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考查java带参方法的定义及调用。java方法的参数可以任意类型、任意个,返回值不限,返回的类型必须一致,形参和实参的类型必须一致。因此此题正确答案为D试题分析创建一个对象的语法为: 类名 对象名=new 类名();,因此正确答案为BD  A.数组下标是从“0”开始,记住这点。B.数组元素类型一定要相同,做作业时候就知道了。C.做作业时候就知道了D.是length,没有括号
1、while 循环x=1 while ((x<=10)) ;do if [ $x == "2" -o $x == "4" ];then #条件x=2或者x=4执行下面语句 x=$[$x+1] continue #跳过本次循环 fi echo "$x" if [ $x == "8" ];then break #终止循环 fi x=$[$x+1] done
学习java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java中nextLine方法没有输入就跳过了。1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中间省略一些代码1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二个字符串:"); 2 String data2 = sc.nextLine(); 3 System.out.print(data2);这里nextLine()方法不等你输入
转载 2023-07-03 16:45:06
143阅读
Java中,continue是跳过本轮循环逻辑,继续执行下一周期的循环,break是终止循环动作,执行循环代码后边的逻辑.那如果想要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重新执行该次循环之前的代码该怎么搞.这里就用到了lable.举例说明一下:for (;true;){ System.out.println("~~~"); for(;i < 10; i++
转载 2024-03-04 07:04:37
81阅读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 Java 异常的定义、Java 异常的处理、JVM 基础知识(异常表、JVM 指令分类和操作数栈)及深入剖析 try-catch-finally 四部分(图解形式)。在深入剖析 try-catch-finally 部分会以字节码的角度分析为什么 finally 语句一定会执行。第三和第四部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直接跳过。一、异常定义异常是指在程序执行期间发
 跳过可迭代对象的开始部分问题你想遍历一个可迭代对象,但是它开始的某些元素你并不感兴趣,想跳过它们。解决方案itertools 模块中有一些函数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首先介绍的是 itertools.dropwhile() 函数。使用时,你给它传递一个函数对象和一个可迭代对象。 它会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丢弃原有序列中直到函数返回Flase之前的所有元素,然后返
转载 2024-08-11 11:25:28
94阅读
#一、 判断(关系)运算符运算符, ==, !=, >=, <= 和将比较两个对象的值。 两个对象不要求为相同类型。符号意义==等于!=不等于<>Python2.x版本中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10 > 5 True >>> 10 == 10 True >>> 10
# 项目方案:在Python代码中灵活控制代码的执行 ## 项目背景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常常需要对代码的某几行进行条件性执行或者临时关闭。尤其是在调试或者进行功能验证时,灵活控制某些代码的执行将极大提高开发效率。本文将探讨如何在Python中有效地关闭某几行代码,并提供相关的示例。 ## 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条件语句、上下文管理器以及注释等方式,帮助开发者在代码中灵活地关闭某几行代码的执
原创 2024-10-19 08:47:22
124阅读
# 如何在Python中不运行几行代码 ## 引言 在编写代码时,我们有时候可能不希望某几行代码被执行,而是希望跳过它们或者注释掉。这种需求可能是因为代码尚未完成,需要调试,或者出于其他一些原因。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不运行几行代码的几种方法,并结合一个实际问题给出示例。 ## 实际问题 假设我们要编写一个计算器程序,其中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操作。我们已经实现了加法和减法操作的函
原创 2023-08-29 09:02:40
1922阅读
在编程过程中,经常会用到try catch,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try catch其实并不对程序的逻辑产生什么影响。主要是通过捕获异常,来快速找到错误出现的位置,确定错误类型,同时保证程序不会崩掉。比如画面跳转后出现的一堆红色的错误信息等等,会让用户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并且由于客户没有编程经验,也不会理解这些信息代表的意思。而用try catch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try catch最核心的作
异常处理方法  对于非运行时异常(checked exception),必须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无法通过编译。  处理方式有两种:  1.使用try..catch..finally进行捕获;  2.在产生异常的方法声明后面写上throws 某一个Exception类型,如throws Exception,将异常抛出到外面一层去。对非运行时异常的处理详见代码例子:  处理方式1:将异常捕获
转载 2024-02-17 20:49:34
42阅读
学习代码的过程中发现Scanner类的nextLine()方法写在nextFloat()后出现了直接跳过的问题 代码如下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数值:"); float num1 = scanner.nextFloat(); Sy
转载 2023-06-29 09:56:37
205阅读
今天遇到一个问题,在下面的代码中,当抛出运行时异常后,后面的代码还会执行吗,是否需要在异常后面加上return语句呢?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if(size >= elements.length)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顺序表已满,无法添加"); //return; //需要吗? } .... }为了
解释在Java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遍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数据处理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两个关键字,一个是continue,一个是break。continue关键字的意思是: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次循环break关键字的意思是:结束循环。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continue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Java 跳过授权代码:一种便捷的安全访问方式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安全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API调用、用户身份验证以及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等环节,往往需要应用程序通过授权代码来确保系统安全。而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开发者可能希望能够跳过这一步骤,实现更加便捷的访问。本文将讨论Java如何实现跳过授权代码的功能,带你了解具体实现方式,并提供相关代码示例。 ## 1. 授权代码背景 在许多应
原创 2024-08-17 06:59:45
178阅读
# 项目方案:Java条件判断优化 ## 引言 在Java开发中,经常需要使用条件判断语句(if)来做不同的操作。然而,过多的条件判断语句会导致代码复杂性增加,可维护性下降。本方案将介绍如何通过优化条件判断语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性能。 ## 问题分析 在现有的Java项目中,使用大量的if语句来进行条件判断会导致以下问题: 1. 代码复杂度增加:过多的if语句嵌套会导致代码层级深,可读性差,
原创 2023-11-08 07:44:54
38阅读
# Java代码每秒运行几行?深入探讨Java代码执行效率 在编程中,代码的性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对于Java这样的高级编程语言,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关心“每秒可以运行多少行代码”。虽然简单地计算每秒行数并不能完全反映程序的效率,但它对于理解系统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将通过代码示例和一些分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Java的执行效率。 ## 1. 什么决定了代码的运行速度? 在Java中,代
原创 2024-08-05 06:23:35
87阅读
Python 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自然有它自己的语法规则,就像英语、汉语都有自己的语法规则一样。Python的语法以简洁著称,它以行、缩进、注释、标识符、保留关键字等几方面来规定了自己的语法。下面我们先看一段Python代码:Python 的行在Python里面,行分为逻辑行和物理行。物理行就是以行结束符(\n)结尾算作一行,通常一个物理行也就是一个逻辑行。但有时候,一个逻辑行可以包含多个物理行,比
关于synchronized的总结如下: 1、synchronized关键字的作用域有二种:  1)是某个对象实例内,synchronized aMethod(){}可以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这个对象的synchronized方法(如果一个对象有多个synchronized方法,只要一个线程访问了其中的一个synchronized方法,其它线程不能同时访问这个对象中任何一个syn
 VerifyError通常是修改字节码引起的类加载阶段的验证错误。类加载过程分三个阶段,分别是加载、链接和初始化,而链接阶段又可细分为验证、准备和解析三个阶段。VerifyError异常发生在链接阶段的验证阶段。在学习使用asm动态生成字节码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个错误,那么越到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本篇文章教大家如何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对asm改写字节码不了解的读者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