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计算 ## 引言 在编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余数的场景。Java提供了运算符(%)来执行这种计算。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运算的概念、用法和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 什么是Java运算 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于计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在Java中,运算使用百分号(%)来表示。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运算符计算两个数的
原创 2023-09-16 12:00:26
170阅读
1、为什么不用(%),而是使用按位与(&)进行下标计算?答:按位与(&)比(%)效率高。因为(%)是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计算后再将结果转换为十进制;按位与(&) 是直接进行二进制运算,效率高。当然,如果不考虑效率问题,使用(%)也是可以实现的。2、为什么集合大小一定要是2的幂?答:公式为hash%length==hash&(length-1),前提是
转载 2024-01-31 10:57:27
124阅读
乘方计算也称为计算,在系统中经常使用,是不可缺少的。使用本程序可以解HDU2035,只需要考虑输入和输出。/* * 乘方 * * 已知给定的正整数a、n和m,计算x的值,a^n = x (mod m)。 * * 二分法用在这里也很有效果。 */#inc...
转载 2016-04-18 08:04:00
760阅读
2评论
一、的概念实际指的就是一个范围,下面摘抄自百度百科的一段话:“”是指一个计量系统的计数范围,如过去计量粮食用的斗、时钟等。计算机也可以看成一个计量机器,因为计算机的字长是定长的,即存储和处理的位数是有限的,因此它也有一个计量范围,即都存在一个“”。如:时钟的计量范围是0~11,=12。在计算机中表示n位的计算机计量范围是 0~2^n-1,= 2的n次幂,“”实质上是计量器产生“溢出”
转载 2023-10-30 14:42:36
272阅读
相对于垂直拆分,水平拆分不是将表做分类,而是按照某个字段的某种规则来分散到多个库中。每个表中 包含一部分数据。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是按照数据行的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 到一个数据库,而别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配置分表1.选择要拆分的表Mysql单表存储数据条数是有瓶颈的,单表达到1000万条数据时就达到了瓶颈,会影响查询效率,需要进行水平拆分(分表)进行优化
转载 2024-01-26 07:27:45
138阅读
 今天看c++primer5遇到了这个-1对256,负数还真的不清楚,所以查了查资料,供大家参考。  原文是这样说的:C++中,把负值赋给unsigned 对象是完全合法的,其结果是初始值对无符号类型表示数值总数后的余数。所以,如果把-1赋给8位的unsigned char,那么结果是255,因为255是-1对256求后的值。  1.从数学角度解读:  运算时
转载 2024-03-12 21:30:59
227阅读
适用场景:对2的幂进行。优化方法:将运算转化为位运算,加快执行。理论基础:命题:x % 2^N == x & (2^N - 1)证明:因为 (2^N-1)的二进制的低N位全是1,其余位全是0, 所以 (x & (2^N-1))是x的二进制的低N位的值, 假设 r = (x & (2^N-1)),则0 <= r < 2^N, 因为 (x - r)的二进制的
关于历史上最简单的一道Java面试题思考(Java位移和)引用几位大佬的文章:历史上最简单的一道Java面试题,但无人能通过全网把Map中的hash()分析的最透彻的文章,别无二家。java中右移运算符>>和无符号右移运算符>>>的区别题目很简单,完成代码,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奇数:public boolean isOdd(int i)在平时工作比较喜欢简洁代码的同
关于历史上最简单的一道Java面试题思考(Java位移和) 题目很简单,完成代码,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奇数:public boolean isOdd(int i)在平时工作比较喜欢简洁代码的同学可能很快想到自己想象的最优解:public boolean isOdd(int i) { return i % 2 == 1; }这个其实有缺陷,至于为什么不是这个,因为你忽略了
转载 2024-06-06 11:29:32
100阅读
快速幂算法的引入是从大数的小数的朴素算法的局限性所提出的,在朴素的方法中我们计算一个数比如5^1003%31是非常消耗我们的计算资源的,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最麻烦的就是我们的5^1003这个过程缺点1:在我们在之后计算指数的过程中,计算的数字不都拿得增大,非常的占用我们的计算资源(主要是时间,还有空间)缺点2:我们计算的中间过程数字大的恐怖,我们现有的计算机是没有办法记录这么长的数据的,所以说
快速幂算法的引入是从大数的小数的朴素算法的局限性所提出的,在朴素的方法中我们计算一个数比如5^1003%31是非常消耗我们的计算资源的,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最麻烦的就是我们的5^1003这个过程缺点1:在我们在之后计算指数的过程中,计算的数字不都拿得增大,非常的占用我们的计算资源(主要是时间,还有空间)缺点2:我们计算的中间过程数字大的恐怖,我们现有的计算机是没有办法记录这么长的数据的,所以说
转载 2024-06-03 16:24:13
72阅读
java运算%和余运算floorMod的区别: 对于整数 a ,b来说,运算和余运算的过程相同:求整数商:c = a / b计算或者余数:r = a − c × b 运算在 c 的值时,向 0 方向舍入( fix() 函数);而余运算在计算 c 的值时,向负无穷方向舍入( floor() 函数)。%:System.out.println(5%3); System.out.
