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 底层使用了 Netty 作为网络通讯框架,要求用 Netty 实现一个简单的 RPC 框架,消费者和提 供者约定接口和协议,消费者远程调用提供者的服务。 客户端启动类ClientBootStrap代理对象执行具体业务逻辑,RPC代理类会将业务逻辑封装request请求对象(接口服务类名、方法、参数类型、参数等),利用netty网络传输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解码获取请求对象(接口服务类名、
问题现象问题描述 公司业务程序需求每30分钟mv 一万多个文件,如果三十分钟之内当前的文件内容没有全部移动,程序报错并且停止。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在启动balancer和不启动balancer的情况下,namenode的处理能力差别巨大。不启动balancer,一万多个文件不到20秒全部移动成功,启动balancer的情况下,如果当前需要平衡的数据量大,30分钟根本不能全部移动,这时候程序就报
转载
2024-05-17 00:48:51
302阅读
问题现象问题描述 公司业务程序需求每30分钟mv 一万多个文件,如果三十分钟之内当前的文件内容没有全部移动,程序报错并且停止。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在启动balancer和不启动balancer的情况下,namenode的处理能力差别巨大。不启动balancer,一万多个文件不到20秒全部移动成功,启动balancer的情况下,如果当前需要平衡的数据量大,30分钟根本不能全部移动,这时候程序就报
转载
2024-05-21 14:43:19
59阅读
RPC作为NameNode和外界交互的接口,在NameNode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RPC Server中包含几个重要组件,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同工作的,不能孤立观察其中一个线程,总的来说有四个主要线程Listener Reader Handler Responser,对外提供服务时由Listener负责监听对外接口,Reader负责读入数据,Handler负责处理数据,也就是RPC调
在使用dubbo时,通常会遇到timeout这个属性,timeout属性的作用是:给某个服务调用设置超时时间,如果服务在设置的时间内未返回结果,则会抛出调用超时异常:TimeoutException,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对provider和consumer两个配置都会设置timeout值,那么服务调用过程中会以哪个为准?橘子同学今天主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扩展。三种设置方式以provide
135端口主要用于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并提供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服务。
端口说明:135端口主要用于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并提供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服务,通过RPC可以保证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程
最近准备写一个.NET的管理平台应用在公司,由于存在大量的Client => Server,Server => Client的请求需求在加上之前一直接触了解过RpcClient组件的开发,所以就造了个新轮子Rabbit.Rpc。这篇文章也用于介绍这个新组件。什么是RPC? RPC全称为: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
转载
2024-08-15 23:08:56
63阅读
DataNode作用1、执行数据的读写(响应的是客户端) 2、周期性向NameNode做汇报(数据块的信息、校验和) 若datanode 10分钟没有向NameNode做汇报,表示已丢失(已宕机) 心跳周期 3秒 3、执行流水线的复制(一点一点复制)机架感知实际上需要工程师收到创建一个脚本(python sh ),脚本中记录主机IP和交换机的对应关系。 配置的位置是core-site.xml 最终
转载
2024-09-23 12:44:54
93阅读
DataNode与NameNode之间基本的通信就是rpc(1)登记,dataNode一经启动就应该主动与namenode 建立rpc连接,并向其登记,让Namenode知道有这么一个DataNode已经在位了。(2)向NameNode发送心跳信号并在这上面搭载各种报告,一来让它知道这个DataNode继续存在,二来让它知道这个DataNode上的存储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特别是节点上
一次Namenode的RPC延迟故障排查引发的深入思考前言正文问题排查初步定位临时恢复定位可疑进程问题分析问题脚本分析问题原因分析代码分析测试代码prometheus_client分析测试代码 前言12月1日,多个省份的HDFS集群出现NameNodeRPC延迟高的问题,当时通宵了一个晚上,模糊的确认是存在频繁的du或者count操作导致的,后来也确认这个操作的发起方是开发人员用python写的
在Kubernetes中,配置【dfs.namenode.rpc-address】通常用于指定Hadoop中的NameNode节点的RPC地址。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在Kubernetes环境中设置【dfs.namenode.rpc-address】,并为初学者提供一些指导。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的步骤。我们可以用以下表格来展示整个配置的流程:
| 步骤 | 操作
原创
2024-05-16 11:12:26
116阅读
本篇开始准备手打一个简易的RPC框架。 主要实现功能:序列化通信 自定义通信协议,进行rpc序列化以及反序列化动态注入 服务启动自动注入消费者以及提供者注册中心 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并监听服务变化拦击器功能 提供请求响应拦截功能,提供扩展接口负载均衡 实现客户端对服务的负载均衡功能整体流程如下:本章主要实现序列化功能,这里以Netty为核心进行构建。一.pom依赖jdk为1.8,pom 文件依赖如下
DataNode作用1、执行数据的读写(响应的是客户端) 2、周期性向NameNode做汇报(数据块的信息、校验和) 若datanode 10分钟没有向NameNode做汇报,表示已丢失(已宕机) 心跳周期 3秒 3、执行流水线的复制(一点一点复制)机架感知实际上需要工程师收到创建一个脚本(python sh ),脚本中记录主机IP和交换机的对应关系。配置的位置是core-site.xml 最终添
My Tips:Ctrl -z -> suspendfg -> foregroundbg  
转载
2024-06-20 08:03:02
66阅读
序最近都在virtualbox上折腾虚拟机,只是想把他最大化,看起来跟真实的操作系统一样(本人比较追求完美),但是安装virtualbox的增强功能总是报错,原因在于有关内核的几个包的版本不一致,这是就想到了升级版本为统一的,但是升级之后,发现可以同时存在,不知道为什么增强go能就是死活安装不上,因此就直接rpm -e 加对应的软件包,结果删着删着,发现依赖太多了,那么有没有顺带删除依赖呢?--n
接口调用通常包含两个部分,序列化和通信协议。常见的序列化协议包括json、xml、hession、protobuf、thrift、text、bytes等;通信比较流行的是http、soap、websockect,RPC通常基于TCP实现,常用框架例如dubbo,netty、mina、thrift 首先解释下两种接口调用:Rest:严格意义上说接口很规范,操作对象即为资源,对资源的四种操作(post
目录Hadoop RPC框架原理RPC类(org.apache.hadoop.ipc.RPC)分析ProtobufRpcEngine类分析应用层分析Hdfs getBlockLocations全流程分析Hadoop RPC框架原理RPC是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的缩写形式。RPC主要目的是能让应用层可以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既然是远程调用,肯定是采用了c
Hadoop NameNode执行命令工作流程客户端API或者CLI与NameNode的交互命令数据的格式(1) 预处理流程(2) 创建NameNode与NameNodePrcServer流程(3) HDFS API以及CLI的命令到NameNode的工作执行流程(4) 执行命令的参数流动 客户端API或者CLI与NameNode的交互命令数据的格式hadoop使用PB协议(protocol b
转载
2024-06-25 21:22:27
10阅读
1. 代理对象的生成 DFS中构造方法开始: // 创建代理对象
// NameNodeProxies :所有远程访问NameNode都必须通过它创建代理对象
proxyInfo = NameNodeProxies.createProxy(conf, nameNodeUri,
ClientPro
日志级别
info 日志多warn 日志偏少error 日志更少1.HDFS写流程 面试 对用户操作是无感知的[hadoop@bigdata13 ~]$ hadoop fs -put ./wc.data /
[hadoop@bigdata13 ~]$ hadoop fs -ls /1.Client调用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