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提取道路中心线 文章目录基于ArcGis提取道路中心线前言一、生成缓冲区二、导出栅格数据三、导入栅格数据四、新建中心线要素五、生成中心线总结 前言最近遇到一个问题,根据道路SHP数据生成模型的时候由于下载的道路数据杂项数据很多,所以导致生成的道路数据非常奇怪,主要问题是道路数据很多是双向的还有各种分支道路,这个时候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取道路的中心线,下面是如何ArcGis中对道
# 利用Python分析DEM数据识别山谷、山脊和鞍部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一种表示地球表面高程信息的模型,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形分析中。通过分析DEM数据,我们可以识别出地形特征,如山谷、山脊和鞍部。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DEM分析,并展示如何使用饼状图展示分析结果。
## 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DEM数据。DEM数据通常以栅格格式存储,可以使用GDA
原创
2024-07-25 12:01:51
408阅读
DEM包含有多种信息,ArcToolBox提供了利用DEM提取河网的方法,但是操作比较烦琐(帮助可参看Hydrologic analysis sample applications),今天结合我自己的使用将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提取河网首先要有栅格DEM,可以利用等高线数据转换获得。在此基础上,要经过洼地填平、水流方向计算、水流积聚计算和河网矢量转化这几个大步骤
转载
2024-09-30 19:44:31
85阅读
作者:Carlo前景:利用水文分析提取山脊线及山谷线,山脊线相当于分水线,山谷线相当于汇水线。 分水线是水流的起源点,这些栅格的水流方向只存在流出方向而不存在流入方向,所以汇流累积量为零。通过对零值的提取就可以得到山脊线。 山谷线相当于汇水线要用反地形求出,即用较大值减去DEM,DEM中山脊线就成为山谷线,山谷线变为山脊线,用求山脊线的方法求出山谷线,分别利用正反地形求交验证。 DEM进行填洼,利
转载
2024-07-31 13:44:00
467阅读
文章目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基于地形表面几何形态分析原理的算法基于地形表面流水物理模拟分析原理的算法基于地形表面几何形态分析和流水物理模拟分析相结合平面曲率与坡位组合法水文分析法 【山脊线、山谷线】 构成了地形起伏变化的分界线(骨架线):如同叶子一般,知道了骨架,就知道了高低分布两个山脊线夹着一个山谷线,两个山谷线夹着一个山脊线,交错分布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边缘提取】首先提取地形的特征点
转载
2024-04-22 21:35:47
243阅读
特征地形要素,主要是指对地形在地表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线或面状要素。特征地形要素构成地表地形与起伏变化的基本框架。与地形指标的提取主要采用小范围的邻域分析不同的是,特征地形要素的提取更多地应用较为复杂的技术方法,如山谷线、山脊线、沟沿线等的提取采用了全局分析法(global process),成为栅格数据地学分析中很具特色的数据处理内容。特征地形要素从表示的内容上可分为地形特征点和特征线两大类。地形特征点主要包括山顶点(peak)、凹陷点(pit)、脊点(ridge)、谷点(channel).
原创
2021-11-11 17:14:38
3859阅读
在实际项目中,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需求,根据DEM地形数据,我们需要根据某两点的连线,找到经过的所有山顶点和凹陷点。 山顶点指哪些在特定邻域分析范围内,该点都比周围点高的区域。凹陷点指哪些在特定邻域分析范围内,该
在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中,除了提供按当前屏幕范围下载、框选矩形范围下载、多边形下载、导入范围下载和按行政区划范围下载外,还可以按道路沿线一定距离范围内下载谷歌地球高程。这里以G318林拉公路为例,说明如何下载道路沿线1000米范围内的高程数据。在软件视图左上角,点击"高程"切换到高程数据视图。 切换高程数据视图在下载工具中点击"沿线下载"工具,鼠标会切换为绘制状态。 沿
1、概述地形特征线是地貌图形的“骨架”,山脊线和山谷线作为非常重要的地形特征线,在制图综合、水文分析、地形重建、等高线自动综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之前有介绍如何使用ArcGIS生成山脊线,这里接着讲解一下如何使用ArcGIS生成山谷线。2、数据来源本教程所使用的数据是从水经微图中下载的DEM数据,除了DEM数据,常见的GIS数据都可以从水经微图中下载。水经微图3、制作负地形同山脊线的制作一样,为
特征点、线、面提取坡度、坡向、等高线的生成
加载30m 沿河流域栅格数据,设置色带,越红表示海拔越高,越蓝表示海拔越低计算坡向计算坡度(与计算坡向类似不再叙述)计算等高线使用等值线进行计算设置图层属性,标注字段为contour,显示等高距变率和曲率的计算
坡度变率先对图层求取坡度再对计算后的坡度图层求取坡度,即坡度的坡度(坡度变率)坡向变率先对图层求取坡向再对计算后的坡向图层求取坡度,即坡向的坡度
转载
2024-05-20 23:47:49
1165阅读
