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A算法实例目录RSA算法实例摘要RSA加密流程前端部分后台代码我的做法以及注意事项摘要在写web项目的时候,都会有用户登录的场景,如果使用明文传递到后台不管事get请求还是post请求都会造成用户的信息泄露,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用户名和密码加密之后传到后台进行解密,然后再进行用户登录验证.加密方式有很多种,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关于RSA加密算法的原理可以自行百度.RSA加密
随着各种终端的出现,传统的web开发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提高用户的体验、优化页面加载速度,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就是实现“前后端分离”,通常会针对不同的终端定制不同的版本,所以我认为前后端分离的意义很大。 前后端分离,使得前后端能够各司其职,后端更注重于服务的提供,而前端更注重服务的使用,前端通过JS可以做非常多的数据处理工作,所以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降低服务器的压力;后端的处理异常也
# Java项目前后端分离改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前后端分离已经成为现代Web应用开发的主流模式。前后端分离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提升用户体验。本文将介绍Java项目如何进行前后端分离改造,并提供代码示例和相关图示。 ## 前后端分离的概念 前后端分离是指将前端页面和后端服务分离开来,前端页面通过API与后端服务进行交互。前端页面主要负责展示数据和用户交互,后端服务主要
原创 2024-07-21 04:48:14
95阅读
RSA-JS-PHP项目地址rsa-js-php 前后端交互时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可使用RSA方式加密信息,在数据量大的时候可采用DES+RSA结合方式。 DEMO演示地址 一点历史1976年以前,所有的加密方法都是同一种模式:(1)甲方选择某一种加密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密; (2)乙方使用同一种规则,对信息进行解密。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规则(简称"密钥"),这被称为"对称加密算法"
转载 2024-06-05 12:26:06
71阅读
什么是加密算法?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如下: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把某一段数据(明文),按照“某种规则”转换成另外一段不可读的数据(密文)
转载 2023-08-10 17:12:55
148阅读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mybatis的逆向工程,通过配置XML映射MySqll数据关系到java实体类pojo和mapper,当然mapper中还包含了sql语句的xml关系映射文件,本篇,我们就利用上一篇Mybatis逆向工程生成的两个包展开数据的增删改查。主要实现插件表plugin的dao层coding一、拷贝pojo和map
# Java项目前后端分离项目对接方案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前后端分离的模式日益流行,这种架构使得开发流程更为高效,团队间的协作更为简洁。本文将探讨如何在Java项目中实现前后端分离的对接,并提供示例代码及相关图示,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 项目架构 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Spring Boot作为后端框架,前端使用Vue.js或React等流行框架。后端服务提供RESTful API供前端
原创 7月前
70阅读
你点开此文,说明你对Web开发是有兴趣的,或者你正在思考开始学习Web开发。在这里,我会告诉你成为一名Web开发者的路线,是对初学者关于Web开发的指导。这篇文章不会教你如何写代码,而是指出在你在真正写代码之前要思考的事情。Web开发是令人兴奋和有激情的事情,正是迎合了这个高速变化发展的世界。了解Web开发,我们先来定义几个基本的概念。前端 VS. 后端一开始一定要分清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我们来分
实现前后端分离,可以让前后端独立开发、独立部署、独立单测,双方通过JSON进行数据交互。对于前端开发人员来说,不用每次调试都需要启动或配置Java/Tomcat运行环境;对于后端开发人员来说 ,也不用在需要往页面注入数据。一:部署前端资源前端资源部署在nginx的html文件中; 二:配置前端资源访问路径和默认访问路径root 是指定项目的根目录,适用与server和location。可
前言前后端安全通信一直是头疼的问题,如何保证前后端安全通信? 读完这篇文章教你学会前后端安全通信。什么是前后端通信?客户端向服务端获取资源(如:html/css/js/jpg/json/api接口数据)的过程需要通信,常见的通信有TCP/UDP等。什么是通信安全?通信安全是指用户在使用登录、注册、用户列表等功能时请求被拦截导致用户数据泄露,请求过程如下图: 如上图,不管是请求被拦截还是响应被拦截用
