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学习vue,就突发奇想,小菜鸟时候锻炼锻炼自己。闲话不说,整起 <-_->       整体规划:先搭建前端,接下来后端,最后整合。一、创建vue项目1、安装nodejs( 傻瓜式安装即可)     官网:  http://nodejs.cn/download/检查安装
SpringBoot整合Jwt 前后端分离认证jwt基本概念不多说了,到处都是,直接上代码一、生成Jwt目录结构?创建一个普通springboot 项目: springboot-jwt-demo只需要一个Spring Web模块就ok接下来咱们导入pom依赖<dependency> <groupId>io.jsonwebtoken</gr
转载 2023-08-25 13:50:42
41阅读
一、前端项目搭建过程1、项目初始化前端使用vue-cli3.0+webpack 搭建项目结构,需要先安装vue,可以通过npm来安装,因此首先需要安装node,步骤如下(1)进入 node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安装完毕后,执行node --version、npm --version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2)node安装完成后,即可通过npm来安装vue,可先执行(npm install -
转载 2024-06-29 22:35:54
550阅读
spring-boot+vue实现前后端分离一 . 前端搭建1 . 安装vue-cli开发环境2 . 创建vue-cli项目3. 配置项目环境4. 配置路由5 . 创建vue页面 一 . 前端搭建1 . 安装vue-cli开发环境安装vue-cli前提你已经安装了npm,安装npm你可以直接下载node安装包进行安装。你可以在命令行工具里输入npm -v 检测你是否安装了npm和版本情
转载 2023-10-27 07:45:06
115阅读
# Java前后端分离实现方案 ## 问题描述 在一个Web应用程序中,前端需要获取后端提供数据并展示在页面上。为了实现前后端分离,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 ## 方案设计 ### 后端设计 后端使用Spring Boot框架来提供RESTful API,通过Controller来处理前端发送请求。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JPA来实现数据持久化操作。 ```java
原创 2024-03-15 04:44:46
53阅读
项目代码地址前端: https://gitee.com/chenfenbgin/vuedemo 后端和数据库建表sql: https://gitee.com/chenfenbgin/vuespringbootdemo一、vue1、概述: 前后端分离就是将一个单体应用拆分成两个独立应用,前端应用和后端应用以JSON格式进行数据交互。2、创建一个vue项目,只有vue3.0后才有图形界面0 1. 使
转载 2023-09-12 13:52:35
424阅读
0 复习Vue1 MVVM:前端设计模式,他实现了双向数据绑定,他与MVC有什么框架?MVC没有实现双向数据绑定2 双向数据绑定:当model数据发生改变之后,页面view层自动改动;当页面数据发生改变时候,model层数据也会接收到变化3 生命周期钩子函数:created:new vue()执行完成,在双向数据绑定之前,通常用来获取数据,紧跟着就可以进行双向绑定注:回顾下vue8个钩子函
前后端怎样分离前端只需要独立编写客户端代码,后端也只需要独立编写服务端代码提供数据接口即可。前端通过Ajax请求来访问后端数据接口,将Model展示到View中即可。前后端开发者只需要提前约定好接口文档(URL、参数、数据类型.….),然后分别独立开发即可,前端可以造假数据进行测试,完全不需要依赖于后端,最后完成前后端集成即可,真正实现前后端应用解耦合,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前端应用:负责数
后端数据加载输入1.1 在src目录下创建一个utils文件夹,创建了一个request.js文件,然后下载axios。1.2 在request.js中添加以下代码,已解决前后端连接时产生跨域问题1.3 在自己创建vue文件中添加methods中queryUserList()方法用来获取后端数据1.4 调用aixo方法实现异步加载, 在main.js文件中加入代码:1.5成功传输 vue
转载 2024-06-19 07:30:41
91阅读
问题描述:为了实现前后端彻底分离,我们彻底放弃使用.jsp方式在前端显示页面中穿插java代码,但是带来问题也比较明显,就是前端向后台发出请求时候可能会出现跨域问题,浏览器为了安全会阻止跨域请求。目前有一种很好方法使用node.js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提出另外几种解决方案,虽说也同样会带来一些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但也不失一种方法,可以参考一下。一、前后端发布项目的端口不同。这样带
