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在idea中说了把项目推送至远程库的操作流程,这一章讲解如何更新克隆一个项目以及分支冲突的解决办法。1.克隆项目 step1:我们在github中搜索自己想要克隆的项目,然后点击clone or download 复制该项目仓库的http地址。step2:在idea的项目中,点击VCS-->Git-->Clone ,在弹出框中粘贴刚刚的远程库地址到URL,并
转载 2024-04-08 14:18:38
472阅读
如何在IDEA上使用Git克隆项目和分支、提交项目克隆项目在启动IDEA窗口中选择Get from VCS克隆项目启动页面获取远程仓库的地址下图第一个选项是直接复制下来的远程仓库地址第二个GitHub是可以登录自己的账号获取到自己的远程仓库的第三个是企业GitHub账号登录点击Clon就会克隆文件到指定的文件夹下载完成会自动打开对应的目录文件进入IDEA,相同的在本地文件也会存有新建分支在克隆打开
转载 2024-04-01 22:09:11
177阅读
记得早前使用宇宙第一开发工具VS时,团队源码管理选择TFS是众多小伙伴的选择,当git出来以后,微软也适时的在Team Foundation里面支持使用git管理源码了,你就可以非常愉快的使用git克隆存储库,但对于大型的项目来说,一次性克隆上千个项目手工整的话非常的累人啊。团队开发使用Team Foundation来进行源码管理,通常对于大型项目来说,编写一个BAT文件批量克隆项目对于首次拉取项
最近开始学习java,学习的过程中总结了从gitlab克隆代码到本地及修改代码后推送到个人库,在由个人库请求合并到主库的整个流程,再此仅是个人笔记。一、准备工作1、先登录gitlab,左上角查看“项目-您的项目”。 2、项目后面为“开发人员”代表主库,“主程序员”代表个人库;点击“派生”可fork这个项目(主库),成功以后会在你的项目中出现你自己的项目(个人库),一般命名为:用户名/项目名。 3、
【Slog】shell编程基础——函数 & gitlab多project克隆在编程语言中使用函数或者方法来代替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是极其方便的。同时这也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类的继承如此重要的原因,都是为了一个词——复用。在shell编程中函数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子脚本,执行特定任务的“黑盒子”以下为本文的目录结构(非链接跳转) 函数语法格式格式一function function_name {
1. 克隆制定分支的内容到本地:使用Git下载指定分支命令为:git clone -b 分支名仓库地址使用Git下载v.2.8.1分支代码,使用命令:git clone -b v2.8.1  1. 添加本地文件到远程仓库:在指定文件下下面,shift 右键,在此处打开命令行窗口;1). git add 文件名(全名)2). git commit -m '描述'3). git p
转载 2024-02-22 14:58:25
160阅读
没有什么比让Bash自动化完成数小时繁琐工作的Bash优雅系列更令我满意的了。 作为最近使用Bash脚本自动重新创建笔记本电脑的探索的一部分,我想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轻松地将GitHub托管的存储库克隆到新计算机上。 经过一番挖掘之后,我写了一篇这样的单线纸。 然后,本着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精神,我写了另一种单行代码来自动创建并推送到GitLab托管的备份。 他们来了。 一个Bash单一
转载 2024-07-31 17:23:47
71阅读
写在前面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Python脚本来批量获取GitLab上的项目。笔者参考了互联网上的一些版本,做了增强: 1、通过选择文件夹的方式,可以选择待克隆项目要存放的位置 2、可以克隆当前用户下的所有项目,也可以根据group进行克隆(结构和GitLab一样) 3、如果待克隆的项目已经存在,则进行更新这篇文章比较适合收藏,因为等到哪天你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开箱即用。 目录写在前面一、场景描
仅仅因为您正在运行Linux操作系统,并不意味着您不会不时遇到问题。 有备份计划总是很好,以防万一出现问题。 也许一种罕见的Linux病毒会攻击。 勒索软件诈骗者可能会成为您的目标。 也许硬盘驱动器(HDD)将失败。立即解锁“基本Linux命令”备忘单!这将使您注册我们的新闻通讯通过克隆Linux硬盘驱动器,可以创建磁盘映像,以后可以将其还原。 但是,如何克隆Linux硬盘驱动器?您的Linux安
# 如何在Python中使用GitLab进行代码克隆 在Python开发过程中,使用版本控制系统(例如Git)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GitLab是一个流行的Web基于Git版本控制的Git仓库管理工具。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Python克隆GitLab上的项目。这一过程简单易学,我们将逐步进行。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整个操作的流程。以下是实现“Python GitL
原创 10月前
19阅读
# 使用Docker部署GitLab克隆仓库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Git作为一个强大的版本控制工具,不可或缺。而GitLab则是在Git基础上,提供代码托管、CI/CD等一系列服务的集成平台。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Docker来部署GitLab,并演示如何克隆GitLab上的仓库。我们将提供对应的代码示例和状态图,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整个过程。 ## 1.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您已经安装了D
原创 8月前
49阅读
- workspace 工作区 - index 暂存区 - repository 本地版本库 - remote 远程仓库 2.常用git命令 - git --version 查看版本 - git config -l 查看配置信息 - 修改name和email - git config --global user.