数据源介绍使用的数据是GF1:高分一号卫星(GF-1)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天基系统中的首发星,“高分专项”于2010年5月全面启动,计划到2020年建成我国自主的陆地、大气和海洋观测系统。该星于2013年4月26日成功发射入轨。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高分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能够为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提供高精度、
作为地形特征线的山脊线、山谷线对地形、地貌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它们与山顶点、谷底点以及鞍部点等一起构成了地形起伏变化的骨架结构。同时由于山脊线具有分水性,山谷线具有合水性特征,使得它们在地形分析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原创
2022-08-01 10:24:55
932阅读
关于岩层倾向、倾角与等高线的关系 首先,是岩层出露界线与等高线的关系 直立岩层本身出露线与等高线(地形起伏)无关。 若是岩层倾向、倾角等于坡面倾向、倾角(水平岩层)。那么其出露的岩层界线在图上是受等高线限制的。等高线是平面上对同一高度做出
1、空间校正是针对矢量图的,栅格配准是针对栅格影像的。 在ArcMap中对应的Spatial Adjustment工具条和Georeference工具条【具体平台操作分别参考:http://bbs.esrichina-bj.cn/ESRI/thread-47016-1-1.html和http://bbs.esrichina-bj.cn/ESRI/vi
转载
2024-08-19 02:11:06
511阅读
ArcGIS实战:利用LandSat8 提取水体并计算面积1.数据下载LandSat 8 遥感影像属于多波段遥感影像,利用不同波段可以做一些分析,比如NDWI(水体提取),NDVI(绿地提取)等。 数据下载地址:地理空间数据云(1)进入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数据在地理空间数据云中选择【高级检索】,选择数据集为【LandSat系列数据】中的【LandSAT 8 OLI_TRIS卫星数字产品】,根据自身需
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完成了GP工具的发布,这篇文章中主要涉及到GP工具的调用。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系统开发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8.1 专业版软件平台:ArcGIS 10.1(包括Server 10.1和Desktop 10.1)ArcGIS API 3.1 for SilverlightVisual Studio 2010Microsoft Silverlight 5 SDKMi
已知数据:DEM文件ASTGTM_N00E118E.img(文末有数据下载链接)使用软件:ArcMap要求:对数据进行操作,提取数据文件中的山脉范围下面开始操作:1、 打开ArcMap将DEM文件ASTGTM_N00E118E.img添加到数据框。2、 接下来我们打开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 输入栅格选择数据框中的dem数据,输出栅格名字改为MAXIMUM,输出
原创
2021-05-14 10:08:52
1359阅读
已知数据:DEM文件ASTGTM_N00E118E.img(文末有数据下载链接)使用软件:ArcMap要求:对数据进行操作,提取数据文件中的山脉范围下面开始操作:1、 打开ArcMap将DEM文件ASTGTM_N00E118E.img添加到数据框。2、 接下来我们打开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输入栅格选择数据框中的dem数据,输出栅格名字改为MAXIMUM,输出位置为默认数据库。邻域设置高度及宽度一般为30,本次数据较小直接选择默认值,单位选择像元,统计类型选.
原创
2021-11-11 17:29:08
2478阅读
地形图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根据经纬度进行分幅,常用有1:100万,1:50万,1比25万,1:15万,1:10万,1:5万等等)。由于制图的区域范围比较小,因此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地形图是根据地形测量或航摄资料绘制的,误差和投影变形都极小。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
转载
2024-06-13 16:55:36
143阅读
山脊,指山高处像兽脊凸起的部分。是由两个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相遇组合而成条形脊状延伸的凸形地貌形态。山脊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斜坡的交线,叫做山脊线。等高线,向低处凸的是山脊。山脊是连成一排的山峰,山峰之间连成一条长线,好像动物的脊骨有一条突出的线条,故名山脊线。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如何使用ArcGIS生成山脊线。一、数据来源DEM数据如实验(2)加载数据二、提取正地形为了消除那些存在于负地形区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