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环境:Fedora 9 Linux 2.6.26 / gcc 4.3.0 / arm-Linux-gcc 3.4.1本 文主要介绍如何构建在x86平台上交叉编译各平台上的嵌入式Linux内核。要完成一下步骤,首先必须确认有相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工具链可以自己编译获 得,但是对于初学者我们不推荐这么作,网上大有许多编译好的优秀的工具链。本文将以编译ARM平台上的内核为例子,其他平台基本步骤差异不
1.下载arm-linux-gcc-3.4.1.tar.bz2到任意的目录下。 2.解压 arm-linux-gcc-3.4.1.tar.bz2   #tar -jxvf arm-linux-gcc-3.4.1.tar.bz2   解压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解压后的文件形成了 usr/local/ 文件夹,进入该文件夹,将arm文件夹拷贝到/usr/local/下   # c
Linux 编译交叉编译Linux系统中,编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编译,我们可以将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文件,以便在计算机上运行。而作为一种常见的编译方式,交叉编译Linux开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介绍Linux编译交叉编译的概念、应用以及其在开发中的优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Linux编译的基本概念。Linux编译是指将源代码翻译成可执行代码的过程。通常,我们需要使用编
原创 2024-01-31 13:04:31
277阅读
1 toolchainfile.cmake    交叉编译libiio,需要使用到cmake。而根据参考资料[1]中有关交叉编译的说明,cmake此时需要一个toolchainfile.cmake文件(改为其它名字也行),根据参考资料[2]的说明, 编辑toolchainfile.cmake的内容如下:# this one is important SET(CMAKE_SYST
如何交叉编译 应用程序,技巧,注意事项。最近大家都涉及交叉编译应用程序, 感觉大家的路子有点偏 ,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一般的应用程序 ,编译的步骤无外呼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但是对于 交叉编译不能照搬 , 尤其要注意不能轻易make install (当然如果指定了 --prefix就无所谓了, 否则可能会覆盖标准路
Linux交叉编译器的制作-crosstool-ng1.交叉编译器的了解1.1 GNUGNU编译器集(其前身为GNU C编译器)诞生于1987年。当时Richard Stallman(GNU项 目的创办人)想要创建一个编译器,它可以满足他定义的“自由软件”概念,并可用来编译 GNU项目发布的其他软件。GNU C编译器迅速在自由软件社区中流行开来,而且以其健壮性和 可移植性而闻名。它已成为许多
1、下载工具并解压下载路径  http://www.arm9.net/download.asp将 arm-linux-gcc-4.5.1-v6-vfp-20120301.tgz 拷贝到 Linux 中,并解压到根目录:sudo tar -zxvf arm-linux-gcc-4.5.1-v6-vfp-20120301.tgz -C /&n
Linux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内核,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设备和系统上运行。相比于传统的编程语言,Linux系统有着更好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嵌入式系统和网络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Linux系统中,交叉编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开发者将程序在一种架构的机器上编译成在另一种架构上运行的可执行程序。 在Linux系统中进行交叉编译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红帽公司开发的GCC编译器。GC
原创 2024-03-22 10:42:33
116阅读
 安装步骤1、准备工具安装目录将压缩包arm-linux-gcc-4.4.3.tar.gz存放在一个目录下,这个目录就是你等会解压缩的目录,以后这个目录就不能随便删掉了,我的存放路径是/home/aldrich/arm,如下图,记住这个路径,等会还会用到。1.tar.gz 和.tgz2.解压:tarzxvf arm-linux-gcc-4.4.3.tar.gz3.压缩:tarzcvf a
1. GNU工具链包括预编译编译器,链接器,汇编器 相关的包 Binutils : 所有和二进制文件相关的工具都包括在Binutils中。主要包括:as,ld,objdump,strip,与编译器cpp 等。 GCC : 编译器包括在GCC中,包括C++编译器,Ada编译器等 Glibc : 包括 C库,动态连接器。 除了这三个软件包外,工具链还需要包括内核文件。用户空间中的很多操作都需要借助内
转载 2024-03-26 15:09:15
114阅读
目录一、Linux函数库1、静态库(static library)①特点②命名规则③静态库制作 ④使用静态库 2、动态库(共享库 share library)①特点②命名规则③动态库制作④动态库的使用二、交叉编译概述1、什么是交叉编译2、为什么需要交叉编译3、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附:samba共享服务搭建       
