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中的那道光 未来有人可能借助这道光走出黑暗.前言:我们使用前端框架为ElementUI,和bootstrap差不多,但更适合VUE双向数据绑定和组件化的特性。ElementUI官网:  https://element.eleme.cn/#/zh-CN/component/installation熟悉bootstrap的话,上手很快,ElementUI基本就是在bootstrap的基
1. 前言随着开发的进展,我们用到的接口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将各个接口统一起来,方便管理。于是我们需要将接口模块化。2. 前端修改在src目录下,新建api文件夹,新建http.js,新建api.js。2.1 编写http.js这个js文件,我们封装请求方法,拦截方法。这样就可以把main.js文件中的请求拦截器和响应拦截器删掉了。import axios from 'axios' //请求拦截
很久以前的前端,没有太多工具化工程化思想,一堆代码塞进去完事儿。如今前端已经很卷,卷到了一个开发环境都够你折腾一宿。那么我们抛开类似nextjs、create-react-app这类的工具或框架,我们该如何从零部署一个属于自己的开发环境呢?这篇文章将讲述如何配置一个基础的脚手架,支持React、TypeScrit和单元测试等必要的功能。在这个基础上,大家能够很方
单体架构 :页面和业务造成了耦合需要拆开耦合度 由此产生出了前后端分离的架构(特点:用大量的JSP,而JSP是要在前端页面写的,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我前端都写好了,但是后端因为自己的需求需要改,很麻烦)前后端分离架构:把一个服务器拆分成了前端服务后端服务。1、向前端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2、返回页面3、请求数据(前端和数据库连接,不需要逻辑判断用前端访问,比如IO)4、由后端返回数据(后
转载 2023-07-08 16:35:13
189阅读
我的微服务项目断断续续也有一年了,还没上过线,之前尝试过很多次,总是遇见各种问题,最后跌跌撞撞还是部署上去了。一、前言与其说这是知识分享,不如说是我的部署掉坑记录,所以很多坑都是独属于我的项目的,可能对其他人的参考性不大,所以这必然不会是一篇普适性强的的教学博客,而是纪录博客。这篇博客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我自己以后参考。我的这个微服务项目本来刚开始架构的时候设计了非常多的模块,但是随着写着写着,发
基于Vue-cli3.0的qiankun(乾坤)前端微服务说明官方文档地址:qiankun.umijs.org/zh主服务1.安装乾坤依赖(子服务不需要安装,只需要暴露生命周期方法)2.在入口文件js中添加如下代码import {registerMicroApps, start} from "qiankun"; let microProject = [ { //项目名称,应当与子服务
转载 2023-08-24 16:12:49
336阅读
single-spa 文档https://zh-hans.single-spa.js.org/docs/getting-started-overviewsingle-spa 实现技术特点1.项目独立部署 2.兼容技术栈不同多语言 vue react 3.新旧代码版本并行single-SPA实现原理 :路有劫持 和应用加载 没有处理css样式和js 会导致样式重叠 和脏
我们知道Eureka Client会保存各个服务的信息,其中包含各个服务的地址。那么服务之间到底是怎样通过这些信息进行交互的呢?Spring Cloud服务间的调用默认支持两种方式——Ribbon和Feign,具体来说就是使用RestTemplate和FeignClient来调用。不管使用什么方式,本质上都是通过调用服务的HTTP接口进行交互,而参数和结果默认都是通过Jackson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转载 2023-07-07 11:30:02
290阅读
文章目录概述优劣优点缺点微前端的整体架构前端部署平台微前端运行时基于 SPA 的微前端架构应用生命周期方案qiankun 主应用qiankun微应用Vue 2 微应用来源 概述微前端不是单纯的前端框架或者工具,而是一套架构体系,这个概念最早在 2016 年底被提出。微前端是一种类似于微服务架构,它将微服务的理念应用于浏览器端,即将单页面前端应用由单一的单体应用转变为把多个小型前端应用聚合为一
前端前端整体分解为许多更小、更易管理的片段。每个团队可以端到端地拥有自己的功能,可以在自己的代码库中工作,可以独立发布版本,可以不断进行小的增量升级,还可以通过 API 与其他团队集成,以便他们可以一起组建和管理页面和应用程序。 将单体后端分解成为微服务之后,后端开发流程已在效率和规模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当今大多数前端应用程序架构仍然是单体式的,使得前端开发流程很难加速和扩展。 微前端的想
