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 Axios 进行网络请求时,网络中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如用户不在网络中、服务器不可用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有效地捕获并处理这些网络中断问题,确保我们的应用能平稳地处理异常情境。我们将从备份策略到恢复流程,再到灾难场景和工具链集成,详细而轻松地探讨这一过程。
### 备份策略
在应对网络中断时,首先,制定一个周全的备份策略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使用甘特图来显示不同阶段
一、通用定时器输入捕获概述1.STM32 输入捕获工作过程2.STM32 输入捕获工作过程(通道1为例)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存放到对应的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1)步骤1:设置输入捕获滤波器(通道1为例)2)步骤2:设置输入捕获极性(通道1为例)3)步骤三:设置输
输入捕获中断函数:回想起刚学stm32的时候,看到正点原子哥的输入捕获中断函数代码,让我心生畏惧啊,但是还是硬着头皮去读,勉勉强强的看懂了。今天再次回顾一下这个经典的代码,真的是受益匪浅,赞叹原子哥的思路清晰,大家看下文的时候,可以把程序代码复制到另外一个窗口,交替切换着看,这样阅读体验更佳!现在用自己的粗浅理解,来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经典的输入捕获中断代码:void TIM2_IRQHandler
转载
2024-04-07 13:48:07
151阅读
文章目录1. quit()2. exit()3. sys.exit([arg])4. os._exit(n) 函数quit(),exit(),sys.exit()和os._exit()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都能引发SystemExit异常,Python解释器通过该异常退出执行且不打印堆栈回溯(不把异常打印出来)。 当运行Python程序时,正常都是从上到下执行脚本中所有代码,当python解释器
转载
2023-10-18 15:03:15
189阅读
我使用的库函数下面我们介绍输入捕获的配置步骤:1)开启TIM5时钟,配置PA0为下拉输入。要使用TIM5,我们必须先开启TIM5的时钟(通过APB1ENR设置)。这里我们还要配置PA0为下拉输入,因为我们要捕获TIM5_CH1上面的高电平脉宽,而TIM5_CH1是连接在PA0上面的。2)设置TIM5的ARR和PSC。在开启了TIM5的时钟之后,我们要设置ARR和PSC两个寄存器的值来设置输入捕获的
1.异常捕获1.什么是异常捕获:让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时候不崩溃可以继续进行 注意: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只用异常捕获,是在你明明知道某个位置可能会出现异常,但是又不想让程序崩溃2.异常捕获的语法1)语法一:捕获所有异常 try: 代码段1 except: 代码段2 说明: try、except - 关键字,固定写法 : - 固定写法 代码段1 - 和try保持一个缩进的一条或多条语句;可能会出现异
转载
2023-06-19 14:03:59
103阅读
捕获异常程序运行会抛出异常,以下将介绍怎样捕获异常使得程序不中断以及处理异常try-except语句最基础的捕获异常是通过try-except组合语句实现的基本语法格式:try: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语句>
except [猜测异常类型]:
<处理异常的代码>1)try: 顾名思义——尝试,把你觉得可能报错的语句写在try内,就算有异常也不会暂停程序2)exc
转载
2023-07-05 14:47:53
0阅读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个STM32捕捉外部输入脉冲的信号并且对其进行修改。
在本次设计中,单片机所要实现的功能就是将读取固定时间的脉冲计数,并且在单片机的板子上面实现频率的显示。
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STM32的定时器功能,STM32总共有8个定时器,而这8个定时器分成3个组:TIM1和TIM8是高级定时器,TIM2-TIM5是通用定时器,TIM6和TIM7是基本的定时器。这8个定时器都是16位的,它
转载
2024-07-16 14:46:26
108阅读
# Python捕获输入字符中断循环的实现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输入来控制程序的流向,包括中断循环。若你是刚入行的小白,今天我将教你如何在Python中捕获输入字符以中断循环。整体流程清晰,而具体操作也比较简单。
##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把整个实现过程分为几个步骤,具体如下表所示:
| 步骤 | 描述 | 代码示例
输入捕获原理及配置步骤 一、输入捕获概念 STM32的输入捕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检测 TIMx_CHx (定时器X的通道X)上的 边沿信号,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 存放到对应的通道的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同时还可以配置捕获时是否触发中断/DMA 等。 二、输入捕获流程: 输出比较模式的配
