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主要由输入,隐藏以及输出构成,合理的选择神经网络的层数以及隐藏神经元的个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型的性能(不论是进行分类还是回归任务)。 输入的节点数量以及输出的节点数量是最容易获得的。输入神经元数量等于数据的特征数量(feature个数)。若为回归,则输出神经元数量等于1;若为分类,则输出神经元数量为分类的类别个数(如区分猫狗,则为2;区分手写数字0-9
BN全面解读1. BN作用概述2. BN作用方式3. BN作用位置4. BN起作用的原因5. 测试时的BN 1. BN作用概述BN会使得神经网络对超参数得选择更加稳定,超参数的变化范围可以更大,工作效果也更好。即使是深层网络,BN的存在也会使得模型训练更加容易。同时BN具有一定的正则化效果。下面将说明BN的具体作用方式,并解释BN起到上述作用效果的原因。2. BN作用方式
1. 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激活函数,池化,全连接)    (1)  把神经网络的隐藏分为卷积和池化(又叫下采样) 卷积池化 : 通过特征后稀疏参数来减少学习的参数,降低网络的复杂度。2. 卷积:(定义过滤器)     (1)大小 (观察窗口)、一般都是奇数(1*1、3*3、5*5) &n
   卷积神经网络在几个主流的神经网络开源架构上面都有实现,我这里不是想实现一个自己的架构,主要是通过分析一个最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代码,来达到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卷积神经网络的目的.具体的怎么使用这里就不用说了,这里都有介绍,我只是分析一下这个代码实现过程并解析代码,梳理一下神经网络是怎么使用的和构造原理.一般的神经网络主要包含几个步骤:准备滤波器。卷积:使用滤波器对输入图像执行卷积
在深度学习中,我们常常使用神经网络来解决各种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神经网络解决。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异或问题。异或(XOR)是一种逻辑操作符,它表示两个相同则为0,不同则为1。例如,1 XOR 1 = 0,1 XOR 0 = 1,0 XOR 0 = 0,0 XOR 1 = 1。现在考虑以下的异或问题:给定两个输入x和y,我们想要训练一个模型来输出它们的异或结果z=x XOR y。如
1、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27642620 2、卷积神经网络的层级结构:      • 数据输入/ Input layer  • 卷积计算/ CONV layer  • ReLU激励 / ReLU layer  • 池化 / Pooling layer  • 全连接 / FC layer2.1 数据输入
转载 2023-10-06 22:48:03
0阅读
用算法来预测下表的结果:InputOutput0 0 101 1 111 0 110 1 10上表就相当于是训练数据,Output相当于标签(Label)。import numpy as np def nonlin(x, deriv=False): if True == deriv: return x*(1-x) return 1 / (1 + np.exp(-x
# 神经网络代码实现教程 ## 1.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实现神经网络的整体流程。下面是一个简化的流程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数据准备 | 准备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 | | 2. 网络搭建 | 定义神经网络的结构和 | | 3. 模型编译 | 配置模型的损失函数、优化器和评估指标 | | 4. 模型训练 | 使用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
原创 2023-12-03 08:07:00
40阅读
简介:一般来说, 神经网络常被用来做无监督学习, 分类, 以及回归. 也就是说, 神经网络可以帮助对未标记数据进行分组, 对数据进行分类, 或者在有监督训练之后输出连续的值. 典型的神经网络在分类方面的应用, 会在网络的最后一使用逻辑回归分类器(之类)的将连续(continue)的值转换成为离散值如: 0/1, 比如, 给定一个人的身高, 体重, 以及年龄, 你可以给出它有心脏病或者没
01.最常用的激活函数——S函数: 使用这种S函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比其他S形函数计算简单。 02.神经网络为什么把前后的每一个神经元与所有其他神经元互相连接?a.容易实现;b.学习过程会弱化不需要的连接。 03.为什么需要矩阵?a.通过神经网络向前馈送信号所需的运算可以表示为矩阵乘法;b.计算机能高效地进行矩阵运算。 04.神经网络在两件事情上使用了
转载 2024-04-26 11:11:25
59阅读
