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Talk机器人互动卡片消息的一次实现 文章目录DingTalk机器人互动卡片消息的一次实现仓库前言需求问题一、前置要求1.1 配置互动卡片1.2 引入项目依赖二、代码实现1.1 应用抽象1.2 卡片回调接口抽象1.3 消息的抽象1.4 互动卡片消息抽象2.1 抽象的实现及配置2.1.1 配置2.1.2 机器人实现2.1.3 卡片回调实现2.1.4 卡片实现2.2 注册互
选择Markdown工具本文推荐两款,Obsidian是一直在用的,笔记之间的软链功能特别好用,很容易将不同的知识串联起来, Typora真的非常好用界面也很简洁,唯一缺少Obsidian软链接功能,另外需要购买正版所以我最终放弃了Obsidian 软件有开源社区,主题多插件多,适合动手能力强喜欢折腾的同学Typora 界面简洁可以直接在预览模式下修改,但是软件收费,另外没有手机版学习Markdo
转载 6月前
140阅读
事情并不简单开发需要用到开放平台提供的接口,但是官方并没有提供 Go 语言版本的 sdk在 GitHub 逛了一圈后,找不到满意的开源版本,有些 repo 设计不太规范,有些 repo 只实现了部分功能于是,我决定亲手撸一个但很快,我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开放平台提供了超过 200 个接口!开发一个完整的 sdk 需要阅读每一个接口的文档,理解各个参数的作用,处理各种异常和接口返回的结果
我们平时在使用微信或者聊天时,当我们发送一个网址到微信或聊天框时,微信或会帮我们进行解析,生成一个卡片式的网址预览样式,闲来无事,我用golang试着写了一个能够实现类似功能的代码。需求分析首先分析展示卡片样式如下: 卡片内容包含:网址标题、网页描述、网页地址、网页的icon等信息。所以我们需要从网址中解析出以上信息,明白了需求,现在就开始撸代码了。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设计思路在代
转载 2024-05-07 21:02:48
114阅读
前言:E应用是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让移动开发者通过简捷的前端语法写出Native级别的性能体验,并支持iOS、安卓、等多端部署。轻量级,容易上手,开发快捷。酷似微信小程序,限制比较多。一、框架1、文件结构与微信小程序一毛一样。 E应用分为app和page两层。app用来描述整体程序,page用来描述各个页面。1.1、 app 由三个文件组成,必须放在项目的根目录。app.js 逻辑app.js
转载 6月前
27阅读
在开发如何进行微信推送订单信息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微信的一些规定和技术:公众平台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的相关说明1、订阅号:主要偏于为用户传达资讯(类似报纸杂志),认证前后都是每天只可以群发一条消息;2、服务号:主要偏于服务交互(类似银行,114,提供服务查询),认证前后都是每个月可群发4条消息;3、企业号:主要用于公司内部通讯使用,需要先验证身份才可以关注成功企业号。温馨提示:1)如果想简单的
转载 2月前
411阅读
# 在Java中获取会话ID的攻略 是一个广泛使用的企业通讯工具,随着其API接口的开放,很多企业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化处理与的交互。在中,会话ID(即chatId)是识别单个用户之间的对话的关键。如果想要在Java中获取这个会话ID,就需要借助的API,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这一过程。 ## 1. 钓鱼基本概念 在深入代码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会话ID (c
原创 2024-09-21 05:43:26
84阅读
一、简介背景客户需要通过接收消息通知名词解释群聊机器人:群里可以创建一个机器人,平台通过机器人把告警/通知推送到群里私聊机器人:后台开启机器人配置,平台绑定此机器人后,可以通过私聊的方式将告警/通知推送到个人系统消息:平台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将告警/通知推送到个人corpId:企业IDagentId:应用IDappKey:应用KeyappSecret:应用SecretWebhook:
转载 2024-08-20 13:33:46
620阅读
就像黑火药时代里突然诞生的核弹一样,OpenAI的ChatGPT语言模型的横空出世,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一款无与伦比、超凡绝伦的模型,能够进行自然语言推理和对话,并且具有出色的语言生成能力。 就像黑火药时代里突然诞生的核弹一样,OpenAI的ChatGPT语言模型的横空出世,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一款无与伦比、超
机器人 API 是阿里巴巴旗下平台提供的一种基于 HTTP 协议的 API 服务,它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智能机器人,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和自动回复。机器人 API 的主要功能如下:消息处理:机器人 API 提供了消息处理功能,可以实现对用户发送的消息进行接收、解析和回复。开发者可以根据消息内容触发不同的动作,如发送文件、发送卡片、回复文本等。知识库管理:
