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逻辑控制1.1 分支结构1.2 循环结构1.3 循环控制1.4 循环嵌套(理解) 1. 程序逻辑控制程序的执行一共有三类形式: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指的是所有的代码按照定义顺序一行行执行,如主方法中所编写的代码一样。1.1 分支结构分支结构指的是进行逻辑判断,当满足于某些条件的时候才会执行某些语句。分支结构有两类:if 分支结构和switch分支结构。if分支节后基
转载 2024-09-12 20:01:33
0阅读
一、三架构Java中的三架构指1、界面层(User Interface layer;表示,视图层):接受用户的数据,显示请求的处理结果。使用 web 页面或者手机 app和 用户交互2、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 Layer):接收表示传递过来的数据,检查数据,计算业务逻辑,调用数据访问获取数据3、数据访问(Data access layer):与数据库打交道;主要实现对数
转载 2023-07-22 16:04:55
502阅读
为什么要有内部类?都有哪些内部类?它们都适合用在什么场景?内部类最后都会转换为独立的类,它们是如何转换的?为什么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变量和方法?为什么方法内部类可以访问方法参数?但参数又为什么必须要声明为final? ... 内部类之前我们所说的类都对应于一个独立的Java源文件,但一个类还可以放在另一个类的内部,称之为内部类,相对而言,包含它的类
一、JAVA基本知识 1.java =>编译(javac 文件名.java)—> .class文件(字节码文件)。 一个类只能产生一个class文件 2.运行 java 文件名 查看java反汇编—》javap -c 文件名 形式如:public class HelloBi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
转载 6月前
33阅读
Java项目的开发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持久(Data Access Layer),业务(Service Layer)和逻辑(Presentation Layer)。这些层次的划分有助于代码的组织和分离不同层次的责任。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每个层次的作用以及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 1. 持久(Data Access Layer) 持久是与数据存储和访问相关的次,通常使用数据库来
原创 2024-01-21 03:44:28
192阅读
第 2 维:逻辑分布式企业应用程序的交互软件组件可以看作是分别驻留在多个逻辑中。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性质,这些分别表示软件组件的逻辑和物理独立性。下图说明了解决方案体系结构的逻辑维。图 2–4 第 2 维:分布式企业应用程序的逻辑多数情况下,逻辑体系结构表示图 1–1 中所示的分布式企业应用程序。基础结构服务级别介绍的 Java ES 系统服务组件为图 2–4 所示的所有逻辑
SSH: Struts(表示)+Spring(业务)+Hibernate(持久)Struts:Struts是一个表示框架,主要作用是界面展示,接收请求,分发请求。在MVC框架中,Structs属于VC层次,负责界面表现,负责MVC关系的分发。(view:沿用JSP,HTTP,Form,Tag,Resource; Controller:ActionServlet,Struts-config.
