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Lab-CI 工作原理将代码托管到 git 仓库在项目的根目录下创建 .gitlab-ci.yml 文件,在文件中包含了构建、测试以及部署等脚本,这些脚本被分组为 stage,共同组成了 pipelineGitLab 检测到 ci.yml 文件,使用 GitLab Runner 的工具运行定义的脚本环境准备一. 安装 GitLab使用 rpm 安装,也可以通过 docker、k8
转载 2024-05-05 22:14:58
176阅读
原理介绍配置gitlab当push动作的时候,访问服务器上的一个链接比如www.xxxxxx.com/hook.phphook.php里面写着一行代码,会让服务器git pull相应项目的代码到web目录。pull结束,代码就在web目录了,我们只要重新访问网站就可以了。    核心就是push的时候,gitlab会调用服务器上的脚本,服务器上的脚本就会从git重新拉
转载 2024-01-31 01:15:41
107阅读
gitlab 配置ssh key,通用ssh拉取代码一、生成 SSH key首先需要检查你电脑是否已经有 SSH key 在git bash中输入以下命令cd ~/.ssh ls上面的命令是查询 是否已经生成过 SSH key,如果已经生成了SSH key,则可以跳过生成SSH key这一步生成 SSH keyssh-keygen -t rsa -b 4096 -C "email@example.
转载 2024-04-25 18:11:08
65阅读
一、一些基本操作介绍1 创建仓库2 把文件添加到仓库3 从远程库克隆4 把本地库的内容推送到远程库5 删除文件6 分支管理基本操作7 分支推送与拉取二、实际应用操作举例1 从本地仓库推送文件到自己分支的远程仓库的全过程2 关于Gitlab的ip地址变更后的操作记录 一、一些基本操作介绍1 创建仓库选择一个合适的目录,通过 git init 命令把这个目录变成Git可以管理的仓库:$ git in
转载 2024-02-23 10:58:21
120阅读
树莓派基于Gitea搭建代码仓库随着Gitee宣布,发布开源仓库需要经过审核,否则变成私有仓库的消息。加上国内访问GitHub很慢,所以萌生了搭建自己的代码仓库的想法。Git服务器选型说到自己搭建git服务器,常用的解决方案有下面这些:GitLab CEGitLab 是最常用的搭建git服务器的仓库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开发人员所有的幻想。但是 GitLab 运行起来十分耗性能,对于树莓派来说,太吃力
转载 2024-03-28 11:33:35
48阅读
文章目录1 前言2 GitLab hook2.1 web hooks2.2 custom hooks2.2.1 单仓库钩子2.2.2 全局钩子2.2.3 环境变量 1 前言最近在学习 GitLab,将学习成果做个简要总结,以供大家参考。如有错误,欢迎留言纠正!你的「点赞」或「打赏」将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官网地址:https://about.gitlab.com/ 在线文档:https://d
转载 2024-04-16 14:42:37
771阅读
目录一、理论1.GitLabCI 二、实验1.搭建共享库项目2.GitLabCI 通过trigger触发流水线三、问题1.项目app02未触发项目app012.GitLab 报502网关错误一、理论1.GitLabCI (1) 概念 GitLab 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持续集成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在代码提交后自动构建、测试和部署
转载 2024-07-23 07:16:49
77阅读
1. 关于 Git 你应该知道的东西Git 是一个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分布式的意思是,每个人电脑上都是一份完整的代码库,包含了所有的代码提交历史。由于 Git 分布式的特点,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自由地将代码提交的本地的代码库中,等网络恢复后再推送到服务器,开发更加灵活和自由。重要概念:本地一个代码库,对本地文件的所有操作,最后都是提交到这个代码库中。同时可以设置多个远程(remo
1. 概述本文解决如下问题:xlite之间已经正常的进行sip协议的交互,并且1008和1018已经呼通,但是1008和1018互相之间无法听到声音。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1. 语音不通的原因分析 2. SDP协议 2. NAT的问题 3. freeswitch如何实现NAT的穿越的问题2. 案例环境说明软电话使用x-lite,使用freeswitch的默认的
      由于TGB的图书管理系统托管在本地服务器上的GitLab中,最近因为大家使用Git过程出了一些问题,导致需要回退服务器上的远程版本,回退过程中又出了一些问题,比如push不上去,比如别人电脑的版本比远程版本高几个commit版本等,在网上找了好多资料,这位博主的文章简直涵盖了我的问题,又有对其他问题的补充和思考,直接拿过来,分享给更多的人,也确实补充了我之
