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 雪花算法 SnowFlake 多线程重复问题解析 在分布式系统中,唯一标识符(ID)的生成是一个常见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Twitter 提出了一个高效的 ID 生成器——雪花算法SnowFlake)。尽管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大规模生成唯一 ID,但在多线程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遇到 ID 重复的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 雪花算法简介 雪花算法的核心
原创 2024-08-10 06:24:18
567阅读
小白文 理解SnowFlake雪花算法)组成结构解决了什么问题各个BIT位作用小白文理解雪花算法线程下的简单栗子 雪花算法SnowFlake)由Twitter创造的,是一个唯一ID生成算法,且具备有序性和可扩展性.雪花算法难吗?其实并不难,甚至说简单。思路远比技术和代码重要得多。我一直都尽量将文章写的通俗易懂,说最简单的话,看最明白的原理。组成结构生成出的ID是一个64bits的整数,其中
转载 2023-08-30 23:00:12
243阅读
# Java多线程雪花算法ID重复的探讨 ## 引言 在现代分布式系统中,生成唯一的标识符(ID)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多线程环境下。雪花算法是Twitter开发的一种生成分布式唯一ID的算法,其特点是高效、可扩展。然而,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雪花算法时,如何避免ID重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探讨雪花算法的原理及其在多线程环境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一些避免ID重复的策略。 ## 雪花算法概述 雪
原创 11月前
576阅读
目录为什么需要分布式ID分布式ID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雪花算法原理(分布式ID的生成方式之一,基础理论)雪花算法可以保证不足业内开源解决方案(都是优化上面的两个不足)Leaf:美团的分布式唯一ID方案leaf-snowflake方案百度(uid-generator)实现CachedUidGenerator总结参考资料雪花算法是实现分布式ID最常用的方法。本文首先讲明白雪花算法的原理,然后介绍一下业内开
雪花算法背景数据库分表垂直分表水平分表主键自增取模雪花算法背景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去应对数据规模的增长,以应对逐渐增长的访问压力和数据量,数据库的扩展方式主要包括:业务分库、主从复制、数据库分表数据库分表将不同业务数据分散存储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能够支撑百万甚至千万
原创 2022-06-01 19:46:58
585阅读
1点赞
一、基本概念 雪花算法Snowflake)是一种生成全局唯一ID的分布式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分布式系统中生成一个全局唯一的ID,且ID是按照时间有序递增的。1.核心思想 Snowflake算法使用一个64位的二进制数字作为ID。这64位long型ID被分割成四个部分:符号位、时间戳、工作机器ID、序列号。通过这几部分来表示不同的信息,将数据映射到具有特定结构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原创 11月前
64阅读
SnowFlake 算法结构如下:大致分为了无效位、时间位、机器位和序列号位。1.第一位:占用1bit,其值始终是0,没有实际作用(因为二进制中最高位是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生成的id一般都是用整数,所以最高位固定为0)。2.时间戳:占用41bit,精确到毫秒,总共可以容纳约69年的时间。3.工作机器id:占用10bit,其中高位5bit是数据中心ID,低位5bit是工作节点ID,最多可
原创 2023-11-09 16:41:25
255阅读
仅仅就目前的C#版本测试做说明在IIS多进程模式下使用Snowflake生成数据ID重复很厉害,需要加入进程id解决此问题(暂未解决,后续更新)压测工具 :Jmeter测试出现问题NET版本:4.6.1测试机器: WIN7 X64 I7-6700  16G内存大名鼎鼎的 雪花算法 Twitter's Snowflake我就不多介绍了,直接上代码吧目前能搜索(百度,github,
引言唯一ID可以标识数据的唯一性,在分布式系统中生成唯一ID的方案有很多,常见的方式大概有以下三种:依赖数据库,使用如MySQL自增列或Oracle序列等。UUID随机数snowflake雪花算法(本文将要讨论)数据库和UUID方案的不足之处 1.采用数据库自增序列 读写分离时,只有主节点可以进行写操作,可能有单点故障的风险 分表分库,数据迁移合并等比较麻烦 2.UUID随机数 采用无意义字符串,
转载 2021-08-08 13:02:00
2538阅读
2评论
雪花算法SnowFlake简介
原创 2022-08-26 13:52:10
189阅读
分布式id生成算法的有很多种,Twitter的SnowFlake就是其中经典的一种。算法原理SnowFlake算法生成id的结果是一个64bit大小的整数,它的结构如下图:1、1bit,不用,因为二进制中最高位是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生成的id一般都是用整数,所以最高位固定为0。2、41bit-时间戳,用来记录时间戳,毫秒级。41位可以表示个数字,如果只用来表示正整数(计算机中正数包含0),可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 至 ,减1是因为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从0开始算的,而不是1。也就是
原创 2023-02-20 18:24:06
244阅读
在这一篇博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雪花算法”,特别是如何在Python中的Snowflake实现此算法雪花算法是一种生成唯一ID的分布式算法,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并发的系统中,例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和大数据平台等。我们将围绕五个主要部分展开,提供清晰的技术原理、架构分析和源码分析,并探讨性能优化,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 ### 背景描述 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分布式系统常常需要生成全局唯一的标识符(I
分布式id生成算法的有很多种,Twitter的SnowFlake就是其中经典的一种。
原创 2024-01-16 16:05:23
143阅读
前言 据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查尔斯·奈特称,一般的雪花大约由10^19个水分子组成。在雪花形成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分支,所以说大自然中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雪花,每一片雪花都拥有自己漂亮独特的形状。雪花算法表示生成的id如雪花般独一无二。 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结果是一个long型的ID。其核心思想是:使用41bit作为毫秒数,10bit作为机器的ID(5个
原创 2024-10-04 16:08:36
263阅读
源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twitter-archive/snowflake/tags源码是scala写的… java版本:https://gitee.com/xyy-kk_admin/data-source/blob/master/SnowflakeIdWorker.java Twitter的分布式自增ID算法snowflake概述:Twitter的snowflake
转载 2023-09-17 12:43:44
328阅读
雪花算法
转载 2019-01-02 06:15:00
188阅读
2评论
/** * Twitter_Snowflake<br> *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br> * 0 - 0000000000 00
原创 2022-12-14 18:17:48
97阅读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
原创 2021-07-22 10:08:51
1553阅读
雪花算法(Snowflake)是twitter公司内部分布式项目采用的ID生成算法,开源后广受国内大厂的好评, 在该算法影响下各大公司相继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分布式生成器。   Snowflake生成的是Long类型的ID,一个Long类型占8个字节,每个字节占8比特,也就是说一个Long类型占64个比特。   Snowflake ID组成结构:正数位(占1比特)+ 时间戳(占41比特)+ 机器ID(
转载 2023-10-06 22:00:07
132阅读
1. 异常概述2018年1月26日下午,业务方信贷小组的同学反馈服务执行数据库插入操作出现异常,异常信息显示数据库主键出现重复:在仔细分析了用户的重复主键ID、机器列表、雪花算法之后,下掉55这台机器,至此,异常得以解除。本次异常看似平常,然而仔细分析起来可能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 (1)波及面广、影响时间长。目前大量业务都采用了雪花算法的主键生成策略,如果业务、运维同学不了解雪花算法,会造成大量的
转载 2023-11-16 23:00:49
22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