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线程安全1.1 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操作共享数据的时候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叫线程安全,否则,就是线程不安全1.2 原子属性是一定是线程安全的?原子属性只能保障 set 或者 get的读写安全,但我们在使用属性的时候,往往既有set又有get,所以说原子属性并不是线程安全的。二、 iOS中的三种2.1 自旋锁在访问被的资源的时候,调用者线程不会休眠,而是不停循环在那里,直到被
SpinLock 自旋spinlock 用于CPU同步, 它的实现是基于CPU锁定数据总线的指令. 当某个CPU锁住数据总线后, 它读一个内存单元(spinlock_t)来判断这个spinlock 是否已经被别的CPU锁住.如果否, 它写进一个特定值, 表示锁定成功, 然后返回.如果是, 它会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成功, 或者spin次数超过一个设定值.锁定数据总线的指令只能保证一个机器指令
转载 2023-12-22 19:46:21
82阅读
1、自旋:采用让当前线程不停的在循环体内执行实现,当循环的条件被其它线程改变时才能进入临界区举例如下:   优缺点分析:由于自旋只是将当前线程不停地执行循环体,不进行线程状态的改变,所以响应速度更快。但当线程数不停增加时,性能下降明显,因为每个线程都需要执行,占用CPU时间。如果线程竞争不激烈,并且保持的时间段。适合使用自旋。 大家可以点击加群【JA
转载 2023-07-24 12:10:50
65阅读
一、(基础)自旋如果测试结果表明仍被占用,程序将在一个小的循环内重复这个“测试并设置”操作,即进行所谓的“自旋”。1.定义自旋spinlock_t spin;2.初始化自旋spin_lock_init(lock);//该宏用于动态初始化自旋lock。3.获得自旋spin_lock(lock);//该宏用于获得自旋lock。//如果能立即获得,就马上返回;否则将自旋在那里,直到该自旋
转载 2024-06-30 09:08:26
76阅读
上一节主要介绍了 Linux内核中的原子操作,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多个线程对同一全局变量的竞争问题。要是内核中的其他C语言程序开发中的临界区都能像上一节介绍的原子变量那样简单就好了。 然而事与愿违,在某个C语言项目中,可能某个临界区甚至会跨越多个函数。例如,函数 A 负责从共享数据结构中取出数据,函数 B 负责处理这些数据,函数 C 则负责将这些数据分发。显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护共享数据结构,仅仅
转载 2023-12-12 20:02:05
77阅读
文章目录一、使用synchronized1. 对象1.1 代码块1.2. 方法2. 类2.1. synchronize修饰静态方法2.2. synchronize修饰Class对象二、synchronized原理1. 加锁/释放的原理2. Synchronized 可重入例子3. 可见性三、synchronized的优化1. 自旋 与自适应自旋2. 自旋实现的原理3. 自旋次数4.
Java自旋自旋:spinlock,是指尝试获取的线程不会立即阻塞,而是采用循环的方式去尝试获取,这样的好处是减少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消耗,缺点是循环会消耗CPU原来提到的比较并交换,底层使用的就是自旋自旋就是多次尝试,多次访问,不会阻塞的状态就是自旋。优缺点优点:循环比较获取直到成功为止,没有类似于wait的阻塞缺点:当不断自旋的线程越来越多的时候,会因为执行while循环不断的消耗C
转载 2023-06-03 21:49:22
196阅读
简介: 在学习 Linux® 的过程中,您也许接触过并发(concurrency)、临界段(critical section)和锁定,但是如何在内核中使用这些概念呢?本文讨论了 2.6 版内核中可用的锁定机制,包括原子运算符(atomic operator)、自旋(spinlock)、读/写(reader/writer lock)和内核信号量(kernel semaphore)
一、自旋1.1解释自旋和互斥比较类似,都是为了解决对 某项资源的互斥使用,无论是自旋还是互斥,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保持者,使用互斥,如果资源申请者拿不到,那么只能进入睡眠状态,但是自旋不会引起调用者睡眠,会一直处于忙等待过程中,消耗cpu资源二、互斥2.1解释是用来解决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问题的一种机制,当一个线程占用了当前共享资源,使用互斥将其上锁后,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必
1、互斥自旋:各种的基 2、互斥(独占)加锁失败后,线程会释放 CPU ,给其他线程; 自旋加锁失败后,线程会忙等待(可以使用while实现,最好使用CPU提供的PAUSE指令(可以减少循环等待时的耗电量)),直到它拿到; 3、注意:互斥加锁失败时,会从用户态陷入到内核态,让内核帮我们切换线程,虽然简化了使用的难度,但是存在一定的性能开销成本。一、这个开销成本就是会有两次线程
