源的读取 既然内存的读取时间最快,我们好好利用内存资源。将内存再分两层缓存强引用缓存不会轻易被回收,来保存常用数据,不常用的资源放入软引用缓存中。对于硬引用和软引用的介绍:⑴强引用(StrongReference)
# 使用 Yarn 清除缓存的完整指南 Yarn 是一个现代的 JavaScript 包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者管理项目中的依赖包。随着时间的推移,Yarn 的缓存可能会变得庞大,清除缓存可以帮助你释放空间,确保你的开发环境运行顺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 Yarn 的缓存命令,并提供详细的步骤与说明。 ## 整体流程概览 在我们开始之前,让我们看一下使用 Yarn 清理缓存的
原创 7月前
215阅读
日志对于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它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时者留下的痕迹。日志主要的功能有:审计和监测。它还可以实时的监测系统状态,监测和追踪侵入者等等。1、日志系统分类 大概分为三大类 (1)系统接入日志 - 把记录写入到/var/log/wtmp和/var/run/utmp;login等程序更新wtmp和utmp文件,使系统管理员能够跟
我们在排查问题的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日志排查,但是可能会经常忘记,下面就总结下: tail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尾部最后10行的日志; tail -n +10 test.log 查询10行之后的所有日志; head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文件中的头10行日志; head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文件除了最后10行的其他所有日志; 情况1:需要按照关键字
转载 2024-02-11 14:14:31
22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