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et原型void memset(void* p_dst, char ch, int size)这是memset的函数原型,在C语言中使用这个函数时,需按这个原型传参。memset的功能是:用size个char类型的数据填充初始内存地址是p_dst的这片内存空间。代码global memset memset: push ebp mov ebp, esp push esi push
转载 2023-12-12 14:27:31
222阅读
我们这次使用的汇编语言编译器是原书作者自己开发的,名为“nask”,很多语法和著名的汇编语言编译器nasm很像。 由于原书作者没有给出有哪些不同,这里就无法给出不同了! 现在仅仅使用汇编语言中的DB指令来写个“操作系统”吧。 我们这次使用的汇编语言编译器是原书作者自己开发的,名为“nask”,很多语法和著名的汇编语言编译器nasm很像。由于原书作者没有给
转载 2024-06-08 16:11:44
58阅读
  源程序   伪指令     segment和ends     end     assume   标号   程序的结构   程序返回   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编译   连接   执行   谁将可执行文件中的程序装载进入内存并使它运行?     问题1     问题2 操作系统的外壳 程序执行过程的跟踪   源程序 第一步:编写汇编源程序使用文本编辑器(记事本等),用汇
转载 2023-07-12 21:59:31
93阅读
一、and和or指令and指令:逻辑与指令,按位进行与运算。通过该指令可以将操作对象的相应位设为0,其他位不变。or指令:逻辑或指令,按位进行或运算。通过该指令可以将操作对象的相应位设为1,其他位不变。二、关于ASCII码三、以字符形式给出的数据 在汇编程序中,用'......'的形式指明数据是以字符的形式给出的,编译器将把它们转化为相对应的ASCII码。四、大小写和数字字符与数字间的转
转载 2023-06-07 17:25:47
163阅读
计算机语言简介计算机语法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机器语言 -二进制编码 -执行效率好,编写困难 汇编语言 -使用符号代替机器码 -编写程序时,不需要二进制码,直接编写符号。 -编写完成后,需要将符号转化为机器码,再由计算机执行。 符号转换为机器码的过程称为汇编 机器码转换为符号的过程称为反汇编 -汇编语言一般只适用于某些硬件,兼容性差。 高级语言 -高级
在Ubuntu 上为Android 系统编写Linux 内核驱动程序这里,我们不会为真实的硬件设备编写内核驱动程序。为了方便描述为Android 系统编写内核驱动程序的过程,我们使用一个虚拟的硬件设备,这个设备只有一个4 字节的寄存器,它可读可写。想起我们第一次学习程序语言时,都喜欢用“Hello, World”作为例子,这里,我们就把这个虚拟的设备命名为“hello”,而这个内核驱动程序也命名为
转载 2023-08-01 11:59:08
101阅读
Plan 9汇编寄存器:数据寄存器:R0-R7,地址寄存器:A0-A7,浮点寄存器:F0-F7。伪栈寄存器:FP, SP, TOS。FP是frame pointer,0(FP)是第一个参数,4(FP)是第二个。SP是local stack pointer,保存自动变量。0(SP)是第一个。TOS是top of stack寄存器,用来保存过程的参数,保存局部变量。汇编器可以有一个变量名,比如p+0(
转载 2023-10-16 12:06:08
149阅读
1.编译环境:安装binutils-arm-linux-gnueabihf,从而支持arm-linux-gnueabihf-as和arm-linux-gnueabihf-ld:sudo apt install binutils-arm-linux-gnueabihf2.hello world工程:2.1新建文件hello.asm,粘贴如下代码:.text .global _start _start
转载 2023-06-07 16:56:51
96阅读
第一个汇编程序一个源程序从写出到执行的过程源程序中的"程序"标号编辑源程序编译连接1.exe的执行谁将可执行文件中的程序装载进入内存并使它运行总结程序执行过程的跟踪一个源程序从写出到执行的过程第一步:编写汇编源程序使用文本编译器(如 Edit,记事本等),用汇编语言编写汇编源程序第二步:对源文件进行编译连接使用汇编语言编译程序对源程序文件中的源程序进行编译,产生目标文件,再用连接程序对目标文件进行
1
转载 2022-05-10 22:27:16
885阅读
