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nd可以简单的看成SD卡或MMC卡芯片化。用户完全可以默认他是SD卡或者MMC卡。 相对MLC,iNAND有以下 优点:1、 提高性能1)减少SOC的工作量,节约SOC资源。如果使用MLC做存储,SOC要参...
转载 2012-03-21 15:45:00
94阅读
2评论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PengfeiSong/p/6380447.html nand 1、nand的单元组织:block与page(大页Nand与小页Nand)(1)Nand的页和以前讲过的块设备(尤其是硬盘)的扇区是类似的。扇区最早在磁盘中是512字节,后来也有些高
转载 2018-12-21 15:42:00
96阅读
2评论
简单来说:inand式sandisk公司做的一款符合emmc标准的一个emmc存储器!----
转载 2015-11-05 13:48:00
180阅读
2评论
01连接串口线02打开Fastboot的Xshell串口插件03启动开发板04一启动就输入回车键05在uboot处停住,输入:mmceraseblk10000(mmceraseboot000mmceraseuser000;其他芯片)如图:-------------------------------...
转载 2015-11-05 11:33:00
53阅读
2评论
1、相关概念基本类型值(数值、布尔值、字符串、null和undefined):指的是保存在栈内存中的简单数据段。引用类型值(对象、数组、函数、正则):指的是那些保存在堆内存中的对象,变量中保存的实际上只是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执行内存中的另一个位置,由该位置保存对象。深拷贝和浅拷贝主要针对于引用类型数据,因为基本数据类型赋值后,改变新数据,不会影响到原来的数据;而引用数据类型赋值后,改变新数据,将会影
转载 2024-03-16 08:28:03
30阅读
SRAM,DRAM,DDR等这些是内存ram,可以随意的任意的去访问任意地址的任意字节。flash:外部的存储器,外存,闪存。Nandflash Norflash,也是外存。Norflash可以总线式的去访问。  他们在不同的型号之间接口是不一样的,读写时序很麻烦。Nandflash 有两种一中是SLC,MLC,MLC可以做的很大很便宜。缺点是容易坏块。iNand movnand,ess
原创 2017-02-17 14:21:26
495阅读
嵌入式Linux裸机开发(十二)——iNand简介一、iNand简介 iNand是SanDisk公司研发的存储芯片,可以看成SD卡或MMC卡芯片化。 iNand是SanDisk公司符合eMMC协议的芯片系列名称,内部采用MLC存储颗粒。iNand接口电路设计复杂,功能完善,提供eMMC接口协议,与SoC的eMMC控制器配对通信。相对MLC NandFlash,iNAND有以下优
原创 2016-06-10 13:58:13
2826阅读
Nandflash: K9F2G08 : K9F表示是三星的Nandflash系列的,2G表示大小为2Gbit(2G*8bit = 256MB),08表示有8位 数据线。   一次读写的最小单元是page(页),2kB+64bit 一次操作要操作2KB或者是2KB的整数倍 K9F2G08  页往上的单位是块,一块block等于64page 一页等于2KB,K
原创 2017-02-17 14:22:55
717阅读
   因为项目需要inand 从4G升到8G,但是通过UBOOT打印信息看到初始化的时候识别的容量比4G的还少,经过不断加打印信息调试发现在,Read and decode extended CSD.来识别容量。host->capacity = (host->ext_csd.sectors*512)/host->read_bl_len  原来在整除过程中很多数据被省掉。
原创 2013-03-02 18:12:46
471阅读
1.原理图2.资料参考3.代码4.拓展
原创 2023-03-15 08:56:43
41阅读
本周总结点NandFlash和iNand概念和相关接图NandFlash常见操作流程图分析Nand控制器(SOc角度)iNand介绍iNand/SD卡操作NandFlash和iNand概念和相关接图    • Nand和iNand接线图如下         Nand的型号和命名:K9F2G08  &
目录一、uboot与linux驱动1、uboot本身是裸机程序2、uboot的虚拟地址对硬件操作的影响3、uboot借用(移植)了linux驱动二、iNand介绍1、iNand/eMMC/SDCard/MMCCard的关联2、iNand/eMMC的结构框图及其与NandFlash的区别3、iNand/eMMC的物理接口和SD卡物理接口的对比三、SD卡/iNand操作1、硬件接口:DATA、CLK
1. SD卡/ iNand 操作指令 movi开发板如果用 SD 卡/EMMC/iNand 等作为 Flash,则在 uboot 中操作的指令为 movi(或mmc) movi 指令是一一个命令集,有很多子命令,具体用法可以 help movi 查看。 movi 的指令都是 movi read 和 movi write 一组的,movi read 用来读取 iNand 到 DDR 上,movi w
一、烧写Linux系统到inand1、烧写u-boot到inand tftp 30008000 u-boot.bin movi write u-boot 300080002、烧写Linux
原创 2023-07-25 14:15:19
91阅读
基于IMX515EVK+WINCE6.0---支持PB6.0通过USB下载镜像文件 在INAND还没有写入镜像文件之前,通过ATK工具烧录xldr.nb0和eboot.nbo到INAND中,见相关链接http://blog.csdn.net/loongembedded/article/det...
转载 2014-03-15 11:21:00
84阅读
2评论
SD卡启动的好处一般烧录的方式都是借助电脑进行,特别麻烦,有啦SD卡后,可以直接烧写在SD卡进行刷机,无论机子在哪儿,只要拿着SD卡即可譬如在量产S5PV210时,可以用SD卡进行量产刷机,板子贴片好的时候,内部iNand是空的,此时直接启动无启动;板子出厂前官方刷机时是把事先做好的量产卡插入SD卡卡槽,然后打到iNand方式启动;因为此时iNand是空的所以第一启动失败,会转而第二启动,就从外部
转载 2024-01-14 11:45:13
264阅读
关键词:android 4.0 nand 分区 userdata 大小 fdisk平台信息:内核:linux3.0系统:android4.0.3INAND:SDIN5C2-8G-L(SanDisk)平台:S5PV310(samsung exynos 4210)一、NAND分区大小:我们的机器用的是8G的INAND,三星平台一般把它分为四个区:(1)、fat分区,作为sd卡用;(2)、系统分区,相当
iNand介绍iNand/eMMC/SDCard/MMCCard的关联(1)最早出现的是 MMC 卡,卡片式结构,按照 MMC 协议设计。(相较于NandFlash芯片来说,MMC卡 有 2 个优势:第一是卡片化,便于拆装;第二是统一了协议接口,兼容性好。)(2)后来出现 SD卡,兼容 MMC 协议。SD卡 较 MMC 有一些改进,譬如写保护、速率、容量等。(3)SD卡 遵守 SD 协议,有多个版
本章介绍了使用三星等存储设备启动内部ROM(iROM)的总体方案支持MoviNAND / iNand,MMC / SD卡,纯Nand,eMMC,eSSD,UART和带有iROM的USB启动。
原创 精选 2023-04-06 16:40:30
313阅读
在这里主要记录下设备在启动过程中存储设备(SD/MMC)所做的一系列操作,在这里我是用的S5PV210主控,以供以后参考。一般来说,设备有(IRAM IROM DRAM INAND SD)这四种存储设备,在这里主要是分析mboot启动过程中INAND/SD卡的工作情况。首先我们从0xE0000004这个SFRS这读取设备的启动信息(nand、onenand、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