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根铜导线,为了减少电磁信号的相互干扰,每两根按一定的密度缠绞在一起。这样,在传输电信号时相互之间辐身出的电波就会相互抵消,有效的消除干扰。双绞线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样的结构而引伸出来的。 在外部,有一层韧性及高的保护外皮保护。 &nb
我们常见的单链表能很好的表示元素间“一对一”的关系,也能根据指针的走向找到某个元素的后继结点,但是对于一些特殊问题,比如需要大量查找到一个元素的前驱结点,单链表总是通过从头向后遍历的方式无疑使运行速度和效率大大降低,为此,我们将引出一个新的链表数据结构,也就是双链表。[单链表结构图]:  
关于在win10专业版上用INTELX550 T2万兆网卡组建双网卡冗余,链路聚合的几种方法方法一:首先两个网卡改下名字,比如叫做net1,net2打开管理员:powershell输入:New-NetSwitchTeam –Name “MyTeam1” –TeamMembers “net1”,”net2”查看MyTeam1,状态中速度变成20Gbps删除以上聚合,输入Remove-NetSwitc
转载
2023-12-26 11:59:19
251阅读
1 项目设计在考虑设计时,我们需要提供如下4个类: 1、DoubleLinkedList类本身,它包含连接到表两端的链、表的大小,以及一些方法。 2、Node类,它很有可能是一个私有的内嵌类。一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前后两个节点的两个指针,以及一些适当的构造函数。 3、const_iterator类,它抽象了位置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公有的内嵌类。存储一个指向“当前”节点的指针,并提供基本迭代器操作的实
转载
2024-02-28 10:49:23
257阅读
数据结构--双链表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了解其定义:双链表:每个结点中设置两个指针成员,分别用于指向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这样的链表简称双向链表。与单链表类似不过多了一个指针成员。 需要了解单链表与指针成员,可参考浏览我的上一期博客,其中对单链表进行了完整的解剖。 了解了双链表的概念,接下来见识它的模型:双链表表与单链表一样,同样有头结点;头结点不存放data数据。但各结点之间为双向指向。相应图解为: 这
转载
2024-02-27 13:59:26
828阅读
1. 双向链表的简介&概念单链表在很多时候已经可以胜任很多优秀的操作了,但是,单链表任然存在不足,所谓‘单链表’,是指结点中只有一个指向其后继的指针,具有单向性,有时需要搜索大量数据的时候,就必须要多次进行从头开始的遍历,这样的搜索不是很便利。图:单链表示意图对此在单链表的基础上,产生了双向链表的概念,即: 在单链表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结点设计一个前驱结点,前驱结点与前一个结点
转载
2024-02-24 11:00:33
102阅读
目录问题:双连接与多连接无线接入网双连接LTE无线网双连接基于不同核心网的双连接基于4G核心网EPC的4G与5G双连接基于5G核心网NGC的5G与4G双连接基于EPC与NGC的双连接对比LTE/5G双连接建立的触发机制问题:之前看5G网络架构的过程中,包括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之后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有的核心网采用EPC架构而有的采用SBA架构呢?通过查找资料发现了答案,下面做详细的介绍:双
转载
2024-03-12 22:24:33
688阅读
# 实现双核心双链路架构教程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双核心双链路架构”的整体流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两个核心系统 |
| 2 | 设置双核心之间的数据同步 |
| 3 | 创建两条链路,分别连接到两个核心系统 |
| 4 | 确保链路之间的数据同步 |
## 具体步骤
### 步骤一
原创
2024-03-23 03:35:25
140阅读
在继续昨天的下文之前,为了指导更好地完成 ,先插入一个话题:双核芯片: 双核的智能之“芯”【双超】。这个主题 也是 对昨天 林同学 提出的·“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的一个诠释。这个“双核”,指的是MCU 和CPU,分别表示了 一个“目标机/宿主机开发模式”和“一个服务器客户端结构模式”,代表了两种形而上学倾向 的,行为的奠基(道德的奠基)和结构的奠基(自然科学的奠基)。即:形而上学的包袱 和
# 双链路网络架构
网络架构是指网络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组织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架构决定了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而双链路网络架构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架构,它通过使用两条独立的链路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本文将为您介绍双链路网络架构的原理、优势和代码示例。
## 原理
双链路网络架构通过使用两条独立的链路来传输数据,即使其中一条链路发生故障,网络仍然可以继续工作。这是因为双链路网络架
原创
2023-08-24 07:12:05
5596阅读
