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qindongliang.iteye.com/blog/2147336Ajax的出现让Web展现了更新的活力,基本所有的语言,都动态支持Ajax与起服务端进行通信,并在页面实现无刷新动态交互。 下面是散仙使用Django+Jquery+Ajax的方式来模拟实现了一个验证用户注册时,用户名存在不存在的一个小应用。注意,验证存在不存在使用的是Ajax的方式,不用让用户点击
转载 精选 2014-12-11 13:37:58
3032阅读
一、后端向前端传JSON数据后端python的json.dumps方法 + 前端js的JSON.parse方法。因为数据只能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传送,因此需要将对象转换成字符串,然后再来传数据。因此后端python的json.dumps方法,就是将python中的对象编码成json字符串。而前端js的JSON.parse方法就是将这个json字符串再转成对象。这边如果对对象和json字符串有疑惑,请
转载 2024-05-14 19:22:09
94阅读
Django 使用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在系统间传递状态。 —( 阿伦 ) 当一个页面被请示时,Django创建一个包含请求元数据的 HttpRequest 对象。然后Django调入合适的视图,把 HttpRequest 作为视图的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传入。每个视图要负责返回一个 HttpResponse&nb
当一个项目能够正常启动,能够正常返回一个页面的时候,那么页面上表单提交如何处理呢?向后台提交请求,分为get和post首先来说get1.需要一个可以提交信息的页面,就用一个之前的页面,templetes下的home.html这是一个form表单,form表单的action代表了这个submit提交后的参数处理的路由是什么,这里我的路由是/students/stu/login首先在根目录下找到进入s
转载 8月前
256阅读
JSON概念JSON 指的是 JavaScript 对象表示法(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 是轻量级的文本数据交换格式JSON 独立于语言 *JSON 具有自我描述性,更易理解示例["one", "two", "three"]{ "one": 1, "two": 2, "three": 3 }{"names": ["张三", "李四"] }[ { "name":
转载 4月前
18阅读
Django前后台数据传递是开发中常用的需求,后台传递到前台很容易,只需定义参数进行传递即可,下面介绍Django 前台传递数据到后台的常用方法。1 通过form表单进行传递form表单是开发中经常使用的,无论是用户登录注册还是采集信息都会使用到。通过form表单进行数据传递方法如下:<form method="post" action="/infochange"> {% cs
# 接收和处理Post请求参数的方法 in Python Django 在使用Django构建Web应用程序时,经常会遇到需要接收和处理Post请求参数的情况。Post请求是HTTP协议中的一种请求方法,通常用于向服务器提交数据。在Django中,我们可以通过request对象来获取Post请求参数,并对其进行处理。 ## 获取Post请求参数 在Django中,通过request对象的PO
原创 2024-05-30 06:39:54
582阅读
初识Django(一):Django简介Django是什么?Django的特点Django中的术语Django环境安装和工程创建/常用命令Django HelloWorld本文中的Django指的是Python Web框架DjangoDjango是什么?Django首先是个Python编写的Web框架。Django最初是被开发来用于管理劳伦斯出版集团旗下的一些以新闻内容为主的网站的,即是CMS(
总体的Django流程登录功能(示例)静态文件配置form表单提交数据后端如何获取request方法pycharm连接数据库,Django使用mysql数据库Django-ORM简介表字段的增删改查表数据的增删改查创建APP新创建APP时一定要先去settings.py注册INSTALLED_APPS = [ 'django.contrib.admin',
转载 2024-01-05 16:23:37
237阅读
前端后端传值问题总结前端传给后端通过表单传值1、通过表单get请求传值 在前端当通过get的方式传值时,表单中的标签的name值将会被当做action的地址的参数 此时,在后端可以通过get请求相应的name值拿到对应的value值 例子: html中: <form action="{% url 'backweb:select_art' %}" method="post">
前端通过post发送的请求如果是一个对象的话,axios会修改ContentType, 所以发了个字符串到后端。 所以调用request.POST.get("key")是得不到东西的,因为request.POST不是一个对象(字典),没有什么key,value的概念。 所以要将字符串重新转为对象,调 ...
转载 2021-09-21 22:59:00
992阅读
2评论
在现代 web 开发中,前后端分离的架构逐渐成为主流,前端框架如 React、Vue 和 Angular 使得前端应用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在这种环境下,后端框架如 Django 需要能够灵活地接收和处理来自前端的各种数据,尤其是数组类型的参数。今天,我将详细介绍在 Django 中如何接收前端发送的数组参数,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 一、Django 接收数组参数的基本原理 当前端通过 H
原创 2024-09-20 06:59:08
230阅读
直接上代码吧views视图写法:  def test(request):        if 'a' not in request.POST:       &nbs
原创 2013-08-08 11:32:48
7165阅读
POST表单数据请求头参数&quot;Content-type&quot;,&quot;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quot;Django接收数据request.POSTPOST json数据请求头参数&quot;Content-type&quot;,&quot;application/json&quot;Django
原创 2021-07-12 14:25:08
558阅读
POST表单数据请求头参数&quot;Content-type&quot;,&quot;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quot;Django接收数据request.POSTPOST json数据请求头参数&quot;Content-type&quot;,&quot;application/json&quot;Django
原创 2022-03-01 11:15:33
576阅读
# 使用 Python Django 与 Celery 接收传感器数据 在现代的物联网应用中,如何实时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 Python 的 Django 框架与 Celery 实现这样的功能。我们将分步解析,最后展示完整的代码示例。 ## 1. 系统架构概述 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会通过 HTTP 请求发送到 Django Web 应用。Django 将请求的
原创 2024-09-04 06:51:00
100阅读
存在问题在前端有时候需要传递一个二维数组到后端,但是传递的情况可能会是这样,如下图:此时,如果在django后端使用request.POST.get('users_rate')来获取值,获取到的结果会是None,无法获取到结果。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有人在ajax请求中增加traditional:true,//防止深度序列化,修改请求内容如下: ...
原创 2022-07-02 00:27:25
235阅读
Author:teacherXue一、远程控制指令获得的方式上一章节中我们实现了向MQTT服务器发送封装好的JSON数据。这个操作可以让应用端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得以获得和显示数据。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传输控制指令给MCU?MCU又该怎样接收指令呢?还是拿之前的图来说话: MCU发送数据——MQTT数据地址/(芯片ID)——应用端订阅应用端发送指令——MQTT指令地址/(芯片ID)——
一、Tornado异步非阻塞 一般的web框架,可以分为两类: 阻塞式:(Django,Flask,Tornado,Bottle) 一个请求到来未处理完成,后续一直等待 解决方案:多线程或多进程 异步非阻塞(存在IO请求):Tornado (单进程+单线程) - 使用- @gen.coroutine - yield Future对象 1.简单的异步例
转载 2024-02-04 14:17:20
69阅读
Django做了大量工作简化我们的Web开发工作,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这一普遍需求. 大部分时候,从客户端传入的数据主要是FORM的POST数据,和来自URL的GET数据, 在Django中对应了HttpRequest对象的POST和GET属性, 例如读取FORM表单中的用户名username输入框的内容:def someView(request):  &nb
转载 精选 2014-11-19 18:00:07
130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