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是作为DES的替代标准出现的,全称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即:高级加密标准。AES加密算法,经历了公开的选拔,最终2000年,由比利时密码学家Joan Daemen和Vincent Rijmen设计的Rijndael算法被选中,成为了AES标准。   AES明文分组长度为128位,即16个字节,密钥长度可以为16个字节、24个字节、或32个字节,即128位密
转载 2023-10-11 09:05:08
128阅读
对称加密概述:对称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就好比. 我要给你邮寄一个箱子. 上面怼上锁. 提前我把钥匙给了你一把, 我一把. 那么我在邮寄之前就可以把箱子锁上. 然后快递到你那里. 你用相同的钥匙就可以打开这个箱子.条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那么加密和解密的两端就必须拥有密钥才可以;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AES, DES ,3DES;1.Python 使用对称加密解密对称加密中有很高
转载 2023-06-20 23:41:32
285阅读
最近项目中设计到了如果保证信息不泄露,所以需要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因为需要传输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实现一方加密,一方解密。所以需要使用可逆的加密算法。常见的加密方式主要有两种,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用到的密钥是相同的,这种加密方式加密速度非常快,适合经常发送数据的场合。缺点是密钥的传输比较麻烦。非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用的密钥是不同的,这种加密方式是用数学上的难解问题构造
对称加密(或对称密钥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 对称密钥加密很有价值,有如下原因:为这些密码生成一个秘钥相对容易。就他们所能提供的保护水平而言,秘钥往往要小得多。这些算法的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实现对称加密(特别是使用硬件)可能非常有效,因为加密和解密不会导致任何显著的时间延迟。对称加密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身份验证,因为用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的数据不能用任何其他对称密钥解密。因此,只要对称
转载 2024-05-27 20:25:41
33阅读
java对称加密AES) 博客分类: Java javaAES对称加密 java对称加密AESJava javaAES对称加密 Java代码 /** * AESHelper.java * cn.com.songjy.test * * Function: TODO * * ver date a
转载 2021-08-18 00:33:47
1269阅读
# AES对称加密Java中的实现 AES(高级加密标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它通过同一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由于其高效以及安全性,AES已成为现代加密标准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AES对称加密,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AES工作原理 AES算法采用固定大小的块(通常为128位),同时支持不同大小的密钥(128位、192位或256位)。其加密和解密过
原创 9月前
117阅读
原著:James McCaffrey 翻译:小刀人 出处:MSDN Magazine November 2003 (Encrypt It) 本文的代码下载:msdnmag200311AES.exe (143KB) 本文假设你熟悉 C# 和 位(bit)操作。 摘要 ...
转载 2014-10-25 21:42:00
174阅读
2评论
到此 灵熙云工作室 - 实践出真理 查看全文内容在项目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我们常常会对传递的数据进行加密。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AES)和非对称加密(RSA)。AESAES加密算法对称加密就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的加密方式;加密计算量小、速度块,适合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的场景。AES取代DES成为加密标准(微信小程序加密传输就是用这个加密算法的)。AES加密的五个关键词分组密码体制A
AES 属于对称加密 优点: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缺点:密钥的管理和分发,困难,不够安全。因为双方都必须保存好密钥,有一方泄露数据就不安全。 =》适用场景:我的后台管理系统(1对1),这样既简单又合适。一、spring boot 中新建一个Aes工具类注意:我使用的是PKCS5Padding填充方式,主要原因是它在jdk中是自带的,同时PKCS5 和7本质差不多。
转载 2023-06-26 23:10:08
47阅读
 对称加密:双方使用的同一个密钥,既可以加密又可以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优点:速度快,对称加密通常在消息发送方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缺点: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好秘钥,然后 使双方都能保存好秘钥。其次如果一方的秘钥被泄露,那么加密信息也就不安全了。另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
转载 2024-01-19 23:13:22
108阅读
对称加密(AES) AES是一种对称加密,所谓对称加密就是加密与解密使用的秘钥是一个。 常见的对称加密AES,DES,3DES.我们这里讨论AES。 安装: pip install pycryptodome AES加密最常用的模式就是CBC模式和ECB模式,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模式,他们都属于AES
原创 2024-07-22 13:54:50
0阅读
java实现AES对称加密demo最近公司需要学习到数据传输的加密,我也看了对称加密的文档,所谓的对称加密就是说加密和解密共用一套密钥,于是我选用了常用的AES对称加密,下图是一个基本原理。首先需要生成密钥,在SecureRandom.getInstance()方法里面需要加入参数"SHA1PRNG",不然在linux系统上解密失败报错Given final block not properly
转载 2023-09-27 01:49:20
68阅读
    项目包含敏感数据,传输过程要求加密,我们研究了两种算法:AES和RSA    传输过程,也就是指前台到后台    AES对称加密;只有一把密钥,获得密钥,即可解开加密内容    RSA,非对称加密,有两把密钥,公钥和私钥,获得两把钥匙,才可解开加密内容 &nb
转载 2023-08-01 22:24:23
343阅读
# Java Apache AES对称加密实现方法 ## 概述 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Java Apache库来实现AES对称加密算法。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种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可以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通过使用Java Apache库,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AES加密,而不需要手动编写复杂的加密算法。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AES对称
原创 2024-01-16 09:19:33
111阅读
目录一、对称加密 1、什么是对称加密? 2、对称加密的工作过程 3、对称加密的优点 4、对称加密的两大不足二、AES加密算法 1、什么是AES加密算法及AES加密算法的形成过程 2、AES加密流程(要理解AES加密流程,会涉及到AES的五个关键词:分组密码体制、Padding、初始向量IV、密钥、四种加密模式) 3、AES加密原理(要理解AES加密原理,会涉及到AES的四个关键词:密钥扩展
AES加密算法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也叫共享密钥),对称加密算法的意思是加密和解密都是用同一个密钥(密钥和秘钥是同义词),通常来说,对称加密算法效率要优于非对称加密算法,它用来代替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56位密钥)。AES有三个关键点:密钥、填充、模式。密钥 密钥分为128位(16字节)、19
AES加密解密 最近有人问我AES对称加密是啥,我回答了个大概,发现自己不能清晰的讲出来,特此记录,以供学习一、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最快速、最简单的一种加密方式,加密(encryption)与解密(decryption)用的是同样的密钥(secret key)。二、AES加密高级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为
Node 实现 AES 加密,结果输出为“byte”。最近做个需求,对接一个平台的接口,该平台采用 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算法,加密模式为 AES-128-CBC,补码方式为 AES/CBC/PKCS5Padding,密钥和向 量均为 16 位。加密结果为 Byte 数组。用 Node 比较不好的一个地方就是,第三方接口一般都不会有 Node 的实
转载 2024-04-12 21:25:52
717阅读
 首先这是两套方案, 前面针对于数据传输过程中针对参数的加密, 防止窃取参数包 , 后面的是单纯的单纯的对称加解密 RSA前端密钥对非对称加解密1 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n.hutool</groupId> <artifactId>hutool-al
转载 2024-08-04 15:58:37
141阅读
什么是对称加密算法?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简单理解加密解密使用的是同一把密钥) 填充概念AES,DES 都是分组加密,对明文进行加密处理时并不是把整个明文直接一股脑加密得到密文,而是分为分为多少个字节为一组,对每一组明文进行单独加密,最后拼合加密结果按块处理的数据, 数据长度不符合块处理需求时,
转载 2023-10-13 23:49:01
2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