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Lab与Jenkins自动部署前言1、搭建 GitLab(192.168.117.129)1.1 下载 RPM 安装包1.2 安装GitLab1.3 修改external_url1.4 自动配置GitLab1.5 启动GitLab1.6 访问 502 错误2、Devops(192.168.117.128)2.1 安装配置JDK、Tomcat、jenkins.war、Maven2.2 安装插
转载 2024-06-20 22:16:51
80阅读
经过一晚上折腾,终于算是把linux上成功生成了我们团队项目的燃尽图,效果还是不错,在过程又发现了另一种生成燃尽图方式,也是基于一个开源项目。1、准备:  首先你项目一定要有milestone。你可以按如下步骤建立一个milestone:点击项目主页Issues进入Issues页面:      点击标签页MileStone标签,然后点击右侧New milestone按钮新建一个MileS
转载 2024-04-02 10:14:00
66阅读
一.背景谈到到CI/CD,我们不禁会想到Gitlab + Jenkins + Docker等一些列优秀工具,Jenkins以其丰富插件及灵活配置已经非常好满足我们日常工作CI/CD需求,通常做法为Gitlab配置webhook,开发人员通过push代码或merge request可以触发执行一些列测试部署上线工作,打通了开发到部署到整个生命周期,完成持续集成持续构建。 在Gitlab
转载 2024-06-06 13:09:16
144阅读
一、Git概述 1.1 Git历史 Git 诞生于一个极富纷争大举创新年代。Linux 内核开源项目有着为数众多参与者。 绝大多数 Linux 内核维护工作都花在了提交补丁和保存归档繁琐事务上(1991-2002年间)。 到 2002 年,整个项目组开始启用一个专有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BitKeeper 来管理和维护代码。 到了 2005 年,开发 BitKeeper 商业公司同 Li
近期因为折腾gitlab-ci,专门去翻了很多文档,想想貌似自己挺傻。按照官网教程本来biubiubiu就弄好了,非自己折腾了好几天,还没啥积累,真是作。想想唯一能积累就是ci配置详解了。该文基于最新版GitLab Community Edition 10.1.1和GitLab Runner9.5.1-1使用.gitlab-ci.yml配置你项目这篇文档描述了.gitlab-ci.yml
转载 2024-05-25 22:28:53
110阅读
先说Jenkins,安装就不说了,网上一大推,这里贴一个地址:https://jenkins.io/zh/ 安装成功后首页面类似这样: 开始新建一个jenkins任务:输入一个任务名称,前端我们统一都是XXX-WEB 新建项目后点击确认进入项目配置界面: 这里选择丢弃旧有项目 接着下一步源码管理: 公司集成gitlab,这里就选择用gitlab地址 Credentials这里配置需要注意
GitLab账号权限虽然维护者是项目级别的最高角色,但是某些操作只能由拥有所有权限个人名称空间或组所有者
# 实现“ssh dockergitlab”教程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ssh dockergitlab整体流程,包括创建docker容器、安装gitlab、配置ssh连接等步骤。 ```mermaid flowchart TD A[创建docker容器] --> B[安装gitlab] B --> C[配置ssh连接] ``` ## 具体步骤 ###
原创 2024-07-05 03:55:29
50阅读
组织架构产品部产品经理,产品专员平面设计,UI/UE开发部软件项目经理开发组长(根据项目并行开发产品线而定)高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初级程序员测试部软件测试经理测试组长(根据并行测试项目数量而定)高级测试工程师(自动化测试),中级测试工程师(功能测试),初级测试工程师(功能测试)运维部运维经理运维组长(根据服务器数量而定)高级运维工程师(运维工具研发),中级运维工程师(8小时,处理日常运维),
转载 2024-04-25 11:27:44
32阅读
# GitLabRedis配置详解 在现代软件开发GitLab 不仅作为一个强大源代码管理平台,其背后复杂架构也是一门值得研究学问。Redis 作为一种高效内存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 GitLab ,以提升缓存性能和数据存取速度。本文将深入探讨 GitLab Redis 配置及其重要性,并提供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与使用。 ## Redis作用 在
原创 2024-09-26 09:41:39
140阅读
