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利用Spring Boot的开发便利性巧妙地简化了分布式系统基础设施的开发。如服务发现注册、配置中心、消息总线、负载均衡、断路器、数据监控等,都可以用Spring Boot的开发风格做到一键启动和部署。学习Spring Cloud技术栈,从0到1搭建技术栈的环境部署,结合电商案例详细讲解在实际功能中的应用。能够掌握框架技术的使用,能够使用Spring
转载 2024-03-21 15:48:05
205阅读
什么是Spring BootSpring Boot 是 Spring 框架的一个新的子项目,用于创建 Spring 4.0 项目。它的开发始于 2013 年。2014 年 4 月发布 1.0.0 版本。它可以自动配置 Spring 的各种组件,并不依赖代码生成和 XML 配置文件。Spring Boot 也提供了对于常见场景的推荐组件配置。Spring Boot 可以大大提升使用 Spring 框
转载 2024-03-20 15:07:42
128阅读
在学习《史上最简单的Spring Cloud教程》时突发奇想,把原来的项目转为微服务记录学习历程。1.首先创建一个Maven主工程,在pom文件中添加模块本机Eclipse中安装了STS即(Spring Tool Suite),在Eclipse中Help->Eclipse MarketPlace->搜索Spring可以快速创建SpringBoot应用先创建一个SpringBoot项目,
转载 2024-03-20 14:55:36
241阅读
实践中积累的机器学习微服务化经验,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微服务搭建机器学习平台,以及微服务在图像识别和文本分析上的具体应用。陈辉,深知科技 CEO陈辉,AI 领域创业者。机器学习领域专家,曾任职阿里巴巴和 Google,负责广告精准定向业务和分布式系统开发。热衷开源软件,github 主页 http://github.com/huichen。微服务倡导者。今天的演讲内容会比较偏实操性。
文章目录前言什么是单体架构单体项目的优缺点什么是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单体项目和微服务架构的扩展问题微服务架构适用范围参考资料 前言现在各个公司中,Springboot 项目用的越来越多。Springboot 精简了许多诸如Bean的配置项,让开发者能够快速的搭建一个开发架子,进行相关业务的开发。一般情况下,单体架构使用的较多,大公司会采取Spring Cloud 或者 现在比较火的 Sp
产品初期优先选择单体架构。面对一个新的领域,对业务的理解很难在开始阶段就比较清晰,往往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步弄清楚。很多时候,从一个已有的单体架构中逐步划分服务,要比一开始就构建微服务简单得多。另外,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微服务架构风险较大,很多优势无法体现,性能上的劣势反而会比较明显。 单体、组件化、微服务架构成本趋势,当业务复杂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微服务架构消耗的成本才会体现优势,并不是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通常而言,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架构风格。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每个服务运行独立的自己的进程中,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服务之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通常是基于HTTP的RESTful API)。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微服务架构和单体架构的区别单体架构通俗地讲
在成立之初,Uber采用单体架构构建了一款仅服务于一座城市的产品。但随着Uber的迅速发展、核心领域模型的扩大,组件成了紧耦合的,持续集成成了很大的负担。新增特性、Bug修复、技术债务解决,全都在单个库中进行,这极其困难。因此,他们决定效仿那些快速成长的公司(如亚马逊、Netflix、Twitter等)将单个代码库拆分成多个代码库,由单体架构迁移到微服务架构。近日,Uber官方网站介绍了这一迁移
    容器化时代,注册中心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容器编排系统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机制。但是这就够了吗?很明显不是,其实注册中心除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之外,还有很多“增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是容器编排做不到的。     如果微服务有些实例部署在容器外部,如服务B,有些部署在容器里面如服务A,而且都使用注册中心来互相发现,这样
Seata(全称为Simple Extensible Autonomous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事务一致性问题。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各个服务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涉及的数据库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分布式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特性)。Seata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支持分