1》GIt需要提前安装在本地,本机,自己的电脑,开发环境电脑,IDEA所在的电脑2》代码仓库:gitlab3》开发工具:IDEA4》内网搭建gitlab,访问url: http://192.168.92.130:8090/ 注意端口是自定义的8090,而不是默认的80端口!!! 5》操作与GitHub大同小异! ===============================
转载 2024-03-05 19:56:53
172阅读
用过 GitLab 的同学肯定也对 GitLab CI/CD 不陌生,GitLab CI/CD 是一个内置在 GitLab 中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每次代码推送时运行一系列脚本来构建、测试和验证代码的更改以及部署。Rainbond 本身默认集成了 CI/CD 的整套流程,用户只需提供源代码,后续构建、运行完全交给 Rainbond 处理,整个过程是由 Rainbond 定义的,无需用户干预。这样
继使用Docker搭建Gitlab后 大致的步骤如下:开发人员通过IDE工具(IntelliJ IDEA)将代码推送到gitlab。jenkins从gitlab中获取到源码,并使用maven编译、打包、(下一章节介绍)自动构建镜像。jenkins在构建脚本中调用docker命令将构建好的镜像push到本地Docker Registry.并启动相应的容器。(下一章节介绍)一、使用Inte
git rebase 算是git里的高级操作了,他主要用来解决两种情况。有时候我们对于一个简单的需求提交了多次,这样非常不利于code review,所以我们需要将多次提交合并成一次提交。(即多次commit合并成一次commit)你从master创建一个分支开发,然后你的同事又从master创建一个分支开发,但是他比你先提交,所以远程的master分支比你的本地master走的远,所以现在要将你
*一、先说说当前常用框架以及开发流程***常用框架*谈起java web开发框架,先是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后来升级为Struts2到后来Struts2被spring mvc替换掉,变成了Spring + SpringMVC + Hibernate/ibatis架构,然后Hibernate配置维护需要的人力成本大而慢慢被ibatis代替,后来MyBatis出现了
转载 8月前
21阅读
自从我开始公开记录检测结果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我一直在想,“我怎样才能以更实用、更互动的方式分享检测结果,让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能从同一个地方访问、运行和验证每一个分析结果? ”我并不只是想分享一个静态文档,其中包含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和粘贴的规则或查询。我想提供一种鼓励协作的方法,并允许其他人甚至可以查询我在分析开发期间使用的数据集。此外,我认为,如果我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其他人在不需要自己建立
文章目录1 前言2 GitLab常用设置2.1 语言2.2 是否允许自注册2.3 限制用户项目数量2.3 仓库路径是否只隶属于某个用户2.5 代码仓库可见性2.6 仓库访问协议2.7 禁用派生2.8 哈希仓库存储路径2.9 修改仓库路径(仓库路径是否安全)2.10 申请加入/退出项目2.11 能否禁用Web IDE直接修改并提交2.12 自带的issue状态能否自定义 1 前言最近在学习 Git
转载 2024-03-13 14:43:41
409阅读
在Kubernetes(K8S)中,与GitLab集成并设置webhook可以实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的自动化流程,提高开发效率和部署质量。接下来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在GitLab设置webhook,并通过代码示例演示整个流程。 ### GitLab设置Webhook流程 下面是设置GitLab webhook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原创 2024-05-08 11:00:43
673阅读
# 在 GitLab设置 Redis:一站式指南 作为一名开发者,掌握 GitLab 的使用并在其上配置 Redis 是非常重要的。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存储系统,可以被用于缓存和消息中介等多个场景。本文将带你一步步完成 GitLab 中 Redis 的设置,并提供详细的代码和注释,帮助你轻松上手。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整个操作的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94阅读
齿轮的啮合频率 (Service Mesh)I was told that a Service Mesh such as Linkerd, Consul or Istio, adds a lot of overload in my cluster. Keeping this in mind, a Service Mesh is not suitable to a small deployment
转载 2024-10-10 23:20:50
4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