20206-29神经网络结构神经网络结构大致分为一下几种结构:# 拉直,把输入特征拉直成为一位数组 tf.keras.layers.Flatten() # 全连接 tf.keras.layers.Dense(神经元个数,activation="激活函数",kernel_constraint="正则化方式") # 卷积 tf.keras.layers.Conv2D(filters="卷积核
LeNet5简述LeNet-5由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Yan LeCun提出,他也被称为卷积神经网络之父。LeNet-5是一种用于手写体字符识别的非常高效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算是卷积神经网络的开山之作了。虽然LeNet-5这个网络非常小,但是它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卷积神经网络,包含了卷积、pooling、全连接。 LeNet-5网络 上图为LeNet-5的网络结构,除去输入共有7,每
并不是所有使用神经网络的尝试都能够成功,这有许多原因。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进训练数据、初始权重、设计良好的输出方案来解决。1.改进输入对于S激活函数,可以发现, 如果输入变大, 激活函数就会变得非常平坦。由于我们使用梯度学习新的权重, 因此一个平坦的激活函数会出问题。权重的改变取决于激活函数的梯度。 小梯度意味着限制神经网络学习的能力。 这就是所谓的饱和神经网络。 这意味着, 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小的输
一、LeNet-5 简介LeNet-5 是 Yann Lecun 于1998提出的神经网络架构,更是卷积神经网络的开山鼻祖,虽然该网络模型仅有 7 神经网络结构,但在 MNIST 数据集上的识别精度高达 99.2%,是卷积神经网络首次在数字图像识别领域的成功运用。但是需要说明的有几点:(1)LeNet-5 主要采用 tanh 和 sigmoid 作为非线性激活函数,但是目前 relu
转载 2024-01-10 20:00:24
136阅读
视频录制于2016年12月一、BP神经网络解决异或问题参考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设计及应用 50页二、完整的python代码,用BP网络实现解决异或问题 # coding: utf-8 # Github:https://github.com/Qinbf # 优酷频道:http://i.youku.com/sdxxqbf # In[5]: import numpy as np
一、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要解决非线性可分问题,需考虑使用多层功能神经元。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一神经元,被称为隐或隐含(hidden layer)。隐含和输出神经元都是拥有激活函数的功能神经元。更一般的,常见的神经网络如下图所示的层级结构:图1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每层神经元与下一神经元全互连,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同连接,也不存在跨连接。这样的神经网络结构通常称为“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MNIST卷积神经网络代码实现(三)0. 引言前两篇博客总结了感知机和全连接网络实现MNIST手写数字的识别,本篇博客对卷积神经网络代码实现进行总结。卷积神经网络(CNN)较全连接神经网络而言,其优势在于权值共享和抗形变性,重要的步骤在于卷积和池化两个操作的应用,较全连接神经网络而言,这两种操作能极大的减少网络参数,降低网络的复杂性。 注:以下代码有不清楚的请看博主前面博客,由于相似的太多,故不
在详解卷积神经网络LeNet-5一文中,我详细介绍了一下Lenet-5的基本原理,下面简要介绍一下Lenet-5的pytorch代码实现。建议本文对应上文一起查看。 主要内容一、Lenet-5网络模型实现Step1: 引入必要的包Step2:搭建卷积C1和池化S2Step3:搭建卷积C3和池化S4Step4:搭建全连接C5、全连接F6以及输出Step5:设置网络前向传播Step6:查
一:构造三神经网络(一)初始化参数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x为输入数据,大小(5*3),设定y为输出标签,尺寸为5*1三结构的神经网络,隐藏只有中间一,设定第一L0,隐藏(中间层)为L1,输出L定义L0输入的大小为5X3,输入与隐藏的连接为权重参数W0,W0的大小为3X4,隐藏的大小为5X4(因为这里是一个矩阵运算,5行3列的矩阵乘以3行4列的矩阵得到5行4列的矩阵
图1 卷积网络中的 layers承接上三篇博客:卷积(空洞卷积对比普通卷积)、激活函数、池化 & 感受野目录(1)Dropout(2)BN(BatchNormal)(3)全连接(1)Dropout在深度学习中,当参数过多而训练样本又比较少时,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过拟合是很多深度学习乃至机器学习算法的通病,具体表现为在训练集上预测准确率高,而在测试集上准确率大幅下降。201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