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虽然没有那么的高大上,但是代码的混淆是代表了程序员对App的责任心, 也是对App安全的一点点保证。今天我会将自己做Android混淆的过程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也避免大家少走弯路,少跳坑。本篇博客混淆基于Android Studio的IDE开发环境。其实在android Studio中做混淆,基本就是对Proguard-rules.pro文件的操作。混淆的过程也是有规律可循
转载 2023-08-17 08:34:17
132阅读
1、开启混淆在debug状态下不要开启混淆,开启后有可能不能打断点2、配置混淆# 指定代码的压缩级别 0 - 7(指定代码进行迭代优化的次数,在Android里面默认是5,这条指令也只有在可以优化时起作用。) -optimizationpasses 5 # 混淆时不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类名(混淆时不使用大小写混合类名) -dontusemixedcaseclassnames # 指定不去忽略非公共的库
转载 2023-09-19 11:52:44
211阅读
自己辛苦写的程序总不希望被别人轻松反编译后修改成他人。我用的是proguard混淆。在网上找了许多文章,试了许多次,总算混淆成功了一回。 先提提我的失败经验: 1.网上说需要proguard.cfg文件,我看是不需要的。开始我找关天,还手工生成此文件,也没有用。最终是不需要它的。 2.还有人说要打开项目目录下project.properties文件,去掉#proguard.config=${
转载 2024-06-19 11:11:40
70阅读
目录:1、混淆的作用及好处 2、混淆的原理 3、混淆的具体使用 --- 3.1、混淆的基本语法 --- 3.2、去除日志信息 4、更详细的语法及demo1、混淆的作用及好处混淆属于整个应用程序开发生命周期偏后期阶段的技术了,所以要考虑应用的安全性及性能的问题,混淆就是为了这种需求产生的一种技术,简单说,混淆就是将关键字和关键类名,修改为无意义的字符以起到迷惑试图反编译去查看源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能
使用介绍Proguard使用,我们需要在项目里的build.gradle文件里配置Proguard。buildTypes { release { shrinkResources true minifyEnabled tru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 }g
1.首先需要在app下的build.gradle下配置,true表示编译时会混淆代码\ 2.在proguard-rules.pro中配置,android常用的混淆配置对于一些基本指令的添加############################################### 代码混淆压缩比,在0~7之间,默认为5,一般不做修改-optimizationpasses 5混合时不使用大小
转载 2023-07-30 14:42:34
81阅读
 现在最流行的App破解技术大多是基于一定相关技术的基础:如一定阅读Java代码的能力、有一些Android基础、会使用eclipse的一些Android调试的相关工具以及了解一些smali的语法规范和字段的自定范围,再利用现有的各种工具:如APKtool、dex2jar、jd-gui以及签名工具。有了这些前基础和工具,就可以破解很多没有加反编译保护措施的App。 那么如何就安
一、定义代码混淆(Obfuscatedcode)亦称花指令,是将计算机程序的代码,转换成一种功能上等价,但是难于阅读和理解的形式的行为。二、利弊混淆之后的apk体积会小一些,同时加大了反编译的成本,但是不能彻底防止反编译。 混淆是个力气活,再添加第三方库的时候,最好就把反编译的代码加上,否则后面很容易造成错误,导致混淆后的apk运行出错。三、如果使用Android Studio中app目录下的bu
转载 2023-06-30 14:56:07
139阅读
   实际的产品研发中为了防止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窃取,混淆代码能有效防止apk文件被反编译,进而查看源代码。说来惭愧,作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我们也确实对竞品Apk反编译研究过,如果Apk混淆之后确实对理解源码的业务流程造成了困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Apk混淆的重要性。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代码混淆与资源文件混淆具体实践- 代码混淆-Progurd下面来总结以下混淆代码的步骤:在Andr
转载 2023-09-29 22:10:36
76阅读
