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移动端流行 ,本文章主要介绍本人(新手) 开发 与app对接服务端 进行分享 。不足之处请指正与app对接 一般的站点接口 需映射外网(即外部网络可以直接访问该接口项目),那么 这就要考虑到项目的数据保密性和一些验证。目前 我做的接口中所用到了 如下技术:1:数据的加密/解密: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 需要进行加解密操作 才能有
转载
2024-08-14 21:44:49
48阅读
# 实现多平台架构指南
## 目录
- 介绍
- 流程图
- 代码示例和解释
- 结语
## 介绍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实现多平台架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多平台架构可以让我们的应用程序在不同平台上运行,提高了应用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教会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实现多平台架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流程的步骤。
## 流程图
```mermaid
gantt
原创
2024-05-02 06:33:06
36阅读
# 创新资源对接平台架构及代码示例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创新资源对接平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为不同领域的人才、项目和机构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合作和共享资源的平台。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创新资源对接平台的架构,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 创新资源对接平台架构
创新资源对接平台通常由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部分组成。前端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交互,后端处理业务逻辑和
原创
2024-03-04 06:40:21
47阅读
# 跨多平台架构科普文章
##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的挑战愈加复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跨多平台架构(Cross-Platform Architecture)应运而生。这种架构允许开发者在多个平台上开发和运行应用程序,而无需为每个平台单独编写代码。本文将为您深入探讨跨多平台架构的基本概念、优势及实现方式,并通过代码示例加以说明。
## 跨多平台架构的基本概念
原创
2024-10-02 06:20:44
61阅读
# 如何实现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
##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在应用开发中变得愈加重要。本文将帮助你理解如何实现一个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包括整个开发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需要的代码及其解释。
## 开发流程
下面是实现一个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的流程:
| 步骤 | 描述
# 如何实现AI应用平台架构
作为一名新手开发者,你可能会好奇如何构建一个AI应用平台架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整个流程,并逐步指导你如何实现每一步。
## 流程步骤
以下是实现AI应用平台架构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10-18 10:16:40
88阅读
前段时间公司产品进行了架构的进化,进化到了多租户架构。当我第一次听到多租户时,我也挺纳闷,不理解。但当我逐渐的翻阅资料,以及研发功能时。不断的加深了对多租户的理解。尽管我现在也只是浅浅的懂一点而已。 OK,Let’s get this straight(让我们搞懂它),接下来让我们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是多租户架构?.多租户架构的优缺点?.多租户架构的适用场景?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进入下面的阅读。
目录一、引言:二、YAPI的环境搭建三、安装mongodb四、安装nodejs五、安装YAPI 一、引言:YApi 是高效、易用、功能强大的API管理平台,旨在为开发、产品、测试人员提供更优雅的接口管理服务 因公司日常开发中需要管理接口,并测试,经对比后发现YAPI更合适。YAPI可以建立独立的项目空间,适配环境,mock参数。适用于前后端分离场景下的接口管理和测试。API接口在设计时往往需要编
苹果或安卓App开发后,都是需要分发后才可以把App安装到手机上的。很多App分发选择跟签名商合作进行签名操作,那么如何分发,一可以选择和签名商合作分发,二来最方便省心,那就是搭建自己的App分发平台,App开发商,通过把开发好的App,上传至自己的App分发平台就可以进行内测下载了。 App分发平台不仅可以提供app的内测下载,而且当你App一时半会还无法上架App商城的时候,也
转载
2023-08-15 14:28:32
55阅读
随着移动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多,五花八门的开发方式也层出不穷,作为一名移动开发程序猿对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移动开发技术都有过使用,利用了一些业余的时间认真的写了一篇总结,希望帮你迅速了解目前市面上主流APP的开发技术,选择也有一定的针对性,附带一大波避雷针,带你巧妙跳过APP开发的雷区,涨姿势是分分钟刻不容缓的事咯!Native App因为位于平台层上方,向下访问和兼容的能力会比较好一些,可以支持在线或离
