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ADC模拟输入接口设计输入阻抗输入驱动带宽和通带平坦度噪声失真 采用高输入频率、高速模数转换器(ADC)的系统设计是一项具挑战性的任务。ADC输入接口设计有6个主要条件:输入阻抗、输入驱动、带宽、通带平坦度、噪声和失真。看看这里罗列的这六个条件,你都了解吗?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设计的特征阻抗。ADC的内部输入阻抗取决于ADC架构的类型,ADC供应商会在数据手册或产品页面上提供这一数据。电压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高速ADC相关的理论和知识,详细介绍了采样理论、数据手册指标、ADC选型准则和评估方法、时钟抖动和其它一些通用的系统级考虑。另外,一些用户希望通过交织、平均或抖动(dithering)技术进一步提升ADC的性能。1. 引言 基本的ADC框图和术语如下图所示:2. 频谱性能术语 SNR:信噪比,是指基频功率与除去直流及前5次谐波的噪底功率之比,有些数据手册可能是要除掉前9次谐波。基频
文章目录前言一、ADDA模块介绍二、添加ROM IP核三、添加ILA IP核四、编写测试程序五、管脚分配六、连接开发板测试总结 前言本实验是高速AD/DA验证实验,将使用高速DA芯片实现数模转换,产生正弦波模拟电压信号,并通过高速AD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本实验用到的硬件是黑金AX7020开发板和与其配套的ADDA模块——AN108。一、ADDA模块介绍本实验中使用的ADDA模块型号为A
摘要:ADC作为连接模拟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是现代雷达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雷达的好坏。激光测风雷达作为现代雷达系统大家庭中的一员,必然也会使用到ADC。为了保证其性能,除了良好的设计外,设计完成之后充分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测试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下ADC的种类以及其主要指标。ADC种类 类型优点缺点逐次逼近型速度高,功耗低,低分辨率价格低分辨率提升困难Σ-Δ调制
LVDS即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FPGA的selecteIO非常强大,支持各种IO接口标准,电压电流都可以配置。其接口速率可以达到几百M甚至上千M。使用lvds来接收高速ADC产生的数据会很方便。像ISERDES,IDDR,IDELAY,OSERDES,ODDR这种资源在FPGA的IOB中多得是(每个IO都对应有,最后具体介绍),根本不担心使用。最近
转载 2024-04-23 13:31:47
161阅读
主要特性(CH32FV2x_V3x) 系列:l 12 位分辨率l 支持 16 个外部通道和 2 个内部信号源采样l 多通道的多种采样转换方式:单次、连续、扫描、触发、间断等l 数据对齐模式:左对齐、右对齐l 采样时间可按通道分别编程l 规则转换和注入转换均支持外部触发l 模拟看门狗监测通道电压,自校准功能l 双重模式l ADC 通道输入范围:0≤VIN≤VDDAl 输入增益可调,可实现小信号放大采
转载 2023-09-14 15:28:16
298阅读
这场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真的很大,身处行业内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会看到可见的改变;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讲,只能且熬着吧,多练内功,利用假期复习一下专业知识。 这次初步聊一聊 ADC的相关知识。BMS中会用到 ADC,例如集成在单片机内部的,或者独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 AFE 中的 ADC,由于 AFE 做了太多的工作,反而弱化了大家对其 ADC 的感知。 在 AFE 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
前言ADC是我要讲的最后一个外设IO了,因此我尽可能的详细。所以今天主要是介绍ADC。下次博客才讲ADC的实例ADC的简介ADC支持14位模数转换,包含一个多路转换器,8个可独立配置的通道、一个参考电压发生器。特点1、可选的抽取率(采样频率); 2、8个独立输入通道,可接受单端或差分信号; 3、参考电压可选内部单端、外部单端、外部差分或AVDD5; 4、转换结束可触发中断; 5、转换结束可触发DM
转载 2024-01-31 00:27:17
186阅读
目录ADC框图ADC的输入范围:Vref- < Vin < Vref+ADC的输入通道(对应表)ADC的外部通道:规则通道、注入通道ADC的转换序列(规则通道、注入通道)ADC的转换控制ADC的转换时间ADC的数据寄存器规则通道的数据寄存器(32位)注入通道的数据寄存器(32位)中断规则通道转换结束中断注入通道转换结束中断模拟看门狗中断数据读取电压转换ADC的初始化结构体ADC的常见配
一、ADC几个步骤 1、采样和保持如果把模拟信号比作无限采样点的数字信号,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其中一些有限点才能进行真正的数字化传输。采多少点?怎么采?奈奎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简单来说就是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频率的2倍,fs≥2fn。这样才能重新恢复信号。如果不,会因为频谱混叠而无法复原,具体原因自行查找公式推导及分析。如下图频谱保持的意思简单理解就是让采样后的数值保存到下一步
过采样频率:增加一位分辨率或每减小6dB 的噪声,需要以4 倍的采样频率fs 进行过采样.假设一个系统使用12 位的ADC,每秒输出一个温度值(1Hz),为了将测量分辨率增加到16 位,按下式计算过采样频率: fos=4^4*1(Hz)=256(Hz)。 1. AD转换器的分类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几种类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积分型、逐次逼近型、并行比较型/串并行型、Σ-Δ调制型、电容阵列逐次