转载 2023-06-07 13:34:25
230阅读
Java基础】之余在学习Java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余(即求余)的概念很模糊,在此记录方便日后复习之用。如有错误,恳请指出。在中文体系下,余的定义不同在计算机语言中,%(或mod) 是一个常见的数学运算符,但不同的计算机语言对%有不同的定义,有的语言把%定义为,有的则把%定义为余。先上结论:在Java中,%代表的是余。如果要进行,可以用Math.floorM
Java编程中,运算是常见的数学操作之一,用于计算两个数相除后的余数。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得到除法的商而不是余数。在Java中,运算符是`%`,而求商则需要使用除法运算符`/`。下面将详细解释如何在Java中进行运算以及如何获取商。 ### 运算 运算符`%`用于计算两个整数相除后的余数。例如,`10 % 3`的结果是1,因为10除以3得到商3和余数1。 ```ja
原创 2024-07-23 06:08:11
67阅读
# Java ## 1. 简介 在Java编程中,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运算,也是编程中经常用到的操作之一。运算可以得到两个数相除后的余数。在Java中,我们使用运算符`%`来进行操作。 ## 2. 运算的规则 运算的规则如下: - 如果被除数为正数,结果的符号与被除数相同。 - 如果被除数为负数,结果的符号与被除数相反。 - 结果的绝对值小于除数的绝对
原创 2023-07-21 17:04:40
1626阅读
快速幂算法的引入是从大数的小数的朴素算法的局限性所提出的,在朴素的方法中我们计算一个数比如5^1003%31是非常消耗我们的计算资源的,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最麻烦的就是我们的5^1003这个过程缺点1:在我们在之后计算指数的过程中,计算的数字不都拿得增大,非常的占用我们的计算资源(主要是时间,还有空间)缺点2:我们计算的中间过程数字大的恐怖,我们现有的计算机是没有办法记录这么长的数据的,所以说
转载 2023-08-22 22:47:23
93阅读
目录 为什么需要大数计算 BigDecimal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绝对值 负值 除法和 除法整 n次方 小数点 BigInteger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绝对值 负值 n次方 除法和 and andNot not or xor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为什么需要大数计算 java的i
转载 2024-04-02 00:00:57
49阅读
# 如何在Java中实现运算 在编程中,(又称为除)运算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它用于获取两个数相除的余数。在Java中,运算可以通过使用 `%` 运算符来实现。本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运算,包括相关的代码示例和说明。 ## 流程概述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运算的实现步骤,我们将整个流程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如下所示。 | 步骤 | 操作
原创 10月前
108阅读
运算(即余数)10%4 = 2@Test public void fun(){ int a=10; int b=4; int c=a%b; System.out.println(":"+2);//:2 }a%b    当a < b ,结果是a,例:2%5=2;@Test public void fun(){ int a=2; i
转载 2023-05-30 14:27:48
913阅读
系列文章目录有Math整方式,java自带运算,为什么还选要学习 BigDecimal 文章目录系列文章目录前言一、BigDecimal是什么?二、使用步骤1.构造器使用2.方法使用总结 前言随着计算复杂,用户需求变大,传统整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计算精度同样需要更加精确1️⃣ 比如下面,浮点数影响了计算精度值注:根本原因是:十进制值通常没有完全相同的二进制表示形式;十进制数的二进制表示形式可能不
转载 2023-06-27 10:32:53
76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