  GitLab CI/CD工作流来源:GitLab官方文档    CI/CD 是一种通过在应用开发阶段引入自动化来频繁向客户交付应用方法。CI/CD 核心概念是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和持续部署。 基本概念▎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 )    开发人员提交新代
转载 2024-04-25 11:48:46
79阅读
1.基本概念1.1 CI/CDCI,Continuous Integration,为持续集成。即在代码构建过程持续地进行代码集成、构建、以及自动化测试等;有了 CI 工具,我们可以在代码提交过程通过单元测试等尽早地发现引入错误; CD,Continuous Deployment,为持续交付。在代码构建完毕后,可以方便地将新版本部署上线,这样有利于快速迭代并交付产品。1.2 GitLab
转载 2024-04-26 22:27:04
121阅读
项目组GitLab使用规范1. 基本信息1)项目组GitLab地址 2)协作开发模式 开发人员采用fork主仓库方式进行开发。为简化开发过程,方便代码集成。主仓库仅包括两个常驻分支master和hotfix。两个分支都是受保护。master是代码主分支,主要开发、代码集成、发布都在此分支上进行。hotfix用于临时bug修复或问题处理。3)成员角色 项目组成员包含两种权限Master和Dev
转载 2024-03-11 14:03:08
65阅读
GitLab 是一个全球知名一体化 DevOps 平台,很多人都通过私有化部署 GitLab 来进行源代码托管。极狐GitLabGitLab 在中国发行版,专门为中国程序员服务。可以一键式部署极狐GitLab。更多关于极狐GitLab 或者 DevOps 最佳实践,可以关注文末极狐GitLab 公众号。极狐GitLab 在去年 4 月份发布了 15.11 版本。此次发布带来了群组级管
使用Docker搭建GitLab服务GitLab是一个基于Git开源版代码管理系统,因为开源且功能相对完善,所以用的人非常多,很多研发团队源代码管理工具都是GitLab,我自己也搭建了一个,当自己私服用,这里我把搭建过程记录下来,做个分享,第一回搭建时,我本来是用RPM包手动安装,后来发现安装完运行时报502,估计很大可能是由于端口被占用原因,因为我实在太懒了,就没继续找原因,就
转载 2024-03-02 07:58:31
59阅读
10章 自建代码托管平台-GitLab10.1 GitLab简介GitLab是由GitLabInc开发,使用MIT许可证基于网络Git仓库管理工具,且具有wiki和issue跟踪功能,使用Git作为代码管理工具,并且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来web服务,使用Ruby语言写成,后来,一些部分由Go语言重写。10.2 GitLab官网地址官网地址:The One DevOps Platform | Gi
转载 2024-05-13 23:09:40
44阅读
本文档描述了.gitlab-ci.ymlGitLab Runner用于管理项目作业文件用法。如果您想快速介绍GitLab CI,请按照我们 快速入门指南。.gitlab-ci.yml 从版本7.12,GitLab CI使用YAML 文件(.gitlab-ci.yml)进行项目配置。它放置在存储库根目录,并包含如何构建项目的定义。YAML文件定义了一组具有约束
文章目录1. CI 持续集成1. 前言2. 实现持续集成1. 前言2. 安装gitlab服务器3. 安装gitlab-runner0. 整个目录结构1. 编写docker-compose.yml文件2. 解释yml文件3. 编写Dockerfile文件4. 解释Dockerfile文件5. 运行docker-compose up -d6. 其他必要命令执行操作7. 解释为什么不在dockerfi
转载 2024-08-15 15:53:38
273阅读
公司里因为之前svn版本控制系统出错啦,想要重新构建个新系统,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在谷歌百度搜了大量文章去学习,但发现自己安装时总有些坑在等着我们,经过了多次安装卸载终于算是走了出来,在这里我给大家完整介绍版本控制系统从搭建到使用步骤,中间有些比较坑地方也会着重提醒,希望能很好地帮助大家完成构建,好接下来我们开始吧。Gitlab介绍GitLab是一种类似github服务,组织可
转载 2024-03-20 15:55:20
44阅读
要压缩Git仓库历史记录,可以使用git filter-branch命令或git filter-repo工具。这些方法可以修改仓库历史记录,删除或合并提交,从而减小仓库大小。请注意,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前,请务必备份你仓库,以防万一出现意外情况。使用 git filter-branch打开终端或命令行,并进入到你Git仓库所在目录。运行以下命令来执行历史记录压缩:git filter-br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