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11标准引入的原子量实现简易的自旋。 一、自旋自旋是一种基础的同步原语,用于保障对共享数据的互斥访问。与互斥的相比,在获取失败的时候不会使得线程阻塞而是一直自旋尝试获取。当线程等待自旋的时候,CPU不能做其他事情,而是一直处于轮询忙等的状态。自旋主要适用于被持有时间短,线程不希望在重新调度上花过多时间的情况。实际上许多其他类型的
大多数的并行程序都需要在底层使用机制进行同步,简单来讲,无非是一套简单的原语,它们保证程序(或进程)对某一资源的互斥访问来维持数据的一致性,如果没有机制作为保证,多个线程可能同时访问某一资源,假设没有精心设计的(很复杂)无算法保证程序正确执行,那么后果往往非常严重的。无算法难于使用,所以一般而言都使用来保证程序的一致性。如果更新某一数据结构的操作比较缓慢,那么互斥的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几种自旋java实现简单自旋(可重入)自旋是指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某个时,如果该已被其他线程占用,就一直循环检测是否被释放,而不是进入线程挂起或睡眠状态。自旋适用于保护的临界区很小的情况,临界区很小的话,占用的时间就很短。public class SpinLock implements Lock { /** * use thread itself as sy
转载 2024-05-31 20:29:11
88阅读
自旋是这样一类:当线程等待加锁时,不会阻塞,不会进入等待状态,而是保持运行状态。大致的思路是:让当前线程不停地的在循环体内执行,当循环的条件被其他线程改变时才能进入临界区。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CAS原子操作:设置一个CAS原子共享变量,为该变量设置一个初始化的值;加锁时获取该变量的值和初始化值比较,若相等则加锁成功,让后把该值设置成另外一个值;若不相等,则进入循环(自旋过程),不停的比较该值,直
什么是自旋自旋(spinlock):是指当一个线程在获取的时候,如果已经被其它线程获取,那么该线程将循环等待,然后不断的判断是否能够被成功获取,直到获取到才会退出循环。获取的线程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但是并没有执行任何有效的任务,使用这种会造成busy-waiting。它是为实现保护共享资源而提出一种机制。其实,自旋与互斥比较类似,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对某项资源的互斥使用。无论是互
转载 2023-11-28 01:36:14
99阅读
Java自旋自旋:spinlock,是指尝试获取的线程不会立即阻塞,而是采用循环的方式去尝试获取,这样的好处是减少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消耗,缺点是循环会消耗CPU原来提到的比较并交换,底层使用的就是自旋自旋就是多次尝试,多次访问,不会阻塞的状态就是自旋。优缺点优点:循环比较获取直到成功为止,没有类似于wait的阻塞缺点:当不断自旋的线程越来越多的时候,会因为执行while循环不断的消耗C
转载 2023-06-03 21:49:22
196阅读
互斥自旋、条件变量互斥使用std::mutex类;条件变量使用std::condition_variable类;自旋通过C++11的std::atomic类实现,使用“自旋”的CAS操作。 自旋参考:C++11实现自旋#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
 的状态:无状态、偏向状态、轻量级状态、重量级状态。偏向适用于只有一个线程访问同步块的场景。轻量级的,竞争的线程不会阻塞,适用于持有的时间比较短。没有竞争到的线程会自旋来获取(自旋的次数这个倒不是非常确定,需要看hotspot源代码来查看,从jni.cpp的monitorenter函数入手),获取失败的话,轻量级会膨胀为重量级,引起阻塞。 一、自旋的概念
上一节主要介绍了 Linux内核中的原子操作,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多个线程对同一全局变量的竞争问题。要是内核中的其他C语言程序开发中的临界区都能像上一节介绍的原子变量那样简单就好了。 然而事与愿违,在某个C语言项目中,可能某个临界区甚至会跨越多个函数。例如,函数 A 负责从共享数据结构中取出数据,函数 B 负责处理这些数据,函数 C 则负责将这些数据分发。显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护共享数据结构,仅仅
转载 2023-12-12 20:02:05
77阅读
一、概念 临界区又称关键代码段,指的是一小段代码在执行前,需要独占一些资源。程序中通常将多线程同时访问的某个资源作为临界区,需要定义一个CRITICAL_SECTION类型的变量,然后调用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的函数对变量进行初始化,只能用于单进程。临界区是非内核对象,只在用户态进行操作,速度快;互斥体是内核对象,在核心态进行操作,速度慢。 目的:防止数据一致性被破
转载 2023-12-15 07:16:17
61阅读