网站开发历程1、杂合模式早期asp开发网站时期大多是如此,一个asp文件混合业务处理,页面显示,js动态交互;完全杂合在一起;一个请求对应一个asp文件,业务逻辑解析,动态输出html内容。后期php、早期jsp也是如此模式; 2、webform模式这个微软asp.net时期一个方式,本质上封装html为服务器控件,动态生成html及相关提交和状态保持;前后端分离,事件触发模
第一步,确保该服务器上已安装jdk,由于本人springboot项目在IDEA上,打包较为方便,打成jar包后,将该jar包上传至服务器即可,在服务器命令行输入java -jar test.jar(此处为你jar包名称),完成该命令行正确输入,该springboot项目就可以正常启动。后台代码部署至服务器运行,较为简单,接下来部署前端项目; 第二步,前端项目用vue框架编写,在服务器上部署,
一、个人主页项目架构浏览器-->java代码后端-->数据仓库。Java代码本次实现核心部分,具体包括如下部分:工具类:DButil  -->(作用:1、连接数据库,2、关闭链接)数据操作工具:DAO(数据操作对象)-->(作用:往数据库里面存数据,取数据)数据服务:DBservice(针对DAO做一个服务,如果有多个对象存取数据时,就可以先找DBservic
转载 2023-05-23 13:46:09
791阅读
VUE构建前后端分离前端项目(超详细)1.使用vue-cli创建项目 2.使用elementUI组件编写页面 3.使用axios与后台交互 4.使用webpack构建工具打包 5.部署到Tomcat1.技术背景前后端分离优势: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前端主要关注页面、用户体验,后端主要关注业务、安全。性能提升,前端通过路由配置实现按需加载,后端无需解析前端页面。前后端同时开发,提升开发效率。发
在现代web开发中,Vue.js和后端API(通常使用Axios进行交互)成为了前后端分离常见选择。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利用Vue和Axios实现顺畅前后端交互。 在我们项目中,前后端分离架构意味着Vue.js负责前端展示,而后端API则负责数据处理与存储。用户在前端输入数据,前端会将数据通过Axios发送至后端。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应该能在页面上看到返回结果。 ### 错误现象
原创 6月前
108阅读
工作流程前后端分离,各自开发。这里前后端分离这样:前端用Vue开发静态页面,路由通过Vue-Router进行,后端用Node仅用于编写API给前端调用获取数据。前端开发时通过Vue-Cli中提供proxyTable进行代理,由此可跨域调用Node编写API。前后端各自开发完成,测试无误后,前端通过webpack打包压缩,后端拉取前端打包压缩好文件即部署完成。技术栈vue-clivue-r
文章目录前言一、环境准备二、SpringBoot项目打jar包1.1 使用Mavenpackage插件打包1.2 上传至Linux服务器三、Vue项目打包1.1 修改后台请求地址1.2 生成dist文件1.3 上传至linux服务器三、配置Nginx四、启动项目1.1 启动Nginx服务器1.2 启动SpringBoot1.3 访问项目总结 前言Java企业开发少不了Spring Boot
目录前置条件方法一:把前端项目打包,作为后端项目的静态文件,再把后端项目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中方法二: 把前端项目部署在 web 服务器中,把后端项目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中 前置条件首先需要我们写好两个项目(分别是前端和后端),要写好前后端接口 接口按照我这样写,我这里使用axios,使用方法可以参考我另一篇博客:vue cli4使用axios(通过RAP2生成后端接口) 这个项目先运行后端再运
内置SQL文件,导入后,开启springboot和vue服务即可使用,注意更改自己数据库信息配置一、所使用环境配置:编译器:IDEA 后台框架:SpringBoot Mybatis-Plus 数据库:Mysql8.0 数据库工具:Navicat premium 前端框架:Vue Element UI 引用富文本编辑器:wangEditor二、项目简介这是一个基于SpringBoot和Vue
转载 2023-12-01 22:13:09
539阅读
在现代 web 开发中,前后端分离架构设计日益流行,特别是使用 Vue.js 进行前端开发,与 Java 后端进行数据交互组合。这种设计使得开发流程更加灵活、高效,为我们实现更快开发周期和更好用户体验提供了保障。本文将通过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排错指南、和性能优化等几个基础结构,逐步深入探讨如何高效地构建一个基于 Vue 前后端分离 Java 应用。 ### 环境准备
原创 7月前
3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