转载 2024-04-22 19:12:55
209阅读
git是现今公司项目中用的最多的代码版本管理工具,而idea是java中用的最多的开发工具,idea就像一把瑞士军刀,里面集成了很多开箱即用的功能,其中就包括了git,今天我们来记录下平时开发中常用的git操作。从代码库中拉项目我们刚进入公司的时候,项目经理会提供项目的git账号和项目地址,我们需要通过这个地址来拉项目代码。在idea的开始界面,或者项目中的VCS菜单下面,有个Get from V
转载 2024-04-25 18:09:59
278阅读
文章目录一、Git简介二、Git的下载安装三、Git常规命令四、新建本地仓库五、本地分支操作六、Git远程仓库七、远程仓库克隆、抓取和拉取八、总结九、学习交流 一、Git简介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简称 DVCS),分为两种类型的仓库: 本地仓库和远程仓库 工作流程如下 1.从远程仓库中克隆或拉取代码到本地仓库(clone
1、下载安装Git,傻瓜式下一步下一步即可。。。2、配置Git:  2.1、选择你要clone到本地的路径:右键--->$ Git Bash Here,弹出Linux命令窗口;$ cd ~直接回退到当前盘符下,再输入:$ cd E:\Code 就可以进入你自己的目录;   2.2、$ git config --global user
这是一篇记录公司用gitlab的常用指令,直接开篇上指令: 前提:装好Git(自行百度), 找一个你放置代码的地方, 通常我都是放D盘, 因为大… 在D盘右键Git Bash Here, 接下来输入如下指令( 斜体为例子的指令, 注意efg分支名本文一直在用).git clone 项目的url //克隆项目代码, 如果项目版本较多,需要给克隆的项目重新起名字可以把指令这么写: git clone
git 常用命令:git init: 初始化一个git, 然后可以使用git 指令。 一般开发中已经完成,日常会很少使用。git clone: 从现有的git repository 拷贝一份git clone [url]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xinge.hu/git-test /* 将远程仓库克隆到本地,本地项目名称为仓库名称*/ $ gi
转载 5月前
31阅读
github远程仓库与本地仓库操作1、:登录github新建一个测试仓库库登录后点击左上角【New】新建一个测试敞口填写相关信息后点击【Create repository】即可创建成功2、克隆Github上的远程仓库至本地以及上传本地文件(1):打开gitbash在,通过命令行进入某个磁盘中并新建一个文件夹作为远程仓库存放的位置(也可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打开磁盘手动创建)此处以E盘下的test文件为例
在使用“docker gitlab”进行项目管理时,常会遇到克隆地址的问题。该问题不仅影响代码的高效管理,也关乎团队协作和持续集成的流程。为了高效地解决“docker gitlab 克隆地址”问题,我将以下内容记录下来,涵盖备份策略、恢复流程、灾难场景、工具链集成、日志分析和迁移方案。 ### 备份策略 在实施备份策略时,首先需要明确要备份的对象和存储介质。以下是我制作的备份流程图,展示了整体
原创 6月前
33阅读
# 如何实现“Docker GitLab 克隆地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指导你如何使用 Docker 来设置 GitLab,并使用 Git 在本地克隆你的 GitLab 项目。下面是整个流程的概览。 ## 流程概览 | 步骤 | 描述 | |------|--------------------------| | 1 | 安装 Docker
原创 8月前
9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