一、概述前面一篇文章总结了synchronized在JDK1.6中其中一个优化-升级。除了升级的优化,JDK官方还引入了自旋、自适应自旋擦除、粗化,本篇文章将挨个介绍这些优化,最后会给出一些我们平时使用synchronized实现同步需要注意的地方。二、自旋【a】什么是自旋?synchronized底层是通过monitor指令实现的,我们都知道monitor指令会阻塞和唤醒线程
同步:指在一个线程访问数据未结束时,其他线程不得对同一数据进行访问。最常见的手段:分类:1.二元信号量:最简单的一种,,只有两种状态:占用和非占用。适合只能被唯一一个线程独占访问的资源。当二元信号量处于非占用状态时,一个试图获取该二元信号量的线程会获得该,并将二元信号量置为占用状态,此后其他所有试图获取该信号量的线程将会等待,直到该被释放。2.多元信号量:允许多个线程并发访问资源,初始值设
自旋用于多处理器环境下保护数据。如果内核发现数据未,就获取并运行;如果数据被,就一直旋转【反复执行一条指令】。自旋锁在单处理器环境下(非抢占式内核)下,不起作用 ;单处理器抢占式内核的情况下,自旋锁起到禁止抢占的作用。注释:内核抢占(可抢占式内核):即当进程位于内核空间时,有一个更高优先级的任务出现时,如果当前内核允许抢占,则可以将当前任务挂起,执行优先级更高的进程。非抢占式内核:高优先级
最近在做一个领券功能的时候,发现在一定并发下会出现重复领券的问题。使用度娘一顿搜索操作之后,发现可以使用分布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是分布式分布式是控制分布式系统之间同步访问共享资源的一种方式。在分布式系统中,常常需要协调他们的动作。如果不同的系统或是同一个系统的不同主机之间共享了一个或一组资源,那么访问这些资源的时候,往往需要互斥来防止彼此干扰来保证一致性,这个时候,便需要使用到分布式。实
什么是自旋自旋(spinlock):是指当一个线程在获取的时候,如果已经被其它线程获取,那么该线程将循环等待,然后不断的判断是否能够被成功获取,直到获取到才会退出循环。获取的线程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但是并没有执行任何有效的任务,使用这种会造成busy-waiting。它是为实现保护共享资源而提出一种机制。其实,自旋与互斥比较类似,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对某项资源的互斥使用。无论是互
转载 2023-11-28 01:36:14
99阅读
# Java Redisson自旋解析 在高并发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是开发者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旋是一种轻量级的,它适用于短时间的持操作,避免了上下文切换带来的开销。在Java中,Redisson是一个流行的Redis客户端,它提供了易于使用的分布式功能,包括自旋。 ## 自旋的基本原理 自旋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线程请求时,如果该已经被其他线程持有
原创 2024-09-29 05:59:20
27阅读
定义当一个线程尝试去获取某一把的时候,如果这个此时已经被别人获取(占用),那么此线程就无法获取到这把,该线程将会等待,间隔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尝试获取。这种采用循环加锁 -> 等待的机制被称为自旋(spinlock)原理自旋的原理比较简单,如果持有的线程能在短时间内释放资源,那么那些等待竞争的线程就不需要做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切换进入阻塞状态,它们只需要等一等(自旋),等到持有
自旋死锁自旋内调用kmalloc或者copy_to_user之类的接口可能造成死锁。这类函数的实现内有睡眠操作,睡眠时产生了进程调度,新的进程内如果也使用了该自旋,就会导致死锁。 这类问题非常普通,但很容易忽略;屏蔽的方式:1,使用get_free_page申请内存2,对资源使用引用计数保护3,使用互斥---------------------------------------
转载 2023-11-20 14:04:12
119阅读
我自己制造了一个死锁:static DEFINE_SPINLOCK(irq_button_lock);   //定义并初始化一个自旋的实例 (就是定义一个结构体并对其中的某些成员进行赋值,这个宏的定义在include/linux/spinlock_types.h)static void spinlock_test(void) { unsigned long spin
转载 2023-08-25 00:20:40
139阅读
概述信号量:用法比较多,常用于资源保护、同步、计数等。互斥:是一种特殊的信号量,用于资源保护,起到互斥的作用。自旋:与互斥类似,用于保护资源,起到互斥作用。不同的是自旋的导致的调度情况。常用于SMP架构的CPU。信号量信号量的类型有许多,比如同步、互斥、计数等作用。信号量会导致休眠,不能在中断上下文中使用。 当信号量初始值>1时,用于资源共享。信号量的初始值就是可以共享资源的任务数量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