以太网在众多数据链路中最为著名、使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以太网(Ethernet)。它的规范简单,易于NIC及驱动程序实现。以太网最初由美国的Xerox公司与前DEC公司设计的一种通信方式,被叫做为DIX以太网(DIX由DEC、Intel和Xerox等公司名称的首字母组成)。而IEEE802.3所规范的以太网被称为802.3以太网。以太网连接形式在以太网普及之初,一般采用多台终端使用同一根同轴电缆的共
高级交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生成树协议的作用;(2)熟悉生成树协议的配置。二、应用环境采用生成树协议可以避免环路。生成树协议的根本目的是将一个存在物理环路的交换网络变成一个没有环路的逻辑树形网络。IEEE802.ID协议通过在交换机上运行一套复杂的算法STA(spanning-tree algorithm), 使冗余端口置于“阻断状态”,使得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在与其他计算机通讯时,只有一条链路
转载
2024-07-05 16:17:21
132阅读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维基百科: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硬件、软件及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简单的说即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系统。 直接连接的网络:点对点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专用介质。单向,半双工,全双工。多路访问网络(mult
双链路OSPF:提升华为网络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庞大的网络中,可靠性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以来致力于研发和提供高可靠性的网络产品。双链路OSPF技术则是华为在这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动态的路由选择协议,它通
原创
2024-01-31 18:10:40
132阅读
一、实验拓扑:二、需求概述:R1、R2作为本地网络12.0.0.0/24、21.0.0.0/24的网关,为连接远端R5上的网段5.0.0.0/24,分别向两个ISP(ISP1、ISP2)申请了1条Internet线路。R3、R4分别给R1、R2一个独立的公网地址(R3分配R1:13.0.0.1、分配R2:13.0.0.2;R4分配R1:14.0.0.1、分配R2:24.0.
实验来源说明:最近看到一个关于双链路备份的项目: “公司有一条电信DDN线路,还有一条联通DDN,分配给我们的IP肯定是不同的,我们有很多基于INTERNET的应用. 问题:如何在两条线路上做到线路间的相互备份? 答:我大致明白了你的想法,如果只有一个域名的话这样做比较困难;如果你有多个域名的话是可以的,当用户访问一个不成功时,主动访问第二个。这样便可以容错了。” 发现可以用我学过的知识解决就做了
转载
2024-07-20 12:16:45
342阅读
一、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 1.1 结点:数据链路层上的结点主要是主机和路由器。由物理线路联接起来的两个结点,又叫相邻结点。物理通道,链路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光纤和微波。分为有线链路、无线链路。逻辑通道,把实现控制数据传输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数据链路。 1.4 帧: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作用是封装网络层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负责通过一条链路从一个结点向另一个物理链路直接相连
转载
2024-03-06 12:41:05
378阅读
双链路应用方案公司之前一直使用的单链路联通,但是随着南方分公司的建立,普遍反映访问公司资源速度太慢,影响了正常工作,于是乎,又上了一条电信。拓扑如下图:工没有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如何实现双链路冗余以及负载均衡呢?通过单网卡双IP映射+策略路由+智能DNS解析来实现,如下图:首先,把w ww.xxx. com服务器的单网卡设置两个IP分别为A,B,然后分别把A映射到路由器电信接口上ipD,把B映射到路
实验目的:通过路由优先级和双链路、来实现网络冗余备份,如拓扑图中的R1~R2之间线路,如果其中断了一条线路还能来保障企业内部PC可以正常访问百度服务器在R1上配置命令:<Huawei>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sysname R1 #更名为R1
[R1]undo info-center enable #关闭信息提示
网络三层架构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层级: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这种架构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对于刚入行的开发者来说,理解和实现网络三层架构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实现网络三层架构双链路,以及每个步骤需要做什么。
## 实现网络三层架构双链路的流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整个实现过程,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表格来展示每个步骤的具体
原创
2023-12-19 04:57:42
1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