本文讲的是Spring Boot与Docker(二):使用Spring Boot和Docker构建微服务架构, 【编者的话】本篇是《使用Spring Boot和Docker构建微服务架构》系列的第二篇,本篇我们将会利用工具进行设置,深入探讨如何使用Docker工作,然后搭建我们的第一个容器。原文作者为3Pillar环球旗下美国Adbanced技术集团的总监Dan Greene,Dan有十八年
转载 2024-08-29 13:48:53
21阅读
单体应用】; 【微服务】注册中心、微服务应用、微服务网关。 单体应用:Monolithic微服务应用:MicroService微服务网关:Gateway1、单体应用1.1、创建单体应用创建一个用于生产 Monolithic 应用 的目录,切换到该目录示例不使用响应式,JWT 身份验证类型MySQL 数据库、不使用缓存Maven 构建,不使用 JHips
转载 2024-07-24 06:15:35
70阅读
一、RPC原理1、RPC框架由来单体应用体量越来越大,代码不好维护和管理,所以就产生了微服务架构,按照公共或功能模块拆分为一个个独立的服务,然后各独立的服务之间可以相互调用。微服务之间相互调用,该如何实现? 首先要解决下面5个问题: 1、如何规定远程调用的语法? 2、如何传递参数? 3、如何表示数据? 4、如何知道一个服务端都实现了哪些远程调用?从哪个端口可以访问这个远程调用? 5、发生了错误、重
转载 2024-05-18 17:34:08
65阅读
场景 你正在开发一个服务器端的企业应用程序。它必须支持多种不同的客户端,包括桌面浏览器,移动浏览器和本地移动应用的。该应用程序还可能暴露于第三方消费的API。它也可能通过任何Web服务或一个消息代理其他应用程序的集成应用程序:处理通过执行业务逻辑请求(HTTP请求和消息); 访问数据库; 交换与其它系统的消息; 并返回一个HTML / JSON / XML响应。它有对应于应用的不同功能区的逻辑组
文章目录1. 单体架构2. 分布式架构3. 微服务技术对比4. 微服务案例4.1 运行SpringCloud4.2 微服务远程调用 1. 单体架构单体架构:将业务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中开发,打成一个包部署。优点:架构简单、部署成本低缺点:耦合度高比如说有一个APP,包含订单模块、用户功能、商品功能、支付功能,对于单体架构而言,这四个功能就是在一个项目文件中开发,打包后也就成为了一个项目文件。
php实战kong做微服务架构一(kong简介与安装)序言作业环境kong介绍使用kong的优势主要三组件安装kong安装PostgreSQL安装配置PostgreSQL相关设置kong配置kong测试初始化数据库服务开启curl测试kong监听的端口kong图形化管理安装安全访问安装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后期更新kong安装PostgreSQL安装配置PostgreSQL相关设置kong配置k
转载 2024-03-02 09:43:42
35阅读
一、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10 64位 内存:8G 二、应用工具&&下载:apache-maven-3.6.3-bineclipse-jee-2020-06-R-win32-x86_64【正常安装即可】jdk-8u261-windows-x64 三、环境变量设置: 1.jdk变量设置 右击"此电脑"->点击"属性
转载 2024-03-18 00:03:52
154阅读
Application Client 相当于服务消费者Make Remote Call 可以理解为调用 RESTful API 的行为us-east-1c、us-east-1d 等都是 zone,它们都属于 us-east-1 这个 region由架构图可知,Eureka 包含两个组件:Eureka Server 和 Eureka Client,它们作用如下:Eureka Server 提供服务
话不多说,直接开始我们的Hello world程序官网创建springBoot项目https://start.spring.io/点击生成按钮得到压缩包解压,然后idea中导入,右下角提示选择import导入即可在主类同级目录下,新建开发的各种个层级的包,编写我们开发的代码/controller/HelloControllerspringBoot帮我们下载了很多jar依赖包,我们都无需配置tomc
转载 11月前
30阅读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中,微服务架构因其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而越来越受到青睐。然而,当多个微服务合成到一个单体应用中时,可能会引起管理复杂性和开发效率的降低。如何高效地将Spring Boot微服务架构合成为一个单体应用,这是当前许多开发团队需要面对的挑战。 ### 背景描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规模的扩展,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它通过将大型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小型、独立的服务,各自负责特定功能,
原创 1月前
13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