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看下IP地址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每个网络工程师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够真正理解TCP/IP协议的设置。下边我们一起来复习复习。一、IP地址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
# Java IP网段计算子网掩码 ## 简介 在计算机网络中,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确定一个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从而实现对网络的划分。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位运算来计算子网掩码。 ##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表示为四个十进制数(每个数范围为0-255)之间用点分隔的
原创 2023-08-15 08:31:55
786阅读
一、利用子网数来计算1)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取得该二进制的位数 N3)取得该IP地址的类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前N位置 1 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子网掩码。若要将B类IP地址134.225.128.54划分成286个子网,请问子网掩码为多少?(1)    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86)^10=(100011110)^2(2) &nb
转载 2023-07-04 10:33:30
403阅读
子网掩码IP网段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    A类IP段  0.0.0.0 到127.255.255.255    B类IP段  128.0.0.0 到191.255.255.255    C类IP段  192.0.0.0 到223.255.255.255 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    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
转载 精选 2012-05-09 14:52:13
427阅读
IP地址是以 网络号和 主机号来表示网络上的主机的,只有在一个网络号下的计算机之间才能“直接”互通,不同网络号的计算机要通过 网关(Gateway)才能互通。但这样的划分在某些情况下显得并不十分灵活。为此 IP网络还允许划分成更小的网络,称为子网(Subnet),这样就产生了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判断任意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这时只有在同一子网的计
转载 2024-05-07 10:00:05
80阅读
下面使用实例来说明,IP子网子网掩码的关系。  首先,我们用上图B类网络私有地址,172.16.0.0/16来详细分析IP,子网子网掩码的关系.172.16.0.0/16 子网掩码:255.255.0.0  我们知道IP由32位字符组成,A类的网络地址网络上有8位,主机位有24位,B类网络地址网络上有16位,主机位上有16位,(/16)这里的16是由网络位组成,主机位可以计算出可用
在平常计算子网掩码的时候比较麻烦,因为要牵扯到二进制的变换,对于如何计算子网掩码和从子网掩码快速的看出相关信息。我个人得出一个小经验。比如一个C网要分成两个网段,那么256/2=128.每个子网128个地址。用256减去每个子网的地址数,256-128=128,子网掩码就是255.255.255.128;分成4个网段,256/4=64每个子网64个地址。用256减去每个子网的地址数,256-64=
一、子网掩码的概述及作用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每节8位,必须结合IP地址对应使用。子网掩码32位都与IP地址32位对应,如果某位是网络地址,则子网掩码为1,否则为0。子网掩码可以通过与IP地址“与”计算,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用于判断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广域网上。子网掩码一般用于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以避免主机过多而拥堵或过少而IP
 IP地址划分,以C网为例介绍,子网掩码划分。下面我们随便找个一个网段并赋上相应的子网位数。如 192.168.1.53/27需要计算 具体的子网掩码     子网数     可用的主机数     最大可容纳主机数     广播地址     组播地址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C网的各项参数,如下图.            继续以 192.168.1.53/27 为例讲解  &
1. 根据子网数/主机数,计算子网掩码: 实例一:如,一个主机数是700,其子网掩码是255.255.252.0。解析:由于700需要10位(2^9=512-1<700<2^10=1024-1),所以IP地址的后10位用来表示主机数,对应的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转换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2.0。(1)
1、根据子网计算子网掩码的位数:  (1)将子网数目-1(因为计算机从0开始,到26才是27个)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  (2)取得该二进制的位数,为N。  (3)取得该IP地址的类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1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子网掩码。  例如:欲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为27个子网计算子网掩码:  (1)27-1=26,转化为二进制为11010。  (2)
转载 2023-07-15 16:43:39
341阅读
## Java IP子网掩码计算 ### 介绍 IP子网掩码是网络中常用的一种用来确定网络和主机部分的方法。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其中前面的连续的1代表网络部分,后面的连续的0代表主机部分。 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这在网络规划、路由配置和安全策略等方面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Java编程语言来计算IP子网掩码,包括如何将IP
原创 2023-08-13 14:56:00
225阅读
# 在Java中实现IP子网掩码计算 ### 文章结构 1. **引言** 2. **流程概述** 3. **步骤详解** - 步骤1:输入IPv4地址 - 步骤2:输入子网掩码 - 步骤3:计算网络地址 - 步骤4:计算广播地址 4. **代码实现** 5. **总结** --- ## 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子网掩码用于确
原创 8月前
42阅读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   A类IP段  0.0.0.0 到127.255.255.255   B类IP段  128.0.0.0 到191.255.255.255   C类IP段  192.0.0.0 到223.255.255.255   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   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 255.0.0.0 
已知IP地址为128.14.35.7/20是某CIDR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为什么它所在地址块的最小地址是128.14.32.0并且最大地址是128.14.47.255?因为ip地址32位二进制,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分为网络地址部分和主机地址部分,因为掩码是20,掩码用长度表示就是ip的32位中,网络位的个数,所以网络位在32位中前20位。掩码20大于16小于24,确定在ip地址第三段就有网络地址4位
# Java计算IP子网掩码 ## 概述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上的设备的。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四个八位二进制数(即四个字节)的形式呈现,每个字节用十进制表示,字节之间用点号分隔。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子网掩码有三类:A类子网掩码、B类子网掩码和C类子网掩码。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Java
原创 2023-08-16 11:42:35
268阅读
一、子网掩码的概述及作用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每节8位,必须结合IP地址对应使用。子网掩码32位都与IP地址32位对应,如果某位是网络地址,则子网掩码为1,否则为0。子网掩码可以通过与IP地址“与”计算,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用于判断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广域网上。子网掩码一般用于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以避免主机过多而拥堵或过少而IP
简单理解IP地址子网划分、子网掩码计算子网划分网络位数+主机位数=IP地址位数=321. A类地址  A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0.0.1~126.255.255.255,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A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A类网络用第一组数字表示网络本身的地址,后面三组数字作为连接于网络上的主机的地址。2. B类地址  B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28.0.0
网段划分IP子网掩码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A类IP段  0.0.0.0 到127.255.255.255B类IP段  128.0.0.0 到191.255.255.255C类IP段  192.0.0.0 到223.255.255.255  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  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 255.0.0.0     一个子网最多可
根据网段子网掩码计算子网是网络管理和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Java中实现这一功能,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编程技巧。本文将详细记录在Java中实现网段子网掩码计算子网的全过程。 ## 环境预检 首先,确保开发环境满足以下要求: | 系统要求 | 版本 | |--------------|---------------| | Java JDK
原创 6月前
1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