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P0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是开漏的,不管它的驱动能力多大,相当于它是没有电源的,需要外部的电路提供,绝大多数情况下P0口是必需加上拉电阻的。 1.一般51单片机的P0口在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时不接上拉电阻。 2.作为一般的I/O口时用时,由于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故要接上上拉电阻!! 3.当p0口用来驱动PNP管子的时候,就不需要上拉电阻,因为此时的低电平有效; 4.当P0口
转载
2024-07-26 17:24:04
98阅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转自网络。。。。。。。。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 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
导读: MCU芯片中GPIO口的驱动方式大的可分为输出和输入两类,小的分可以分为8种。一、四种输入方式①上拉输入:上拉输入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接地信号的输入(比如低电平有效的按键信号输入)。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上拉输入模式**
I/O 端口与TTL 施密特触发器之前接入了一个30K~50K 欧姆的上拉电阻,当I/O 端口悬空时,此时MC
,如下图所示:当KEY1接V3.3,在其后为它接一个下拉电阻,可以保证按下按键输入高电平有效,相反KEY2、3、4则为输入低电平有效 所以自然不需要考虑什么IO口的上下拉问题,最最坑的一点是自己将上下拉简单理解为了是否接有上下拉电阻,并没有深层次去考究钻研这个问题,从而也就导致了自己在碰到别人程序时产生了疑惑,它的原理图中都没有上下拉电阻,为什么软件配置的时候要设置为下拉啊,于是我就开始对照两者
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同理,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钳位在低电平。上拉电阻是指器件的输入电流,而下拉指的是输出电流。 一、那么在什么时候使用上、下拉电阻呢? 1、当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
转载
2024-03-20 12:45:00
1155阅读
STM32中的GPIO 以STM32中的GPIO为例,如上图是GPIO的结构图。 从上图中标号2处可以看到,上拉和下拉电阻上都有一个开关,通过配置上下拉电阻开关,可以控制引脚的默认电平,这里有三种状态:开启上拉时,引脚默认电压为高电平开启下拉时,引脚默认电压为低电平上拉和下拉不开启时,这种状态我们称为浮空模
文章目录一、GPIO是什么?二、外设框图1、保护二极管2、上下拉电阻3、输入数据寄存器4、模拟输入5、复用功能输入6、输出数据寄存器7、位设置/清除寄存器8、复用功能输出9、双MOS管结构(1)推挽输出(2)开漏输出10、端口配置寄存器(不在框图中)三、编程四、答疑1、GPIO引脚驱动能力?2、我怎么知道每个外设相应的引脚应该配置为什么模式?参考资料 一、GPIO是什么?GPIO全称genera
转载
2024-09-20 16:42:05
1376阅读
1、STM32单片机IO口工作方式: (1) 1、上拉输入:上拉就是把电位拉高,比如拉到Vcc。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2) 2、下拉输入:就是把电压拉低,拉到GND。与上拉原理相似。 (3) 3、浮空输入:浮空(floating)就是逻辑器件的输入引脚即不接高电平,也不接低电平。由于逻辑器件的内部结构,
关于四种输入输出1、上拉输入:上拉就是把电位拉高,比如拉到Vcc。上拉就是将IO口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上拉电阻把IO上拉为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带上拉输入_IPU——IO内部上拉电阻输入2、下拉输入:就是把电压拉低,拉到GND。与上拉原理相似。 带下拉输入_IPD—— IO内部下拉电阻输入3、浮空输入:浮空(floating)就是逻辑器件的输
最近在学习stm32,搜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来看,特对其的输入输出模式进行一些总结一:四种输入模式
1.上拉输入(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就是信号进入芯片后加了一个上拉电阻,再经过施密特触发器转换成0、1信号,读取此时的引脚电平为高电平
2.下拉输入(GPIO_Mode_IPD):
下拉输入就是信号进入 芯片后加了一个下拉电阻,再经过施密特触发器转换成0、1信号,
转载
2024-10-11 19:32:46
1466阅读
