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入门基础(十)基于dlib进行人脸识别一.基础知识dlib提供的高精度人脸识别算法是基于深度学习网络ResNet-34实现的,该网络基于300多万张照片进行训练,最终获得了人脸检测模型。 安装库的步骤顺序:cmake,boost,dlib(建议用.whl文件进行安装),face_recognition,以上进入到虚拟环境地址中用pip install xxx指令下载即可。 算法简介:网
基本概念自动识别技术(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将计算机、光、电、通信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从而给物体赋予
一、下载Tensorflow object detection API工程源码  网址:https://github.com/tensorflow/models,可通过Git下载,打开Git Bash,输入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ensorflow/models.git进行下载。二、标记需要训练的图片  ①、在第一步下载的工程文件models\research\
最近使用dlib进行人脸检测时遭遇严重的性能问题,在ubuntu下处理一张640*480的图像,耗时将近4s,重新编译dlib无数次,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最后居然一个g++的编译命令拯救了为,还是学艺不精,因此把整个过程下来,很多linux命令也可以在以后复用。下载dlib源码,目前应该是19.17的版本解压后依次执行下面命令,这个网上大部分提供的都一样sudo mkdir build sudo c
转载 2024-07-01 13:31:42
268阅读
基础篇: import dlib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def main(img_path='./1.jpg'): detector = dlib.get_frontal_face_detector() # 人脸box检测器 image = cv2.imread ...
转载 2021-08-09 11:19:00
289阅读
# 用Python实现物体识别 物体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借助现代深度学习技术,我们可以使用Python实现物体识别。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介绍整个实现流程以及每一步的具体代码。 ## 流程概览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下表来概述实现物体识别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原创 8月前
270阅读
# 物体识别Python中的应用 物体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任务,其目标是通过图像或视频分析,识别和分类图像中的物体。近年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这一任务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进行物体识别,并提供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 物体识别的基本概念 物体识别识别和分类图像内容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图像采集**:
原创 2024-08-17 04:32:20
41阅读
最近在做人脸先关的研究,人脸识别其实有很多部分组成,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整体的效果。因为主要精力在识别这块,前面的人脸检测以及特征点的提取就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开始时使用的dlib提供的接口进行人脸对齐。效果是不错,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dlib的人脸检测实在太慢,320*240的图片,差不多需要0.15s的时间。 看了很多的解决方法https://github.com/cmusatyalab/ope
# Python物体识别实现指南 ## 引言 在现代计算机视觉中,物体识别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通过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我们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物体识别系统。本文将指导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如何实现Python物体识别,包括整个流程、每一步所需的代码和代码的解释。 ## 任务概述 在物体识别任务中,我们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一些开源库来实现。整个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步骤
原创 2023-08-26 12:18:00
293阅读
物体模块识别展示系统华创科技物体模块识别展示系统(AR感知桌面)是基于华创十年从业经验研发的VR引擎技术和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增强现实的互动展示系统,组件基本包括华创科技互动展示台、无缝大屏及一组软件工具。工具包括华创三维编辑器、华创实体界面编辑器和华创科技音视频播放器。这些互动套件可以将复杂的交互逻辑以直观的方式和炫酷的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可广泛应用在展览展示、方案推演、演示汇报、仿真
人脸识别思路:通过检测面部特征, 对该特征与数据存放的特征进行比对文件结构: 文件名:weights 的目录下:resnet模型(.dat文件)、识别68个关键点模型(.dat文件)、共两个模型文件 补充:你如果不使用dlib库中自带的HOG人脸检测器, 那你可能会将识别人脸区域的模型再放入其中。 文件名:save 的目录下:每个人的多张图像文件被存储在独立的文件夹内。一、找面部特征代码文件名:a
转载 2023-11-20 01:14:37
172阅读
1.windows系统下需要编译安装opencv3.4(注意opencv4.1没有分类器)遇到windows下的opencv编译问题参考:windows7+vs2019编译opencv注意:本机编译的opencv_createsamples.exe程序和opencv_traincascade.exe程序只有通过本机编译才能在本机正常使用。2.然后按照这个教程执行:opencv实时识别指定物体注意:
  人类是如何识别一个物体的呢,当然要对面前的这个物体为何物要有一个概念,人类一生下来就开始通过视觉获取世间万物的信息,包括一种物体形状、颜色、成分等,以及通过学习认识到这种物体的其他信息比如物理的、化学的特性,这些信息是不能通过观察得到的;就这样人对一种新物就有了把握,并且物体的各种特征形成了数据存放在人的大脑里面,以后每当又遇到同类物体的时候通过抓住物体的特征识别出这种物体。图像学中
 Dlib+OpenCV深度学习人脸识别   前言人脸识别在LWF(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数据集上人脸识别率现在已经99.7%以上,这个识别率确实非常高了,但是真实的环境中的准确率有多少呢?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是可以确信的是真实环境中的识别率并没有那么乐观。现在虽然有一些商业应用如员工人脸识别管理系统、海关身份验证系统、甚至是
介绍OpenCV+Python使用OpenCV构建图像识别算法,识别图片中的米粒个数,并计算米粒的平均面积和长度软件架构模块:OpenCV 4.0.0.21编程语言:Python 3.7.2编译器:PyCharm 2018程序设计思路首先介绍一下程序设计的思路:图像采集(取到图像):可以用摄像头拍摄或者图片直接导入图像预处理: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基于灰度的阈值分割:使用局部大津算法进行阈值分割二值化,
前言:    第一种方法是人脸检测中最常用的是Haar-Adaboost算法,该算法首先在人脸检测中得到广泛运用,而后也被用于其它有关目标检测中。adaboost 是一套机器学习的框架,根据给出的正样本和副样本训练一个用于识别正样本一类物体的模型。这个模型的本质就是分类器,又叫做级联(cascade)分类器。本文主要是学习使用OpenCV自带的adaboost+haar特征程序
本文要做一个人脸比对功能,输入两张图片,输出是否同一人,用到了dlib模块。 dlib是一个可以做人脸检测和识别的第三方模块,官方给出预训练模型在亚洲人脸的识别率不是很理想,我们需要在自己的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提高准确率。安装使用dlib模块安装图片标注工具imglab制作自己的数据集训练人脸检测模型人脸比对人脸检测和比对源码下载一、安装dlib模块 环境:win10,pip 1、下载“dli
# Python识别物体角度实现流程 ## 1. 确定使用的库和工具 在实现Python识别物体角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库和工具: - OpenCV: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任务; - NumPy:用于高效处理图像和数学运算; - Matplotlib:用于显示图像和可视化结果。 ## 2. 导入所需库 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我们需要先导入所需的库,以便后续使用。下面是导入库的代码: `
原创 2024-01-23 04:23:34
159阅读
# Python 物体识别入门教程 ## 概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教你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物体识别物体识别是一项非常有趣和实用的技术,能够在图像或视频中识别并标记出不同的物体。本教程适合刚入行的小白,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快速入门并掌握物体识别的基本流程和技术。 ## 物体识别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物体识别的整个流程: ```mermaid stateDiagram
原创 2024-05-09 05:38:06
77阅读
# Python 简易物体识别 物体识别是一种计算机视觉任务,旨在识别和标记输入图像中的各种物体。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的进步,这一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Python 作为一种易于学习和使用的编程语言,成为了物体识别领域的热门选择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一个简单的物体识别示例,并通过可视化图表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 物体识别的概念 物体识别涉及到的核心是从图像中提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