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Vasily Volkov牛人的ppt,对如何更有效的使用GPU做通用计算提出了增加线程级并行以外的另一种方法---增加指令级并行,受益匪浅。刚好也没找到中文版本,就翻译过来与大家交流下,有错误请各位牛人指正,所有的实验结果和图片均出自原ppt。请参考《Better Performance at Lower Occupancy》后面两个案例有时间会放上来... -------------
前文书说到,类似tensorflow和pytorch这种框架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提供了对GPU的支持, 那么,如果我们的电脑上正好有一块十分强劲的显卡 就请跟着下面的教程配置本地的CUDA, cuDNN环境 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使用GPU版本的tensorflow和pytorch啦! 十分钟配置本地CUDA, cuDNN1. CUDA1.1 卸载1.2 安装2 NVIDIA驱动程序2.1 设置独立显卡
一 下载CUDA 和cuDNN 安装包NVIDIA 官网      CUDA各版本     cuDNN各版本(需要注册账号才能下载)注:CUDA和cuDNN对应版本如下cuda_10.2.89_441.22_win10.exe cudnn-10.2-windows10-x64-v7.6.5.32.zip1.首先下载CU
# 在 PyTorch 中成功调用 GPUCUDA 显示不占用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初学者,你可能会面临在 PyTorch 中调用 GPU 的情况,但是你会发现即使成功调用了 GPUCUDA占用率仍然显示为 0。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它确实能让人感到困惑。本文将教授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通过水图表的方式展示整个流程,并对每一步进行详细解释。 ## 1. 整体流程 以下是解
原创 2024-09-22 06:09:13
1286阅读
一. 电脑配置如下:写在前面,本机的电脑配置如下:System:windows 10 专业版 (64位)CPU:i5-9400FRAM:16G(2666MHz)显卡:GEFORCE GTX 1660 Ti (万图师 Ti OC)首先,在安装之前需要查看显卡所能支持的最高CUDA版本,打开【NVIDIA控制面板】,选择左下角的【系统信息】选项,并点击【组件】按钮进入到如下界面:从图中我们可看出,GT
最近在学习JAVA 注解这块总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的,特地抽出时间对注解知识做个全面梳理,希望对其他初级学习者能有所帮助,文章转载并手动试验代码。什么是注解Annotation(注解)就是java提供了一种元程序中的元素关联任何信息和着元数据的途径和方法。Annotation(注解)是一个接口,程序可以通过反射来获取程序元素的Annotation对象,然后通过Annotation对象来获取注解里面
本期目录1. 张量运算2. 把张量移到GPU运算3. 张量索引和切片4. 张量的拼接5. 张量的转置6. 张量的点乘和叉乘7. 自动赋值运算 1. 张量运算PyTorch中的张量运算函数超过100种,包括转置、索引、切片、数学运算、线性代数、随机采样。更详细的张量运算请查看官方文档:torch — PyTorch 1.12 documentation以上所有运算都可以在GPU上运行,比C
转载 2023-10-10 14:18:24
399阅读
数字万用表使用方法:首先要了解一些基础,比如: power 电源开关 HOLD锁屏按键, B/L一般是为背光灯, 其次要了解 转换开关 V-或DCV 是直流电压挡的意思 V~或ACV交流电压挡的意思 A-或DCA直流电流挡的意思 A~或ACA是交流电流挡的意思, Ω是电阻挡的意思,画一个二极管的符号那个是二极管档也称蜂鸣档,F表示电容挡, H表示电感挡 hfe表示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测试挡 一般数字
1:2017年4月19号本来打算 在linux上面装个Keras+TensorFlow 学习一下 ,但是原来电脑的配置是ubuntu15.10+cuda7.5+cudnnV4+opencv3.1。在按照 http://keras-cn.readthedocs.io/en/latest/for_beginners/keras_linux/网站教程 安装过程中出现类似下图错误(提示找不到li
Google去年11月正式发布了Android 4.4,代号为KitKat(奇巧,雀巢的一款巧克力品牌), 该系统带来了诸多新的特性 。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系统可能会让你之前一直正常使用的SD卡变为无用的“摆设”,因为 根据新版本的API改进,应用程序将不能再往SD卡中写入文件。   来看Android开发者网站的 “外部存储技术信息”文档 中的描述:&nbs
转载 2024-10-30 19:28:22
33阅读
把游戏角色的 体力、血值、内力、经验通过进度条组件动态读取显示出来,并且通过api函数SendMessage来实现进度条颜色的变化,这里我们设置了血,体力,内力,经验的不同颜色,会根据游戏时时变化百分比例,调用大漠的OCR先把数值读出来,然后换算成进度调的百分比。 第18课511遇见易语言大漠内力体力判断时时显示 易语言源码:.版本 2 .子程序 体力变化 .局部变量 str,
