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1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概念定义:天线和标签之间传播的无线信号,采用耦合方式,实现标签信息的读取和应用2 RFID组成RFID由标签、天线、阅读器组成(其中RFID标签也称为射频标签和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内含有微型芯片、射频天线(用于和接受标签数据的天线进行通信)天线:与标签进行耦合,实现对标签数据的接受,同时采集数据传递给阅读器
IO接口以太网低频工业RFID读写器|读取器CK-LR12-E00是一款支持Modbus TCP通讯协议的工业以太网RFID数据读取设备,广泛应用于自动化MES系统领域,其MODBUS 寄存器为16bit宽度,占用2 bytes内存空间,采用大端数据存储格式。本文将重点介绍IO接口以太网低频工业RFID读写器|读取器CK-LR12-E00之Modbus TCP的寄存器定义与说明。 寄存器
RFID工作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RFID由2个部分组成:应答器/标签被贴在某个物体上的东东。无线接收器用于读取应答器/标签上的数据。 读卡器由频射模块及高平磁场组成。Tag/应答器为待感应设备,此设备不包含电池。他只包含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及存储数据的介质以及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天线。读取tag中的数据,首先要放到读卡器的读取
转载 2024-03-20 23:03:27
419阅读
众所周知,奥运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集体育比赛、休闲、交流、游玩、购物及其它商业活动于一体,因此承载这个赛事的奥运场馆必将接纳庞大的观众、运动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且人群身份极其复杂并处于不停的移动之中。 如何验证人员所持的票卡和证件是否有效?如何及时跟踪和查询人员是否进入到指定区域?当人员误入或非法闯入禁入区域时又如何警示和引导其迅速离开?如何实时查询某区
实验一. RFID自动读卡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代码1) 初始化MFRC5312) 寻卡硬件连接编译、烧录并测试实验结果串口设置 实验目的了解RFID相关知识。掌握RFID模块自动识别IC卡工作原理。实验环境软件:IAR SWSTM8 1.30。硬件:RFID射频模块,电子标签,ST-Link。实验内容熟悉实验箱的操作流程,认识RFID模块。用 ST-LINK烧写、调试程序。编
什么是RFID技术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怎么工作的?一般来说,RFID系统包含电子标签、读写器、数据管理系统三个部分。当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读写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
# 使用Python读取RFID数据的入门指南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物流、门禁、资产管理等。初学者在使用Python读取RFID数据时,通常需要依循一定的流程,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步骤说明和代码示例。 ## 读取RFID数据的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个过程的步骤,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步骤表: | 步骤 | 描述
原创 8月前
160阅读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使用 Android 设备读取 RFID 数据的需求越来越普遍。这项技术在物流、资产管理以及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其顺利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记录 Android 读取 RFID 数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背景分析到解决方案,直至预防优化,力求为同样面临此问题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问题背景 在企业日常运作中,使用 RFID 技术来实时追踪
原创 6月前
111阅读
 0. 高频低频影响因素读写器发射功率越大,读写距离相应的也会增大。天线增益越大,波束宽度越小,则读写距离越远,范围越窄,读取的范围控制越好。 标签芯片与读写器的灵敏度均能影响到读写距离,灵敏度越高,可读写距离就会越远。多标签环境下,单位时间内RFID读取的标签数量也会影响到读写器的多标签读写性能。碰撞处理 多标签碰撞:多个标签与一个读写器通讯时产生的碰撞,出现此种情况时可以通
您需要RFID制造商提供JAVA程序包调用库来直接调用命令。如果制造商未调用该库,则需要查找通信协议本身(通信协议通常为C )可以从数据库中读取RFID数据。 最快的方法是将EXCEL数据导出为CSV格式,将ACCESS导入为CSV文件,然后使用ACCESS导出DBF格式,而mySQL可以直接支持和读取该格式的数据库 DBF。能够! 您可以使用applet,也可以使用jsp调用ocx播放器。 oc
目前定义RFID读写器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读写器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读卡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读卡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IVY-7500uhf超高频RFID手持终端 东大集成AUTOID9U RFID超高频手持机远距手持终端一、低频(从125KHz到134K
刷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于是,我们口袋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卡也逐渐增多,如今即使进出小区门口也要刷一刷门禁卡,否则就要被拒家门外。出门前,我们一定要确保带上手机、钥匙和各种卡才能安心出门。如果你每天必须用到一张RFID卡(比如公交卡),为了避免出门时忘记,我们可以将卡的芯片植入iPhone,这样每天我们带上iPhone的同时也带上公交卡了。   将RFID卡芯片植入iPhon
转载 2023-11-24 16:09:39
770阅读
前言在对RFID等硬件操作中,会使用C或C++进行实现,但如果是基于Java环境进行开发,就会和C++、C进行交互,调用底层的一些方法。在JNA出现之前,使用JNI会存在封装性不好、不稳定等问题。JNA全称Java Native Access,是一个建立在JNI技术之上的Java开源框架。JNA提供一组Java工具类用于在运行期动态访问系统本地库(native library:如Window的dl
转载 2023-09-14 23:05:34
320阅读
1、RFID技术是什么首先,RFID是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属于物联网三层架构的感知层。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而射频识别技术依据其标签的供电方式可分为三类:即无源RFID、有源RFID、与半有源RFID。根据频率
本项目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搭建目标检测系统,利用hog+svm的方法,从网络摄像头读取数据,目标检测找出校园卡的位置;二是在找到校园卡位置后,保存下单独校园卡图片,然后进行图像处理,找到关键文字位置,利用百度文字识别进行提取文字信息。作者 | 李秋健     责编 | 张红月头图 | 下载于视觉中国校园卡目标检测1.1 环境要求本次环境使用的是python3.6.5
使用java反射不同与常规的java编程,java反射载入的特殊类型原数据是JVM中类与对象的描述。反射对于框架编写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为我们创建灵活的代码。我们熟知的Struts、Spring、Hibernate等框架在处理配置文件中的bean时,基本都使用了java反射技术。因为介绍java反射技术和Java Reflection APIs的文章已经相当多了,就不想浪费笔墨了,
转载 2024-06-05 07:15:33
46阅读
网上导入ldif文件的方式都是基于命令,或者相应工具如LDAP Browser \Editor v2.8.2。但用java去实现这样的功能好像网上很少,于是我参照相应的开源代码并整理了一下,亲自测试通过,若有疑问欢迎留言!!!将ldap.jar导入到项目中LDIFReader.java package com.cn.ccc.ggg.ldap.core.common; import java.i
转载 2024-04-02 11:39:03
43阅读
HX9809U-L超高频读写器:读写器厂家提供SDK,采用动态链接加载的方式。方式如下`: 1.头文件定义相关变量class CUHFDlg : public CDialog { // Construction public: CUHFDlg(CWnd* pParent = NULL); // standard constructor
在移动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PDA(个人数字助理)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本篇博文将带领大家一步步了解如何在Android设备上实现PDA读取RFID的功能。我们将详细记录整个过程,包括环境准备、分步指南、配置详解、验证测试、排错指南和扩展应用,助你快速入门。 ## 环境准备 ### 软硬件要求 - **软件环境**: - Android Studio 4.0+ -
原创 6月前
144阅读
什么是RFID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读写器有固定式的和手持式的。固定式RFID读写器固定式RFID读写器在生产物流和供应链中被大量使用,能够满足资产的大批量读取,流水线读取,固定式读写器被安装在固定的位
转载 2023-11-12 14:38:21
10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