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rsync概述rsync运用场景rsync三种数据传输方法 rsync概述rsync是一款开源的备份工具,它可以在不同的主机之间进行同步数据,可以实现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架构集中式备份和异地备份。 常见备份方式:完全备份:对所有数据做一次全备份增量备份:只备份距上一次备份之后有变化的数据差异备份:相对上一次做完全备份后有变化的数据rsync运用场景数据同步的两种方式:pu
转载
2024-03-07 13:09:03
203阅读
由于需要对网络设备做备份,备份文件是放到windows机器上的。现在需要将备份数据同步到linux备份机器上,想到的方案有三种: 1)将windows的备份目录共享出来,然后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挂载,最后对挂载目录进行定时同步。这种方式不太安全。 2)使用tftp、sftp方式,也不太安全。 3
原创
2022-01-17 14:42:19
2293阅读
点赞
1评论
由于需要对网络设备做备份,备份文件是放到windows机器上的。现在需要将备份数据同步到linux备份机器上,想到的方案有三种:1)将windows的备份目录共享出来,然后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挂载,最后对挂载目录进行定时同步。这种方式不太安全。
2)使用tftp、sftp方式,也不太安全。
3)推荐通过rsync方式(cwRsyncServer_4.1.0_Installer),windows
原创
2021-04-10 16:21:38
1817阅读
Linux和Windows是目前两个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Linux作为一个开源操作系统,备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迁移和备份。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上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到Windows系统中。
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命令来进行备份操作,其中最常用的命令是rsync。Rsyn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件同步工具,可以在不同的L
原创
2024-05-21 10:06:47
299阅读
在Window10以后的版本,文件备份非常简单,有文件历史记录功能。但是以前的版本没有这个功能,我们想要定期对某个重要文件或者文件夹进行日常备份只能手动,手动备份比较麻烦,常常忘记备份。基于以上需要我们利用Windows任务计划对以前Windows版本进行日常周期备份。一 、脚本准备首先右击新建一个文本文件,重命名文件为back.bat我们首先利用copy命令,其用法如下图:通过记事本打开该文件,
转载
2024-04-12 09:41:58
84阅读
find . -name $LSNRNAME.log.[0-9][0-9][0-9][0-9][0-9][0-9][0-9][0-9].gz -mtime +$CLEAN_DAYS -exec rm {} \; 2>/dev/null TODAY=`date +%Y%m%d` CUT_FILE=${
转载
2020-06-05 12:41:00
231阅读
2评论
一、备份1.查看vixie-cronRPM软件包是否已安装判定该软件包是否已安装,使用rpm-qvixie-cron命令。[root@localhost~]#rpm–qvixie-cron2.判定服务是否在运行判定该服务是否在运行,使用/sbin/servicecrondstatus命令[root@localhost~]#/sbin/servicecrondstatus3.启动、关闭和重启、重新载
原创
2018-08-03 11:07:37
4872阅读
# Linux定时备份MySQL文件
在现代的信息化时代,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MySQL作为一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因此定期备份数据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下定时备份MySQL数据库,并提供相关代码示例。
## 一、了解MySQL备份
在开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MySQL的备份方式。MySQL的备份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逻辑备份和物理备
原创
2024-08-05 05:45:33
9阅读
一、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遇到需要备份数据库,防止服务器或数据库崩溃数据损坏时,无法挽救的情况,一种情况我们可以部署MySQL主主互备来备份数据库,在机器资源不足以我们部署MySQL主主互备,又不能采取以人工手动定时备份数据库这种繁琐的操作时,我们可以利用Linux的定时任务crontab来自动的备份数据库1、我们先来看我们的需求,比如现在需要在每天晚上的1点30分自动备份MySQL数据库中的名字为my
转载
2023-07-05 21:50:26
274阅读
[root@host ~]# vim backup.sh cur_time=$(date '+%Y-%m-%d') fifteendays
