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对称加密:双方使用同一个密钥,既可以加密又可以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优点:速度快,对称性加密通常在消息发送方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缺点: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好秘钥,然后 使双方都能保存好秘钥。其次如果一方秘钥被泄露,那么加密信息也就不安全了。 另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
目录前言功能设计客户端功能点(client)服务端功能点(server)功能实现工具函数client.js(客户端)server.js(服务端)实现效果写在最后前言在网络通信中,如果数据包是明文传输,并且包含敏感信息,那么就很容易被抓包窃取,因此加密手段也成了开发者耳熟能详知识技能;常见加密方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使用同一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和私钥分别进行
转载 2023-10-26 17:55:15
3阅读
如何实现接口加密?为什么要使用接口加密?系统明文传输数据会被不明身份的人用抓包工具抓取,从而威胁系统和数据安全性我这里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保密方法,加密和解密使用两个不同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简称私钥)。公钥与私钥是一对,如果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私钥才能解密。非对称加密算法特点:算法强度复杂加
1.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DBC API为访bai问du不同数据库提供了一种统一途zhi径,象ODBC一样,JDBC对开发者屏蔽了一些细节dao问题,另外,JDCB对数据库访问也具有平台无关性。
转载 2023-05-30 23:08:59
83阅读
加密是一种限制对网络上传输数据访问权技术。将密文还原为原始明文过程称为解密,它是加密反向处理。在接口开发中使用加密、解密技术,可以防止机密数据被泄露或篡改。在接口自动化测试过程中,如果要验证加密接口响应值正确性的话,就必须使用正确解密方式先对其实现解密,再完成验证。解决方案通用加密算法场景:了解数据使用通用加密算法,例如 base64。解决方案:使用通用解密算法在获取加密响应信息后
maven 项目 - MD5加密方式 一、对字符串进行MD5加密1、pom.xml 配置依赖包<!--MD5加密--> <dependency> <groupId>commons-codec</groupId> <artifactId&g
转载 2024-06-21 22:25:58
7阅读
# Java接口加密 ## 简介 在软件开发中,数据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为了保护数据不被恶意窃取或篡改,我们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在Java中,接口加密是一种常用加密方式,它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接口加密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提供相应代码示例。 ## 加密原理 接口加密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来确保数据安全性。在Java中,常用
原创 2023-10-09 15:17:18
86阅读
# 接口加密Java实现 随着信息科技不断发展,数据安全愈发重要。接口加密作为一种保护数据传输手段,帮助开发者确保交换信息安全性。本文将介绍在Java中实现接口加密基本概念及代码示例。 ## 什么是接口加密接口加密即对数据交换过程中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将敏感信息转换为一种非可读形式,只有持有密钥接收方才能解密。 ## 加密
原创 11月前
10阅读
# Java加密PDF组件开发指南 随着信息安全日益重要,加密PDF文件已成为保护文本重要手段。对于刚入行小白来说,实现一个Java加密PDF组件过程可能显得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流程和关键代码,其实会变得相对简单。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功能。 ## 开发流程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实现Java加密PDF组件基本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原创 2024-08-05 08:16:13
53阅读
常见加密算法:1、摘要算法:对明文编码生成信息摘要,以防止篡改,客户端和服务端采用相同摘要算法就可以针对同一段明文获取一致密文,没有密钥。MD5(一个原始数据MD5值是唯一,同一个原始数据不会有多个MD5值)使用哈希算法,无论多长输入,输出都为128bits串SHA2、对称加密:共享密钥加密算法,在加解密中密钥只有一个,发送和接收双方事先都知道加密密钥,然后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加密
1. 介绍在我们日常Java开发中,免不了和其他系统业务交互,或者微服务之间接口调用如果我们想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对接口出参加密,入参解密。但是不想写重复代码,我们可以提供一个通用starter,提供通用加密解密功能2. 前置知识2.1 hutool-crypto加密解密工具hutool-crypto提供了很多加密解密工具,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摘要加密等等,这不做详细介绍。2.2 re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细节。Web API接口访问方式,大概可以分为几类:1)一个是使用用户令牌,通过Web API接口进行数据访问。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识别用户身份,为用户接口返回用户相关数据,
转载 2023-06-20 23:42:22
402阅读
概述:API数据交互采用非对称加密。由服务端生成公钥和私钥,前端通过接口获取到生成公钥,私钥由服务端保存。一般在比较大版本升级时候,才会获取一次公钥和私钥。接口通讯数据安全主要由以下几个参数保证:token:在前端点击登录时候,前端首先将用户名(username),密码(公钥加密后),deviceId,loginTime发送给server. server校验登录成功之后,根据userna
转载 2023-12-28 20:17:30
141阅读
# Java 接口接口加密实现指南 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重要手段。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并加密这些数据,确保它们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第三方轻易读取。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流程,指导刚入行小白如何实现Java接口加密。 ## 整体流程 在实现Java接口接口加密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原创 2024-08-07 10:37:02
464阅读
# Java 组件接口 ## 引言 在 Java 编程语言中,组件接口是一种定义规范方式,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可重用、可扩展编程模型。组件接口定义了组件行为和功能,并规定了组件与其他组件之间交互方式。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 Java 组件接口基本概念、用法和示例代码。 ## 什么是组件接口组件接口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定义了组件功能和行为,类似于一份合同或契约。通过组件接口,开
原创 2023-08-04 08:40:04
57阅读
前言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接口测试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普及,越来越多应用程序都采用了接口作为数据传输方式。接口测试目的是确保接口正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在接口测试中,加密技术是非常重要一环。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接口传输数据不被窃取、篡改或者伪造。本文将介绍基于Python生成接口测试加密技术文档,帮助测试人员了解加密技术相关知识,从而 更好地进行接
摘要算法:  对明文编码生成信息摘要,以防止被篡改。比如MD5使用是Hash算法,无论多长输入,MD5都会输出长度为128bits一个串。  摘要算法不要秘钥,客户端和服务端采用相同摘要算法即可针对同一段明文获取一致密文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算法是共享密钥加密算法,在加密解密过程中,使用密钥只有一个。发送和接收双方事先都知道加密密钥,均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
转载 2024-08-03 13:50:58
144阅读
在API开发过程中我们不妨会考虑接口安全问题;那么该如何防范呢,以下是我个人简单总结。这里只讨论数据加密问题,不讨论token认证问题,关于token认证问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博客。 以下是本人用过几种加密方法精简版,当然,也可在以下基础上做些处理,如: 参数排序、 随机字符串、 时间戳、 签名等等,同时还可以配合https来使用 ,具体情况看自己业务需求。一、签名加密方式 1、
转载 2023-12-20 18:07:53
188阅读
1、Java安全体系架构1.1 Java安全体系架构介绍Java中为安全框架提供类和接口。JDK 安全 API 是 Java 编程语言核心 API,位于 java.security 包(及其子包),以及sun.securityAPI包(及其子包)中。设计用于帮助开发人员在程序中同时使用低级和高级安全功能。JDK 1.1 中第一次发布 JDK 安全中引入了“Java 加密体系结构”(JCA)
转载 2023-10-04 10:56:08
159阅读
Java实现http接口参数和返回值加密参数和返回值得加密目的具体实现方式代码实现身份检验 参数和返回值得加密目的为了保证接口不被人拦截下来恶意请求,保证程序稳定性,我们可以使用接口加密方法来保证参数和返回值保密性。具体实现方式因为本人是写Java ,所以这里就直接以Java代码为例。思想都是一样,只是不同语言都不同实 现方式。大致思路:我们参数和返回值只需要定义两个参数:ak,
转载 2023-06-15 19:59:21
40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