# 使用16位汇编编写BIOS源码的指南 在计算机的早期,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件。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使用16位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BIOS源码。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步骤,下面的表格展示了这些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 设置开发环境
原创 8月前
95阅读
汇编相关知识介绍什么是汇编?任何以高级语言(例如C,Go或Java)编写的程序,在执行之前都将先编译为“汇编语言”。 但是什么是汇编汇编(也称为汇编语言)是指可使用​​汇编器​​转换为机器代码的低级编程语言。 汇编语言与物理机或虚拟机绑定,因为它们实现了指令集。 一条指令告诉CPU执行一些基本任务,例如将两个数字相加。这里示例的处理器是​​Intel x86​​或ARM。 英特尔x86大约有​​
原创 精选 2023-01-17 16:20:36
809阅读
0、前言对于一个iOS App来说,它其实就是一个安装在手机中的可执行文件,这个可执行文件本质上是二进制文件,它由iPhone手机上的CPU执行。如果我们需要对操作系统、App进行深入了解,以及App的逆向都需要我们熟悉汇编语言1、汇编语言的发展和简介1.1 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由0、1组成的机器指令,比如:加:0100 0000减:0100 1000计算机间机器指令转变为一列高低电平,以使计算机的
4月忙碌在代码海洋中…… 虽然第一个编程器是一个不完整的汇编解释运行器,但还是很兴奋的。 2000行的代码,但很明显,代码耦合度有点高,应该把读取操作数的代码编成函数调用……去掉这些应该还有1500行吧……刚进高校,周围的人都在为编程的事苦恼着,怎样才能随时随地编写程序呢?目光扫向了手机。我的手机是S40的,所以不能运行SIS程序,只有JAVA可选。 想起曾经用VB写了个“按键模拟程序”email
转载 2023-09-25 21:03:16
103阅读
寄存器汇编指令栈栗子逆向工程绕不过的一部分就是汇编指令的分析。我们iPhone里面用到的是ARM汇编,但是不同的设备也有差异,因CPU的架构不同。架构设备armv6iPhone, iPhone2, iPhone3G, 第一代、第二代 iPod Toucharmv7iPhone3GS, iPhone4, iPhone4S,iPad, iPad2, iPad3(The New iPad), iPad
这里是非虫笔记本,对学习知识的一种总结。有机会可以一起学习。ARM汇编(非虫笔记)1.ARM汇编的目的:分析elf文件的需要。2.原生程序生成过程。(1)预处理,编译器处理c代码中的预处理指令。gcc -E hello.c -o hello.i(2)编译 gcc编译器首先要检查代码的规范性,以及是否有语法错误,在检查无误之后,gcc编译把代码翻译成ARM汇编语言的代码。gcc -S hello.i
转载 2023-10-27 05:34:49
169阅读
如何编写ARM汇编程序---------------------------------------------------------Author             :tiger-johnWebSite       &nb
原创 2011-02-23 10:25:00
909阅读
最近学习了X86汇编,其实无论是古老的8086还是现在i3/5/7/9,Xeon3/5,在最基本原理上,都是相通的,只是CPU位数,寻址空间,寄存器个数,指令集的扩充等方面有所不同,对于学习,8086永不过时。
原创 2020-02-25 17:57:21
1155阅读
汇编语言-汇编程序初识 指令介绍:mov ax,bxmov ax,bx 将bx寄存器中的数据复制移动到ax中add ax,bxadd ax,bx 执行ax+bx运算,将运算结果赋值给ax,即ax = ax+bx;sub ax,bxsub ax,bx 执行ax-bx运算,将运算结果赋值给ax,即ax = ax-bx;inc axinc ax 执行 ax+1 运算,将运算结果赋值给a
ADD (加)语法: ADD 被加数, 加数加法指令将一个数值加在一个寄存器上或者一个内存地址上。add eax,123 = eax=eax+123;加法指令对ZF、OF、CF都会有影响。AND (逻辑与)语法: AND 目标数, 原数 AND运算对两个数进行逻辑与运算。AND指令会清空OF,CF标记,设置ZF标记。为了更好地理解AND,这里有两个二进制数:1001010110
转载 2023-12-01 11:18:49
160阅读
一、数据传输指令 ───────────────────────────────────────     它们在存贮器和寄存器、寄存器和输入输出端口之间传送数据.    1. 通用数据传送指令.         MOV    传送字或
转载 2023-11-08 20:13:25
8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