转载 2023-07-01 17:40:53
219阅读
ADC介绍12位ADC是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拟数字转换器。它有多达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模拟看门狗特性允许应用程序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超出用户定义的高/低阈值。ADC的输入时钟不得超过14MHZ,它是由PCLK2经分频产生。ADC概念ADC即模拟数字转换器(英语:Analo
转载 2023-07-19 14:11:54
1043阅读
# 常见ADC架构的科普 模数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或电路,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ADC的设计和架构有很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逐次逼近型ADC(SAR ADC)、 sigma-delta ADC 和流水线ADC等。本文将对这些架构进行详细介绍,并附带示例代码与可视化表示。 ## 1. 逐次逼近型AD
在信息技术领域,ADC(应用定义的控制器)架构正逐渐成为提升系统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元素。ADC 主要用于增强应用的可用性及策略控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解析 ADC架构,包括背景描述、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性能优化及扩展讨论。 ### 背景描述 随着现代应用变得日益复杂,传统的网络架构逐渐无法满足企业对灵活性和高效性的要求。ADC 作为一种新兴架构
原创 5月前
48阅读
接下来将以“ADC架构比较”为主题展现相关的背景、核心维度、特性拆解、实战对比、深度原理以及生态扩展。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ADC架构的特性与应用场景,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和专业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 ### 背景定位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架构广泛应用于音频、视频处理、传感器数据收集等领域。尤其在IoT(物联网)设备中,精准的模拟信号转换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
原创 6月前
116阅读
ADC的引入什么是ADC (1)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AD转换,模数转换(也就是模拟转数字) (2)CPU本身是数字的,而外部世界变量(如电压、温度、高度、压力···)都是模拟的,所以需要用CPU来处理这些外部的模拟变量的时候就需要做AD转换。为什么需要ADC (1)为了用数字技术来处理外部的模拟物理量。关于模拟量和数字量 (1)模拟的就是连续的,现实生活当中的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模数转换器(ADC)的设计架构至关重要。合理的ADC设计不仅影响系统的性能,还关系到能耗和成本。本文将深入探讨“ADC设计架构”的问题,从背景描述、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性能优化和案例分析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 背景描述 在现今快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和通信技术中,ADC作为核心组件之一,其设计架构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理解ADC设计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使用四
原创 6月前
58阅读
1、12位ADC是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拟数字转换器。       它有多达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       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       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方式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
通用基础知识ADC模块是嵌入式应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嵌入式系统与外界连接的纽带,是在测控系统中的重要内容。  ADC模块:即模数转换模块/AD转换模块,功能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实际应用中,这个电压信号可能由温度、湿度、压力等实际物理量经过传感器和相应的变换电路转化而来。经过AD转换,MCU就可以处理这些物理量。转换精度指数字量变化一个最小量模拟信号的变化量,也称分辨率,一
文章目录简介原理系统框架转换模式转换速度转换精度寄存器流程示例注意 简介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如果数字电路需要处理模拟信号,则需要一种信号转换系统,相反,模拟电路要处理数字信号也需要进行信号转换。A/D与D/A 转换器就是两种信号进行处理的桥梁。 常见的A/D转换器有并联比较型、逐次逼近型、V-F型、双积分型等。 常见的D/A转换器有权电阻网络型、倒T型电阻网络型、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