## 如何在Java中使用创建审批 ### 1.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登录) B --> C(创建审批) C --> D(提交审批) D --> E(结束) ``` ### 2. 关系图 ```mermaid erDiagram 用户 ||--o 登录 : 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原创 2024-02-24 03:51:22
82阅读
1.创建应用(https://open.dingtalk.com/document/isv/create-isvapp)2.VS2019创建WEB API项目并部署到公网可以访问的IIS上Nuget安装System.Text.Json;using System.Net.Http;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Http; namespace Multek
转载 2023-08-20 15:35:46
174阅读
# 如何在中使用Java实现审批的关联 作为一款企业级的通讯和协作工具,它拥有丰富的API支持,尤其是在审批流程方面。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如何将Java与的审批进行关联,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将详细阐述整个流程,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并逐步解析。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 整体流程 为了清晰地呈现实现“ Java关联审批”的过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步骤表格
原创 10月前
122阅读
我们开发网站,除了前后,还有后台,除了内容管理,很多时候要涉及到『审批』。 比如:商务部要做个专题推广活动,活动中需要调用一些商品做优惠。 1、商务部编辑先写文案 2、商务部领导审批文案内容 3、商品部领导需要审批商品的价格和库存(万一没货呢) 4、后面可能还有好多领导要审批(带扩展)今天我们要引入的模式是『责任链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
转载 2024-10-10 14:42:05
138阅读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而企业级的软件=数据+流程,流程往往千差万别,客户自身有时都搞不清楚,随时变化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抛开功能等不谈,需求变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流程的变化,流程的变化会给开发工作造成很大麻烦。而本审批流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同时也有很大的灵活性,虽然无法100%的解决各种非常个性化的审批流程,但至少也能解决其中80%以上的较为通用的流程了。本审批流程
转载 2024-06-14 13:08:22
121阅读
等保备案办理流程1. 注册信息 2. 添加警官账号 3. 填写文件 4. 文件盖章提交审核 5. 备案成功后工作流程1. 注册信息注册网站:https://211.101.21.196:3344/#/bussiness-registerForm提交信息单位名称:xxx 办公电话:xxx 负责人姓名:xx 手机:xx 电子邮件:xx 联系人姓名:xx 手机:xx 电子邮件:xx
我们通常通过机器人来发送通知,提醒审批人名下有待办工需要处理。这种通知方式仅能提醒审批人到ITSM中处理,审批人需要打开电脑登陆平台处理,我们就考虑是否能有一种方式能够满足移动端审批?这里我们可以使用ITSM的移动端版本进行审批,这种审批方式通常需要现场实施人员实施,同时还需要将平台开放到公网或者连接VPN后才能使用,建议在有较多需要移动办公的情况使用。通过卡片实现工审批,这种审批方式
原创 2024-05-13 17:17:48
74阅读
桌面版(dingtalk)介绍:支持Linux、Windows和macOS平台桌面版(dingtalk),它基于electron及网页版开发的跨平台桌面版,支持Linux、Windows和macOS平台。以下是关于桌面版(dingtalk)的介绍。桌面版(dingtalk)预览1.二维码登录页面2.账号密码登录页面3.登录后页面展示4.邮箱打开效果5.截图效果预览6.网络错
转载 2024-03-13 15:54:01
280阅读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学生们不得不延长假期,在家上网课。但有一个大问题:我们没有书。于是,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发了PDF格式的电子书,大概长这样:我们当然可以把它打印出来,但那样浪费资源,关键是在这个谁都出不了门的时期,又有哪些人可以在家里打印这些资料呢?于是我就想到,我们可以在电脑上看书和记笔记。而我正好有一块wacom的数位板,也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由于并没有原生支持Linux,于是只
转载 2024-03-01 20:41:39
65阅读
django 利用 扩展用户系统用户架构图说明以django 自带 user,group 为基础 ,结合 用户系统 进行结合,以达到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组关系: 部门组 通过 多对多 关系到 系统Group。 然后设置计划任务,如果 有部门组 关联到了 系统组,就把该用户组下的 用户 自动添加相应的 系统组。 组关系2: 自定义权限组 通过 多对多 关系到 系统Group。
转载 2024-05-29 02:22:04
20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