建议全文看完再操作查看显卡1.查看自己gpu的型号2.查看cuda是否支持自己电脑的gpu型号3.查看driver version 和cuda versionanaconda中新建环境安装清华镜像源进入pytorch官网选择对应的命令换源安装测试 查看显卡1.查看自己gpu的型号ctrl+Alt+delete 打开任务管理器,点击性能,2.查看cuda是否支持自己电脑的gpu型号进入NVIDIA
转载 2024-05-06 12:32:20
635阅读
PyTroch相关操作(1)(21)torch.cuda.Event() 记录GPU的运行时间start = torch.cuda.Event(enable_timing=True) end = torch.cuda.Event(enable_timing=True) start.record() model.train(xxx) torch.cuda.synchronize() end.reco
说明最近在学习CUDA,感觉看完就忘,于是这里写一个导读,整理一下重点主要内容来源于NVIDIA的官方文档《CUDA C Programming Guide》,结合了另一本书《CUDA并行程序设计 GPU编程指南》的知识。因此在翻译总结官方文档的同时,会加一些评注,不一定对,望大家讨论指出。另外,我才不会老老实实的翻译文档,因此细节还是需要从文档里看的。看完两份文档总的来说,感觉《CUDA C P
1 FP16半精度 FP16 和 FP32,是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浮点数据类型。 FP16 即半精度,使用2个字节。FP32 即Float。其中,sign为表示正负,exponent位表示指数 2 ( n − 15 + 1 ) 2^{(n-15+1)}2 (n−15+1) ,具体的细节这里不说明。需要看时再百度。 float类型在内存中的表示   单独使用FP16:优势: 减小显
转载 2024-07-05 16:31:07
118阅读
在运行 Ollama 时,出现 "为什么 GPU 上运用 Ollama 不占用 GPU" 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多种技术层面的兼容性问题、配置设置或其他系统资源的限制。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如何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 GPU 的资源被有效利用。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依次进行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性能优化及生态扩展的探讨。 ### 环境准备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您的环境与技术栈的
原创 2月前
551阅读
目录问题查阅资料解决步骤1.检查pytorch版本、是否有CUDA2.安装CUDA前看电脑的显卡驱动程序版本、支持的最高版本3.安装CUDA和cuDNN4.卸载pytorch5.重新安装pytorch6.问题解决 问题在pycharm上用python3运行代码时报错:查阅资料报错:Torch not compiled with CUDA enabled看这一篇就足够了错误Torch not co
转载 2024-04-02 16:13:04
6049阅读
stable diffusion运行时不占用GPU的问题在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在2023年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正在寻求更高效的模型推理和训练方式。我们在使用稳定扩散算法(Stable Diffusion)时,有时会遇到不占用GPU资源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模型的性能,也延缓了开发进程。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详细探讨其背景、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案例分析及
原创 2月前
212阅读
[开发技巧]·PyTorch如何使用GPU加速(CPU与GPU数据的相互转换)配合本文推荐阅读:PyTorch中Numpy,Tensor与Variable深入理解与转换技巧关联阅读:[深度应用]·主流深度学习硬件速度对比(CPU,GPU,TPU)[开发技巧]·TensorFlow&Keras GPU1.问题描述在进行深度学习开发时,GPU加速可以提升我们开发的效率,速度的对比可以
这两天看到Vasily Volkov牛人的ppt,对如何更有效的使用GPU做通用计算提出了增加线程级并行以外的另一种方法---增加指令级并行,受益匪浅。刚好也没找到中文版本,就翻译过来与大家交流下,有错误请各位牛人指正,所有的实验结果和图片均出自原ppt。请参考《Better Performance at Lower Occupancy》后面两个案例有时间会放上来... -------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