# 实现Android Studio打开App混淆 ## 简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你需要教会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在Android Studio中实现App混淆。下面将详细介绍整个实现流程,并附上每一步所需的代码以及注释。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Start-->打开Android Studio; 打开Android Studio
原创 2024-05-14 04:27:50
57阅读
本屌是一个苦逼的爬虫,从入行到现在一年多,接触过各种反爬,什么检测自动化之类的都常见了,碰到js加密、app逆向的采集基本都是歇菜了,不过慢慢的还是接触这个,慢慢的学了很多。关于js解密的已经有一篇文章了,如果我说的不明确的话可以留言给我,我会回复的.首先说一下做app逆向的几个工具,1.  dex2jar 这是个jar包,版本没啥限制选一个合适的版本就好2.jd-gui这个可以将你反解
转载 2023-07-03 21:10:04
0阅读
1点赞
之前我写过一篇博客Android APK的反编译和重新打包讲解了APK反编译方面的知识,包括反编译代码、反编译资源、以及重新打包等内容。那么本文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防止自己的APK被别人反编译,即代码混淆。 代码混淆并不是让代码无法被反编译,而是将代码中的类、方法、变量等信息进行重命名,将它们改成一些毫无意义的名字,譬如A类的b()方法等。所以说代码混淆可以在不影响程序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让破解者很头
今天新项目打包的时候,一直报app:transformClassesAndResourcesWithProguardForRelease,最后查阅网上很多资料,都不对,偶然间看到一个,在混淆配置文件里加上-ignorewarnings,这句话的作用是屏蔽警告,最后能顺利打包了。 转载:https://blog.csdn.net/yyzxliu/article/details/61197...
转载 2021-07-12 16:27:13
529阅读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代码足够"安全",即使别人反编译了我们的应用,他们也很难从反编译的代码中找出漏洞。这时候我们就依赖编译器的混淆功能,混淆会将大部分(下面会解释为什么是大部分)类和成员的名称重命名为没有意义的短名,例如aa、ab这种,此时的代码基本没有可读性,也就不容易找到漏洞。想要从代码的角度分析混淆做了什么,我们就得查看混淆后的代码,本文通过反编译来分析混淆前后的代码有何不同。一、混淆与反编译1
逆向Android软件的步骤:        首先使用反编译的工具对反编译,然后阅读反汇编代码,如果有必要还会对其进行动态调试,找到突破口后注入或直接修改反汇编代码,最后重新编译软件进行测试。整个过程可分为反编译、静态分析、动态调试、重编译等4个环节。      &
接到新任务。现有项目的代码混淆。在此之前混淆了一些理解,但还不够具体和全面,我知道有些东西混起来相当棘手。但幸运的是,现在这个项目是不是太复杂(对于这有些混乱)。提前完成~~这是总结。第一部分介绍下操作流程(eclipse):1、打开混淆器:找到项目根文件夹下的project.propertie...
转载 2015-10-14 14:27:00
254阅读
2评论
Android 之混淆打包1.什么是混淆打包。混淆打包就是在不影响程序的执行的结果的情况下。用其他字符替代了代码中的类名,变量名,方法名等等。目的就是让反编译的人难以看懂代码。没有混淆打包的apk被反编译后的代码。这代码真是一目了然啊,和源程序差不多了。而混淆打包的apk被反编译后的代码,基本的代码都被a,b,c,d,代替了。想看懂它很难啊。2.android混淆打包的简介。 
(ps:本篇没有任何深度,只是简单是说了一些逆向的app的文件结构。如果深入了解就不要看本篇了。)对安装的的逆向,首先首先需要了解app的一个结构,但是对于apo的的结构需要对软件的目录结构进行了解,才知道对程序代码的条件。一般的app(没有加固)直接讲安卓的app的后缀.apk变成.zi然后解压后就可以看起结构。对结构进行简单解释res: 这个也是一个资源文件,也是存放着静态文本,图片,关键资源
第一部分 介绍下操作流程(eclipse):1、打开混淆器:找到项目根目录下的project.properties文件,将“#proguard.config=${sdk.dir}/tools/proguard/proguard-android.txt:proguard-project.txt”这行前的“#”删除即可;2、修改混淆配置文件:找到项目根目录下的proguard-project
一、在app下的build.gradle中添加buildTypes { release { minifyEnabled tru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 }二、在pr
转载 2023-09-26 13:51:51
24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