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ingkai编程珠玑上关于抽样问题的章节,提出了很多随机从N个数中抽取M个数(不重复)的方法。这里一一进行分析,并给出部分推导。抽样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在样本空间非常大时,性能的因素会显得非常明显。比如,总每日的检索Query中抽样不重复的100个。对于这个命题,如果不精心设计。很可能演变成很多粗糙的实现。Loop Nvoid genKnuth(int m, int n) { int
转载 2024-07-31 13:28:03
52阅读
很多时候在日常的项目中,有些数据是不允许重复的,例如用户信息中的登陆名,一旦存在同一个登陆名,必然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用户执行登陆操作,导致系统异常。常常在防止数据重复的情况下,我们都采用唯一索引去解决,如下当我们执行同样的name的数据时则会报如下错误• CREATE TABLE `login` ( • `id` big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mysql使用用insert往数据表中插入数据时,为了不重复插入数据,往往先查询一下该条数据是否已经存在,若不存在才进行插入操作。 而使用 insert if not exists语句,就不需重复做上述两道工序,一个sql语句防止插入重复数据。 要求demo列的值不能有相同的值(id是主键,设置为自增长)SELECT * FROM `zyt`; INS
random.sample(range(1,N), k) 表示从[1,N]的范围内随机生成k个数,结果以列表返回栗子1: 随机生成5个(1, 10)范围内的数字:import random for i in range(5): L1 = random.randint(1, 10) print(L1, end=' ')结果为:6 7 9 2 9栗子2: 随机生成5个(1, 10)范围
转载 2023-06-19 16:03:26
329阅读
1. 业务场景针对一些基础业务数据如用户表,要保证主键Primary或Unique不重复,如果在插入时做判断,效率低且代码复杂。2. 实现方案基于MySQL数据库,实现方案有如下4种replace into 使用最简单,推荐on duplicate key update 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当数据重复时,指定更新的内容。有对应使用场景时使用insert ignore into 简单粗暴,可能会丢数据
Random 1.线性同余实现伪随机程序员对随机数一般都不陌生,而且众所周知,计算机中通常实现的是伪随机数列。何为伪随机数列?伪随机数(或称伪乱数),是使用一个确定性的算法计算出来的似乎是随机的数序,因此伪随机数实际上并不随机。既然是通过算法来模拟随机过程,那什么样的算法可以达到接近随机的效果?比较简单的一种便是线性同余法: 其中 A 称为乘数,B 称为增量,M 称为模数,当 A=0,C≠0 时称
目录 1. 抽样的基本概念1.1 全及总体与样本总体1.2 全及指标与抽样指标1.3 样本容量与样本个数1.4 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2. 抽样误差2.1 抽样误差2.2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2.3 抽样平均误差Reference  突然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坑......一开始想要搞明白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的平均平均误差大小?一想什么鬼,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大致明白,可是结合起来是什么
转载 2024-06-21 10:27:36
50阅读
问题:A列提取唯一值,B列根据A列条件计算不重复的个数 D2:D3公式:{=UNIQUE(A2:A19)} 此公式输
d3
原创 2022-09-20 06:20:33
87阅读
# 如何实现Redis不重复 ## 概述 在使用Redis数据库时,有时需要确保存储的数据不重复。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现Redis不重复的方法,包括步骤和相应的代码示例。 ## 流程 下面是实现Redis不重复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连接Redis数据库 | | 2 | 检查待添加数据是否存在 | | 3 | 若数据不存在,则添加到Red
原创 2023-10-28 07:40:17
86阅读
大家好,我是tin,这是我的第27篇原创文章 幻读(phantom read),是指在一个事务中前后两次相同的查询产生不同的结果集,后一次查询看到了前一次查询没有看到的记录行。MySQL InnoDB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可重复读的要旨在于同一数据行记录在一个事务内无论何时查询结果都是一样的。从定义可以知道,可重复读解决的问题和幻读问题有实质性的区别,一个针对同一行记录,一个说的是数据行
问题:双条件不重复计数 函数公式解决: E1公式 =UNIQUE(A1:A18) F1公式 =TRANSPOSE(UNIQUE(B2:B18)) F2公式 =COUNTA(UNIQUE(FILTER($C$2:$C$18,($A$2:$A$18=$E2)*($B$2:$B$18=F$1)))) E1
原创 2024-01-19 10:25:39
78阅读
思路:前15位是有时间串组成,后三位是由3位随机数组成:yyyyMMddHHmmssf+xxx生成随机数的类如下: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names
转载 2023-08-24 15:53:44
271阅读
假设我像这样创建一些对象类public class thing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num; public oDetails (String a, Integer b) { name = a; num = b; } ...gets/ sets/ etc现在我想创建一个arraylist来保存这样的对象类。ArrayList myList =
原标题:第28 p,无序且不重复的集合,了解集合大家好,我是杨数Tos,这是《从零基础到大神》系列课程的第28篇文章,第二阶段的课程:Python基础知识::Python的数据类型之集合。学习本课程,建议先看一遍:【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一、什么是集合?在我们的高一数学中有讲到集合这个概念,集合有并集、交集、空集、子集等;但在Python中集合是一种数据类型,我们可以把集合当作是一个无序且元素不重
1. Java集合框架图一、set:无序,不可重复 HashSet LinkedHashSet TreeSetHashSet:1)HashSet是Set的最典型实现2)HashSet 按 Hash 算法来存储集合中的元素,因此具有很好的存取和查找性能。3)根据HashCode的值来存储元素,所以不能保证元素的排列顺序4)HashCode中不能有重复元素,判定两个元素相等的标准:equals()方法
转载 2023-09-21 15:34:28
99阅读
列表去重在python实际运用中,十分常见,也是最基础的重点知识。 以下总结了5种常见的列表去重方法一、使用for循环实现列表去重 此方法去重后,原顺序保持不变。# for循环实现列表去重 list1 = ['a', 'b', 1, 3, 9, 9, 'a'] list2 = [] for l1 in list1: if l1 not in list2: list2.app
转载 2023-05-24 19:25:11
886阅读
一、集合(1)Set1.概述Set是Java中的集合类,提供了一种无顺序,不重复的集合。常用的子类包括HashSet, TreeSet等。(1)HashSet底层使用HashMap实现,根据元素的hashCode和equals来判断是否为重复元素。当元素的hashCode相同且equals返回true时则认为是重复元素。可以放入null但只能放一个null(2)TreeSet底层使用红黑树实现,S
转载 2023-08-20 20:22:57
671阅读
[x for x in set(open("c:\\test.txt").read()) if 19968<=ord(x)<=40869]   使用Python可以实现一句话统计文章里的不重复汉字数,代码如上。  这一句话涉及到Python的许多基本概念,拆解着分析一下。 open("c:\\test.txt").read()   上面一句的样式和其它语言类似,都是打开一个文件,
转载 2024-02-22 13:02:33
0阅读
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三种队列SynchronousQueue,LinkedBlockingQueue,ArrayBlockingQueue SynchronousQueue 同步队列SynchronousQueue是无界的,是一种无缓冲的等待队列,但是由于该Queue本身的特性,在某次添加元素后必须等待其他线程取走后才能继续添加;可以认为SynchronousQueue是一
转载 2023-08-22 20:35:54
122阅读
python进阶练习题:链接列表 - 删除重复项【难度:2级】:链接列表 - 删除重复项编写一个RemoveDuplicates()函数,该函数采用按递增顺序排序的列表 从列表中删除任何重复的节点.理想情况下,列表只能遍历一次.应返回结果列表的头部.var list = 1 - > 2 - > 3 - > 3 - > 4 - > 4 - > 5 -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