原创
2023-01-09 18:08:38
136阅读
fda
转载
精选
2012-08-17 11:22:02
997阅读
1、Pybackpack
DVD、以及远程目录(通过 SSH)。当然,这个工具也包含将备份文件进行还原的功能。。 Pybackpack中包含Python、PyGlade、PyGTK以及其他多种工具,它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在进行增量备份的时候,用户还可以根据特定的日期和时间去恢复备份。 Pybackpack下载地址:http://andrewprice.me.uk/projects/pyback
转载
2024-05-07 16:25:11
85阅读
(一下教程都是总结,各位可以看链接)首先第一步就是需要linux和windows通讯,也就是开放端口,我们这里用Ftp端口22首先在linux安装ftp,教程教程http://www.life-notes.cn/326.html(上面运行yum install vsftpd 你还需要运行 yum install ftp)在windows安装ftp用自带的就可以,教程如下http://blog.si
转载
精选
2014-03-22 22:27:08
683阅读
# Windows 定时备份 Docker 容器的完整指南
在现代开发环境中,Docker技术为应用的容器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要确保你的Docker容器中的数据安全,定期备份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本指南将详细介绍如何在Windows环境中实现定时备份Docker容器的过程。
## 流程概览
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整个备份的流程。下面是实现"Windows 定时备份 Docker"的步骤汇总
原创
2024-09-22 06:04:35
259阅读
# Windows MySQL 定时备份的指南
在日常的数据库管理中,备份是确保数据安全和完整性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使用 MySQL 数据库的项目而言,定时备份功能可以帮助管理员定期保存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在 Windows 系统中实现 MySQL 的定时备份,并提供相关的代码示例。
##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之前,您需要确保自己的 Windows 系统上已安装好 My
原创
2024-08-18 07:04:27
81阅读
【引自Winclient的博客】与先前版本的 Windows 一样,Windows 10 中也自带了“文件历史记录”功能。该功能旨在帮助用户方便地挂接外部磁盘、网络驱动器来实现对个人文件的增量备份功能,以免在磁盘损坏时大家抓狂。默认情况下, Windows 10 的“文件历史记录”功能只备份存储在:文档、视频、音乐和用户桌面上的个人文件,当然还包括 OneDrive 中的脱机文件。如果有需要,我们
备份的原理使用windows的任务计划程序定时执行该脚本从而达到备份和删除备份历史的目的。主要参数脚本主要需要设置参数有四个:bakPath:要备份的目录,必须以\结尾bakTargetPath:备份文件存储路径(可以是网络路径,前提是必须要有权限管理该路径下的文件夹)DaysAgo:该参数表示要删除多少天之前的备份(比如今天是2012年12月31日,那么20121221的文件不会被删除,2012
转载
2023-12-19 19:10:54
22阅读
# Windows mysql定时备份到其他服务器
在日常工作中,数据库备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Windows系统下,我们可以利用mysqldump命令将MySQL数据库备份到其他服务器上,实现定时备份的功能。
## 实现步骤
### 1. 创建备份脚本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备份脚本,用于执行备份操作。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备份脚本示例:
```mar
原创
2024-04-03 05:23:51
125阅读
# 在Windows上进行MySQL定时备份到别的服务器的全攻略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据库的安全与完整性至关重要。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定期备份数据库是必须的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在Windows环境中,利用MySQL定时备份数据库到另一台服务器。本文将提供必要的代码示例,以及完整的操作流程。
## 备份的准备
首先,确保你在Windows系统上安装了M
Navicat数据传输将数据从一个数据传输到另一个数据库(MySQL to MySQL)1.打开Navicat,点击菜单栏中的工具,选择数据传输2.选择需要同步的数据库信息,指定数据信息,然后再指定目标数据库信息切记: 数据是从 源库中 传输到 目标库中 (A->>B)3.定义传输时的高级设置信息 (这里使用的是默认设置,如下图【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定义勾选或取消以下选择项】)4.
转载
2023-10-09 23:09:23
1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