施密特触发器: STM32的GPIO施密特触发器(Schmitt Trigger)是一种用于消除GPIO输入端口上的噪声和抖动的电路。在某些情况下,当外部信号通过GPIO输入端口传输到芯片内部时,可能会受到电磁干扰或者机械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信号出现抖动或者误差。
转载
2024-06-17 21:46:02
802阅读
目录一、上拉电阻1. 应用场景2. 作用二、下拉电阻1. 应用场景2. 作用三、知乎上的一篇漫画 注:下文中所说的 0、1电平,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电平为0、电平为1! 0、1电平只代表一种逻辑状态,即 低电平和 高电平,比如有可能 1 ~ 2v为 逻辑0, 5 ~ 6v为 逻辑1。 一、上拉电阻1. 应用场景上拉电阻应用在引脚低电平有效的情况。2. 作用为什么在低电平有效的引脚上,要连一个上拉电阻
最近一直在学习STM32,对于技术菜鸟,我为了方便应用,简单整理了下它的GPIO的八种工作模式的使用技巧。当然,首先简单的分析下各种模式吧。(用我理解的方式来讲,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首先给一张原理图(出自STM32中文参考手册v10.0)。如图所示,图的左边是I/O口,右边是连接芯片内部。图的上半部分是输入模式。我们从右往左看,发现有有两个开关和电阻,以及VDD和VSS。这就是所谓的上拉(GPIO
例1 服务器最简编程#include <BLEDevice.h>
#include <BLEUtils.h>
#include <BLEServer.h>
#define SERVICE_UUID "b0afd88d-5807-4533-b27b-a48cc3a32e30" //服务UUID
#define CHARACTERISTIC_U
转载
2024-06-01 13:08:13
102阅读
为什么要用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避免输入引脚处于“悬空”状态下图是一个没有使用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电路图: 在按键没有按下时,要读取的输入引脚没有连接到任何东西,这种状态就称为“悬空”。由于附近引脚的电气噪声,从处于“悬空”状态的输入引脚读取到的数值会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来回波动,得到一个不确定的值。 如果用串口监视器将 在没有使用上拉/下拉电阻的情况下 从一个数字引脚读取的
转载
2024-07-22 16:54:23
368阅读
SHT30和SHT31程序是一样的 手册是一样的 寄存器是一样的 操作都是一样的。 唯一 不同点是:SHT31的湿度波动小,测量较准确。 推荐打开SHT3X的周期测量模式,然后一直循环读取寄存器即可,比较省心。SHT3X的湿度老是动,看了手册才知道是固有缺陷。最近做了个这个:接四根线即可。ADDR默认已经被接到GND。SCL 和SDA 已经默认有上拉电阻。 湿度数值会飘动是正常的: SHT31性能
什么是上拉电阻?按键的上拉电阻为什么是10k欧姆?答:上拉电阻就是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VCC相连,固定在高电平。作用:1)增加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其实就是增加当前导线的电流);2)防止引脚悬空,否则会产生积累电荷(静电),影响电路稳定性;3)特别是按键的时候,引脚电平不定的时候,给它一个确定的电平。至于为什么是10k?因为电阻越小,功耗越大,电阻越大,芯片引脚识别不了,10k的话
目录GPIO概述GPIO功能及特性GPIO的电路结构GPIO的工作模式GPIO概述GPIO是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的简称主要用于数字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微控制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外设。它包括以下功能:1、输出功能:输出高/低电平通过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指示灯和蜂鸣器等外围设备。2、输入功能:读取引脚电平状态通过读取引脚的电平状态:高电平或低
什么是上拉电阻?什么是下拉电阻?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二、上拉电阻及下拉电阻作用: 1、提高電壓准位:a.当TTL电路
GPIO 输出速度I/O口输出模式下有三种输出速度可选(2MHz,10MHz,50MHz),这个速度是指I/O口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I/O管脚内部有多个响应不同的驱动电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驱动电路。高低频比较 高频驱动电路:输出频率高,噪音大,功耗高,电磁干扰强; 低频驱动电路:输出频率低,噪音小,功耗低,电磁干扰弱;提高系统EMI(电磁干扰)性能;总结:通过选择速度来选择不同
转载
2024-07-15 12:53:51
8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