转载
2023-08-30 17:34:30
130阅读
## 应用运维平台架构实现指南
### 1. 概述
应用运维平台架构是为了简化应用部署、监控、维护和更新等运维工作而设计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实现应用运维平台架构的步骤,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2. 实现流程
下面是实现应用运维平台架构的步骤概览: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应用部署的基础设施 |
| 2 | 编写应用程序代码 |
| 3
原创
2023-12-22 06:39:38
77阅读
前言在上家公司,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需要打多个包来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分享在构建自动化打包平台过程中一些经验总结以及躺过的坑。通用业务平台系列通用业务平台设计(一):概览通用业务平台设计(二):扩展多国家业务通用业务平台设计(三):自动化打包平台建设自动化打包平台生成nginx接口混淆(55个老接口),并在测试和预生产环境进行部署数据库表-注意新的url加唯一索引(生成策略:每级
前言:做了一个监控应用服务器的项目(支持Tocmat、WebSphere、WebLogic各版本), 过程也算是磕磕绊绊,由于网上缺少相关资料,或者深陷于知识的海洋难以寻觅到有效的资料,因而走过不少弯路,遇过不少困难。为了留下点印记,给后来人留下 点经验之谈,助之少走弯路,故将这些经验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水平有限,难免疏漏,还望指正。如有疑问,欢迎留言,或者加入Q群参与讨 论:35526521。
AI应用开发平台架构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AI应用开发平台的架构设计变得愈发复杂。合理的架构能够促进AI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提高整体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解决“AI应用开发平台架构”的问题,涵盖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性能优化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在某个项目中,我们需要构建一套AI应用开发平台,它需要具备弹性扩展、多种算法接入和可视化的监控管理能力
一、前言由于工作需要,前一阵子使用python+twisted重新开发了中国联通SGIP短信系统的通信部分。 由于这个系统是在原有系统上升级,时间有限的缘故,沿用了原系统的数据处理部分。这部分采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做后台支撑,使用python的sql server包进行数据访问。程序不间断轮询数据库的待发送短信表,读取到短信数据后调用sgip模块进行发送。另外短信的Submite
转载
2023-07-15 15:02:48
384阅读
今天整理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经常会遇到的基础平台建设和应用集成案例。虽然我头条上大部分文章都在谈云原生,微服务,DevOps等内容,但是对于很多信息化建设刚起步的企业,更多的还是解决传统业务系统整合,基础平台整合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实际的业务场景和问题驱动的。 比如一个企业已经发现了人员组织用户这些基础数据各个业务系统都在使用,需要统一,这个时候不是去马上建设MDM系统,而是应该优
转载
2023-10-14 22:03:23
298阅读
## 快速做系统平台架构图的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理清需求] --> B[绘制系统概念图]
B --> C[绘制系统架构图]
C --> D[确定技术栈]
D --> E[设计系统模块]
E --> F[绘制模块关系图]
F --> G[编写代码实现]
```
### 步骤1:理清需求
在开始绘制系统平台架构
原创
2023-11-06 06:26:00
56阅读
公司新产品构思中,需提前设计产品网络架构及拓扑图。要求平台架构应有符合如下要求:1.弹性:根据系统需求进行弹性的伸缩2.可用:要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持续性,避免出现业务中断的情况3.性能:要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快速的响应用户的请求4.安全: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以防止被恶意攻击5.可管理系:该架构应能够便于后续的管理,监控,节省管理的时间和成本本套架构是博主根据自身知识,应对轻量级的产品服务所搭设架构,
转载
2023-11-26 10:50:59
17阅读
## 应用管理平台架构与代码示例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中,应用管理平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用于监控、部署和维护他们的应用程序。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应用管理平台的架构,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 应用管理平台架构图
```mermaid
erDiagram
CUSTOMER ||--o| APPLICATION : has
原创
2024-06-17 05:03:01
20阅读
作者介绍刘亮,2014年加入去哪儿,毕业于中科院软件所,曾在百度做硬件运维和研发相关工作,目前主要负责Qunar硬件运维工具及平台开发工作。背景1. 运维工作量逐渐增大最近几年,Qunar的网络设备数量逐年增加,但是NetOps的人员还一直维持在很少的几个人,单人运维工作量持续增大;2. 运维方式效率不高目前变更操作基于命令行和脚本进行,需要NetOps手动登录目标设备和执行操作,操作内容包含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