1.synchronized概述:  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相当于并发中的临界区,即在同一时刻jvm只允许一个线程进入执行。synchronized是通过机制实现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来访问共享资源的。另外synchronized机制还可以保证线程并发运行的原子性,有序性,可见性。2.synchronized的原理:  我们先通过反编译下面的代码来看看Synchronize
转载 2023-07-25 16:29:56
192阅读
自旋自旋是采用让当前线程不停地的在循环体内执行实现的,当循环的条件被其他线程改变时 才能进入临界区。如下public class SpinLock { private AtomicReference<Thread> sign =new AtomicReference<>(); public void lock(){ Thread current =
Java对象实例:   对象头:由MarkWord(32位),Class Metadata Address(类的元数据地址,即对象指向它的类的元数据的指针,32位),数组长度(当对象为数组时,32位)。MarkWord:Monitor: 是一个同步工具,内置于每一个对象中的监视器,每个对象都有一个Monitor,相当于一个许可证(),拿到许可证才能访问对象。&nbs
转载 2023-07-03 15:57:27
114阅读
参考书籍: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synchronized信息存在Make Word 存储对象是hashCodejava 1.6后 为了synchronized减少获取和释放所带来的性能的消耗,而引入  偏向,轻量级一 偏向:当一个总是同一个线程获得,为了让线程获得的代价更低而引入了偏向。当一个线程访问同步代码快方法时,会在对象头和栈帧中的信息里存储偏向的线程ID,当
转载 2024-06-30 10:35:13
63阅读
java自旋实现原理:如果自旋被另外一个线程对象持有,那么当前获取的线程将陷入while循环等待,直到那个持有自旋的线程对象释放它所持有的自旋,那么那些想要获取该自旋的线程对象 将会有一个获得该自旋。基于他这种原理,等待的时候,并不释放cpu时间片,相比synchronized  wait()操作,减小了释放,重新获取的消耗。 该自旋适用于,当前线程竞争不强烈的时候使
自旋是指一个线程尝试获取某个时,如果该已经被其他线程占用了,就一直循环检测释放被释放,而不是像互斥一样让线程进入挂起或者睡眠状态。自旋的的缺点就是会一直死循环一直到获取为止,这样会一直消耗cpu内存,但是与互斥把线程阻塞,然后再次被唤醒相比在性能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因为频繁的从用户态切到内核态,需要消耗系统资源,性能也更惨,但是目前的jvm对synchronized实现做了修改采用自
转载 2023-11-14 06:56:36
0阅读
什么是自旋自旋是指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某个时,如果该已被其他线程占用,就一直循环检测是否被释放,而不是进入线程挂起或睡眠状态。为什么要使用自旋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一直使用CAS操作,那么会有大量修改操作,从而产生大量的缓存一致性流量,因为每一次CAS操作都会发出广播通知其他处理器,从而影响程序的性能。线程自旋与线程阻塞阻塞的缺点显而易见,线程一旦进入阻塞(Block),再被唤醒的代价比较
自旋实现原理(while循环+CAS(compareAndSet))一个已经被一个线程持有,其他尝试获取该的线程并不会立即阻塞,而是采用循环的方式不停地尝试去获取,直至获取成功,跳出循环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公用洗衣机,一个人想去洗衣服,但是此时洗衣机正在被占用着,那么这个人有两种选择,要么一直在洗衣机前等待,等到该洗衣机洗完,另一种每隔一段时间再回来看看,洗衣机是否已经洗完代码示例和解释i
什么是自旋多线程中,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为了防止并发引起的相关问题,通常都是引入的机制来处理并发问题。问题引入:获取到资源的线程A对这个资源加锁,其他线程比如B要访问这个资源首先要获得,而此时A持有这个资源的,只有等待线程A逻辑执行完,释放,这个时候B才能获取到资源的进而获取到该资源。这个过程中,A一直持有着资源的,那么没有获取到的其他线程比如B怎么办?通常就...
转载 2021-07-28 17:50:17
1387阅读
什么事自旋自旋”可以理解为“自我旋转”,这里的“旋转”指“循环”,比如 while 循环或者 for 循环。“自旋”就是自己在这里不停地循环,直到目标达成。而不像普通的那样,如果获取不到就进入阻塞。自旋不会放弃  CPU  时间片,而是通过自旋等待的释放,也就是说,它会不停地再次地尝试获取,如果失败就再次尝试,直到成功为止非自旋自旋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它发现
转载 2023-08-21 10:34:47
5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