    业务类使用DAL类提供对数据的访问,并加强验证规则,约束检查,并且提供数据的面向对象的表达方式和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这样,BLL作为了一个映射,它使得底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在用户界面的代码中以对象的方式出现。先来回顾:DAL中的实体类对象:User类和Department类 DAL中的实体类: 它们只是将从数据库中取得的数据象征性地进行封装,与数据库的表(或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 ] args){ int line = 10: for(int x = 0;x<line;x++){ for(int y = 0;y<line-x;y++){ System.out.pr
转载 2024-05-14 15:07:50
25阅读
阿里妹导读:肉眼看计算机是由CPU、内存、显示器这些硬件设备组成,但大部分人从事的是软件开发工作。计算机底层原理就是连通硬件和软件的桥梁,理解计算机底层原理才能在程序设计这条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轻松。从操作系统层面去理解高级编程语言的执行过程,会发现好多软件设计都是同一种套路,很多语言特性都依赖于底层机制,今天董鹏为你一一揭秘。 文章目录结合 CPU 理解一行 Java 代码是怎么执行的中断从 L
Java中的逻辑结构主要有三个:顺序结构、分支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一、顺序结构顺序结构的形式较为简单,即运行程序的时候二、分支结构/选择结构选择结构的实现依靠的是if等关键字①、if(条件语句){}  单分支如果满足小括号里边的条件语句则执行大括号里边的语句,如果不满足则执行下一行的数据②、if()else{}  双分支如果满足小括号里边的条件语句则执行大括号里边的语句,如果不满足则执行el
软件系统的通用三架构表示:位于系统的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只提供软件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业务逻辑:位于表示和数据访问之间,专门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或者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数据访问进行保存,或者是通过数据访问从数据库读出这些数据。该可以包括一些对”商业逻辑“描述的代码在里面。业务逻辑是表示和数据访问之间的桥梁,负责数据处理和传递。数
转载 2023-08-19 13:36:07
131阅读
1点赞
架构三架构是一种设计软件的体系结构。三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UI)、业务逻辑(BLL)和数据访问(DAL)三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表示(UI)表示又称表现或视图层或用户界面层 UI(U
转载 2023-07-22 14:06:21
175阅读
架构  开发架构一般都基于两种形式,一种是C/S架构,另一种是B/S架构。  在JavaEE开发中,几乎全部都是基于B/S架构的开发。在B/S架构当中,系统标准的三架构包括:表现、业务、持久。  表现:    它是Web,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向客户端响应结果,通常客户端使用http协议请求Web,Web需要接收http请求,完成http响应。  业务:    它是Servic
转载 2023-08-17 19:39:52
119阅读
体系结构: (1)表现(Presentation layer):包含表示代码、用户交互GUI、数据验证。 该用于向客户端用户提供GUI交互,它允许用户在显示系统中输入和编辑数据,同时  系统提供数据验证功能。 (2)业务逻辑(Business layer):包含业务规则处理代码,即程序中与业务 相关专业算法、业务政策等等。该用于执行业务流程和制订
整理自《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一,java并发机制底层实现原理1.volatile “易变的”volatile 是轻量级的synchronized,它在多处理器开发中保证了共享变量的“可见性”。可见性的意思是当一个县城修改一个共享变量时,另外一个线程能读到这个修改的值。如果volatile变量修饰符使用恰当的话,它比synchronized的使用和执行成本更低,因为它不会引起线程上下文的切换和调
转载 2023-08-06 08:25:39
96阅读
# Java 阿里业务逻辑科普 在现代软件架构中,业务逻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应用程序的核心业务规则和运作逻辑。在像阿里这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中,构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业务逻辑是确保系统高效、可靠的关键。 ## 业务逻辑的概念 业务逻辑层位于表现和数据之间,负责处理业务规则、数据验证、交易控制等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将复杂的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数据访问逻辑分离,使得系统
原创 8月前
15阅读
1、 框架概述1.1 软件开发常用结构1.1.1 三架构三架构包含的三: 界面层(User Interface layer)、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Data access layer)三的职责界面层(表示,视图层):主要功能是接受用户的数据,显示请求的处理结果。使用 web 页面和 用户交互,手机 app 也就是表示的,用户在 app 中操
转载 2024-09-02 14:30:43
90阅读
目录volatile原理volatile实现的两条原则volatile写读建立的happens-before关系synchronized的实现原理Java对象头锁的升级与对比synchronized和volatile的区别原子操作处理器如何实现原子操作1.使用总线锁保证原子性2.使用缓存锁保证原子性Java如何实现原子操作1.使用循环CAS实现原子操作2.CAS实现原子操作的三大问题3.使用锁机
第三单元java逻辑运算符的基本用法逻辑运算符: &(并且),|(或),!(非),^(异或),&&(短路与),||(短路或) *注意: a.逻辑运算符一般用于连接boolean类型的表达式或者值。 b.表达式:就是用运算符把常量或者变量连接起来的Java语法的式子 结论: &逻辑与:有false则false |逻辑或:有true则true
转载 2024-02-17 13:40:42
2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