【每日一问】python异常捕获机制为什么需要捕获异常?找出并修改错误代码,防止程序终止。1 异常类型1.1 python内置异常1.2 requests模块的相关异常1.3 用户自定义异常2 异常捕获2.1 捕获所有异常(慎用)2.2 捕获指定异常2.3 捕获多个异常2.4 异常中的else2.5 异常中的finally2.6 raise主动触发异常2.7 采用traceback模块查看异常
转载
2023-09-04 18:06:10
358阅读
1.中断产生 需要中断的原因,是因为外设需要通知操作系统它那里发生了一些事情。设备通过中断线向中断控制器发送高电平,告诉操作系统它产生了一个中断,而操作系统会从中断控制器的状态位知道是哪条中断线上产生了中断。中断线是是实实在在的电路,它们通过硬件接口连接到CPU外的设备控制器上。2.IRQ &n
转载
2023-12-15 05:47:21
45阅读
Linux中断是操作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机制,用于处理硬件设备发出的异步事件。当硬件设备出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会触发相应的中断信号,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内核,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在Linux操作系统中,中断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外部中断是由硬件设备发出的,如定时器中断、网络数据包到达等;而内部中断是由软件程序主动触发的,如调用系统调用、发生异常等。
Linux中断的处理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原创
2024-03-05 09:46:10
97阅读
【每天1分钟】PYTHON基础之异常处理(捕获异常) 1. 基本语法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
...
except ErrorType as e: # 针对"该错误" 的处理代码, 可有多个except
...
else: # 没出现异常时,才需要运行
...
fina
转载
2023-06-21 20:32:17
57阅读
文章主要是本人的认识,介绍也不全面,则重于流程,用词方面也不讲究,很多观点也比较粗糙,有错误的地方,请多多指正。文章主要参考《深入分析linux内核源码》关于中断的章节:http://oss.org.cn/kernel-book/中断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机制,主要有两种作用:实现异步。紧急处理某一过程。 由于CPU与外设的运行速率相差较大,且CPU资源比较重要,如果采用同步
原创
2014-12-11 01:46:53
631阅读
【一】、中断底半部 1. 软中断 >>> 执行在中断上下文 >>> 会被中断打断,不会被软中断或进程打断 >>> 可以完成耗时操作 2. tasklet >>> 执行在中断上下文 >>> 会被中断打断,不会被软中断或进程打断 >>> 可以完成耗时操作 3. 工作队列 >>> 执行在进程上下文 >>>
转载
2018-10-29 20:46:00
206阅读
2评论
CPU0 CPU1 CPU2 CPU3 0: 50 0 0 0 IO-APIC-edge timer 1: 26 292 3 0 IO-APIC-edge i8042 3: 37186 6956 0 18 IO-APIC-edge 6: 0 0 3 0 IO-APIC-edge floppy 7: 0 0 0 0 IO-APIC-edge parpo
原创
2022-05-19 14:46:00
153阅读
1介绍我们知道,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比硬件来说要快上N个数量级,那么由处理器向硬件发出请求并等待回应的办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在这期间处理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些时间应该被用来处理其他的事务。轮询可能是解决办法之一,但显然这样的办法也会让处理器做大量的无用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硬件在需要的时候才向内核发出信号,然后处理器去响应硬件的请求。这就是中断机制。1.1什么是中断当硬件需要和处理器通信时,会产生一个
转载
精选
2013-07-15 20:59:48
937阅读
目录:《Linux中断管理》《Linux中断管理 (1)Linux中断管理机制》《Linux中断管理 (2)软中断和tasklet》《Linux中断管理 (3)workqueue工作队列》 关键词:GIC、IAR、EOI、SGI/PPI/SPI、中断映射、中断异常向量、中断上下文、内核中断线程、中断注册。 由于篇幅较大,简单梳理一下内容。本章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讲解硬件背景的
先说说MDK编译好后的显示的。上图第三行是烧写到FLASH的大小,第二行(可修改的数据)是占用SRAM的大小1、stm32一开始上电的时候,按理来说是从0x0000 0000开始读取第一条指令的,但M3系列的不同,通过boot0,boot1上电状态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取得第一条指令的地址也就不同了。通过boot引脚设置可以将中断向量表定位于SRAM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