前言在前后端交互时,常常采取http方式进行传输,而明文传输通常会被网络抓包、反编译等手段得到htpp通讯接地址和参数等。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在生产中使用了很多种加密手段。 最终采用 AES+RSA 组合进行接口参数加密和解密的方式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今主流手段。为什么使用RSA + AES混合加密1.加密介绍RSA加密: 属于非对称加密,公钥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私钥对数据进行解密,两者不可逆。公钥
转载 2023-11-21 16:50:04
39阅读
前后端加解密交互前言  为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加密算法必不可少。一套成熟的加解密算法,可以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漏、丢失等一系列问题,保护用户隐私,加固网络传输安全。加解密方式  加解密的方式居多像 base64、md5、sm2、sm3、sm4、2进制流等等等等   加解密流程一般由前后端约定的,约定好需要的参数以及加解密流程浅谈加解密流程。&
# 介绍数字签名、信息加密前后端开发是经常用的的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比如:用户登录、交易、信息通信、认证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签名加密算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签名加密算法。# AES高级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最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比如:微信小程序加密传输就是用这个加密算法的。对称加密算法也就是加密和解密用相同的密钥,具体
几个月前,我们前端被通知要在请求头上加几个请求头,都是加密的内容,目的是解决前后数据的安全性。之前一点不理解,一直觉得前端没有秘密可言,安全的事情交给后台就完事了。。。 然后最近看了一些书,发现自己有点年轻,传输的数据没有加密就传送给后台,只要中间人拿到请求的参数token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故事背景:事情是这样的,鄙司是前后分离的,所以数据都是走的接口,就拿登录来说吧(其实我个人觉得
转载 2024-05-19 06:06:12
66阅读
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中,前端和后端的连接通常是通过HTTP协议进行的。前端负责展示用户界面,后端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前后端之间的交互通常是通过RESTful API或者GraphQL等接口进行的。在一般的前后端项目中,软件包一般有以下几种,分别代表了以下层级:consumer:这个包通常代表消费者层,也就是前端。它负责与用户交互,展示用户界面,并调用后端提供的API来获取数据或者提交数据。c
1.前端后端关注点1).前端: 页面表现,速度流畅,兼容性,用户体验 2).后端: 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安全,存储,业务2.WEB前后端分离(前端静态化、后端数据化、平台无关化,架构分离化)1).未分离时期 A).存在问题 a).前端无法单独调试 b).前端不可避免会遇到后台代码 2).半分离时期(Ajax 与 SPA(Single-page appli
# 实现Java项目前后端分离的方法 在当前的软件开发中,前后端分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趋势。前后端分离的核心思想是前端与后端的分工明确,通过接口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Java项目前后端分离,并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 问题描述 假设我们有一个学生管理系统,需要实现一个学生信息界面,包括查询学生、添加学生、修改学生等功能。前端使用Vue框
原创 2024-02-23 08:25:42
110阅读
# 搭建Java大屏项目前后端分离教程 ## 概述 在本教程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搭建一个Java大屏项目前后端分离架构。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前后端分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使用Java技术来实现这一架构。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整个搭建过程的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创建后端Spring Boot项目 | | 2 | 创建前端Vu
原创 2024-02-25 06:09:38
77阅读
如若对cas,sso等没有一定的了解,至此劝退,不浪费阅读时间下面,请开始思维碰撞的表演:背景:所有项目都在本地测试,故cas端口8080,前后端不分离项目端口8081,前后分离项目后端springboot端口8082(各种项目,分离,不分离,各种框架,均要整合sso......)至此,项目背景大致介绍完毕。问题:前后分离的项目,代号A。A项目用Nginx作为前端容器,另通过反向代理,解决了和后端
转载 2024-07-25 13:51:49
122阅读
一、部署前后端服务http://doc.ruoyi.vip/ruoyi-vue/二、现象        若依前后端环境分离版本,本地部署好前后端环境后,访问登录接口密码是明文的,这样显然是不安全的,如下图所示: 三、解决方法3.1、加密流程①、后端生成随机公钥和私钥;②、前端拿到公钥,集成jsencrypt实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