转载 2023-10-24 00:08:21
87阅读
翻译自 https://micro-frontends.org/本文描述了采用不同 JavaScript 技术框架的多个团队中协同构建一个现代化前端 Web 应用所需要的技术、策略和方法。什么是微前端?微前端这个术语最初来自 2016 年的 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 https://www.thoughtworks.com/radar/techniques/micr
single-spa前言single-spa是啥single-spa实战总结 前言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微前端实践的文章了,几个月之前就看过有关微前端的视频,也查过一些文档,但是好像没有总结,现在又忘记一些了,今天实操了一遍,这里就总结一下,正好实习公司工作小组项目采用的就是微前端。今天先讲解一下single-spa,后面在讲解qiankun。插曲:今天本来跟着别人一起敲代码,但是发现使用vue-
在当前云原生微服务、业务中台、低代码平台等IT架构下,不再是传统的烟囱式应用系统建设,而是打破企业业务部门竖井,建立企业级的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那么对业务开发的解耦和聚合将成为关键技术,目前对于系统后端已有成熟的微服务架构,基于SpringBoot开发微服务,通过SpringCloud或istio进行微服务治理。前端也同样有类似的需求,如何支持不同的前端团队开发各自业务的UI页面,运
继续学习最近一直在使用Asp.Net Core SignalR(下面成SignalR Core)为小程序提供websocket支持,前端时间也发了一个学习笔记,在使用过程中稍微看了下它的源码,不得不说微软现在真的强大,很多事情都帮你考虑到了,比如使用Redis,使用Redis后,你的websocket就支持横向扩展了,使用的方式也特别简单,只需要在services.AddSignalR的后面再加上
目录前言正文一、介绍微前端qiankun二、快速上手☛主应用① 安装 qiankun② 在主应用中注册微应用☛微应用 ① 导出相应的生命周期钩子② 配置微应用的打包工具三、项目实战☛主应用 ① 安装 qiankun② 注册微应用并启动③ 主应用添加路由☛微应用① 新增 public-path.js② 建议使用 history 模式③ 引入&nbsp
近几年,微服务架构后端技术社区大红大紫,它被认为是IT软件架构的未来技术方向。我们如何借鉴后端微服务的思想来构建一个现代化前端应用? 在这里我提供一个可以在产品中真正可以落地的前端微服务解决方案。微服务后端后端对比后端微服务化的优势:复杂度可控: 体积小、复杂度低,每个微服务可由一个小规模开发团队完全掌控,易于保持高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独立部署: 由于微服务具备独立的运行进程,所以每个微服务
什么是微服务 首先微服务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想要直接描述微服务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传统WEB应用,来理解什么是微服务。 传统的WEB应用核心分为业务逻辑、适配器以及API或通过UI访问的WEB界面。业务逻辑定义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以及领域实体。适配器包括数据库访问组件、消息组件以及访问接口等。一个打车软件的架构图如下: 尽管也是遵
转载 2023-08-14 13:25:42
354阅读
说说微前端的概念微前端是指存在于浏览器中的微服务。微前端作为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通常由多个组件组成,并使用React,Vue和Angular等框架来渲染组件。每个微前端可以由不同的团队进行管理,并可以自主选择框架。虽然在迁移或测试时可以添加额外的框架,出于实用性考虑,建议只使用一种框架。每个微前端都拥有独立的git仓库,package.json和构建工具配置。因此,每个微前端都拥有独立的逐步推进和独
qiankun文档点击跳转 首先创建两个项目qiankun-base 基座qiankun-vue 子应用基座基础配置App.vue 建立一个element-ui的菜单用来跳转 <template> <div> <el-menu router mode='horizontal'> <!-- 基座中可以放自己的路由 --&g
一、什么是微前端架构前端不是单纯的前端框架或者工具,而是一套架构体系,这个概念最早在2016年底被提出,可以参考在Google上搜索Micro-Frontends,排名靠前的http://micro-frontends.org的博客文章,提出了早起的微前端模型。前短短是一种类似于微服务架构,它将微服务的理念应用于浏览器端,即将单页面前端应用由单一应用转变为把多个小型前端应用聚合唯一的应用。各个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