1、准备交叉编译环境环境说明:Windows 7 64位此过程需要:(1)Qt库开源代码,我使用的是5.7.0版本;(2)Perl语言环境5.12版本以上;(3)Python语言环境 2.7 版本以上;(4)Windows平台上的MinGW开发工具集(内含本地编译器gcc、g++ 4.9以上版本,支持c++11);(5)Windows平台上的交叉编译器arm-linux-gnueabihf(gcc
转载 2023-12-03 12:16:07
378阅读
久闻gcc的大名,早就想自己动手搭建一个Windows下的gcc开发环境,可以学学编译命令,也可以在想测试一段简单的代码是否正确时不用打开庞大的Visual Studio或VC6.0。而gcc原本是在Linux系统下的编译器,若要在Windows下使用需要MinGW的帮助。MinGW是一个开源项目,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原生Windows下最小的gcc开发环境。MinGW, a contraction
转载 2024-08-01 12:16:49
220阅读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所谓的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即安装、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在该环境下编译出嵌入式Linux系统所需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然后再上传到目标机上。       交叉编译工具链是为了编译、链接、处理和调试跨平台体系结构的程序代码。对于交叉开发的工具链来说,在文件名称上加了一个前缀,
Linux编译环境下的交叉编译是一种在一台计算机上构建在另一个不同架构的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以及跨平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处理器不同的情况下。在Linux系统中,交叉编译环境通常用于开发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 为了实现交叉编译,首先需要配置一个交叉编译工具链,它包含了一个交叉编译器、交叉链接器、交叉调试器等工具。这些工具链通常是针对特定的目标平台和操作系
原创 2024-03-15 10:52:33
152阅读
Linux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其内核是Linux内核。在Linux系统中,内核编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核编译可以用来添加新的功能、修复bug,甚至是为特定硬件定制内核。而交叉编译则是在非目标平台上生成可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代码。关键字linux 内核编译 交叉编译在这些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 探讨一下Linux内核编译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经验和
原创 2024-05-22 10:56:46
182阅读
什么是交叉编译?简单来说就是在A类机器上编译源代码,得到可执行程序,需要运行到B类机器上。需要交叉编译才能使A机器上编译得到的可执行程序运行到B机器上,交叉编译则需要用到交叉编译工具。动手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1.选择安装的位置:打开虚拟机,切换到root用户。 输入命令cd /usr/local 进入local目录 输入命令mkdir arm-toolchain 创建 arm-toolchain文件
转载 2023-11-23 11:41:17
127阅读
环境:Ubuntu-18.04 64位交叉编译器:arm-hisiv600-linuxtslib版本:tslib-1.4一、安装交叉编译器【注意】本文中使用 Hi3531D 的 V600 编译器1、解压海思SDK$ sudo unzip -xvf "Hi3531D V100R001C02SPC040.zip"2、进入到交叉编译工具目录$ cd "Hi3531D V100R001C02SPC040"
实验六交叉编译Linux简单程序设计实验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交叉编译模式和方法;2、熟悉和掌握Linux简单程序设计。二实验环境预装Fedora10_A8_Linux的pc机一台,CVT-A8嵌入式实验箱一台(已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以太网线一根,交叉编译工具链。三实验步骤1、连接主机和目标板;(三根线,注意网线和串口线是否连接正常)2、安装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
Python3交叉编译步骤一.项目场景在cortex-A9主板上运行python3,能够使用常用的三方库二.配置主机环境:ubuntu-18.04-x86_64(虚拟机)交叉编译链:arm-linux-gnueabihf-gcc开发板:cortex-A9(armv7l)三.安装交叉编译器安装编译器拷贝编译链压缩包到虚拟机中的Documents目录,CD到该目录然后执行tar -xvf gcc-li
转载 2023-06-29 16:18:20
43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