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虚拟化领域,VMware是事实上的先行者,长期以来,处于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导者地位。       当OpenStack这位具有强劲实力的后来者出现以后,VMware最初是采取敌对的竞争态度,然而,随着OpenStack的迅猛发展,整合 — 成为其毫无悬念的最终选择。    &nbs
# Docker融合对比 ## 简介 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比较Docker融合技术。我将使用步骤表格展示整个流程,并提供每一步所需的代码示例注释来帮助你理解。 ## 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一 | 安装Docker融合平台 | | 步骤二 | 创建Docker容器 | | 步骤三 | 运行融合平台 | | 步骤四 | 对比Doc
原创 2023-09-01 13:38:44
153阅读
# 融合Docker:简易构建与管理容器化应用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Docker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容器化技术。它通过将应用及其依赖打包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使得开发、测试、生产等各种环境间的一致性得以保障。然而,当处理多个Docker容器及其性能存储管理时,简单的Docker环境可能无法满足高效灵活性的需求。这时,融合(Hyper-converged)技术便应运而生,结合Docker的便利
原创 9月前
79阅读
# 融合 Docker:将虚拟化容器化相结合 在当今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虚拟化技术容器化技术已经成为应用部署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而融合技术将虚拟化容器化相结合,使得应用部署更加灵活高效。本文将介绍融合技术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将Docker容器技术应用于融合环境中。 ## 什么是融合融合(Hyper-convergence)是一种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的一体化架构,通过
原创 2024-05-05 05:18:03
51阅读
# 融合Docker的区别 当我们谈论现代IT架构时,融合基础设施(HCI)Docker容器化技术是两种重要的方法,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篇文章将会详细解释二者的不同之处,并引导你理解它们在企业中的应用。 ## 流程概述 要更好地理解融合Docker的区别,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8-02 11:15:55
178阅读
Docker融合的结合 我们说Docker是无状态的,其主要在于对计算资源的弹性伸缩。在我们不需要运行Docker或者Docker出现损坏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将其进行销毁即可。即类似于之前网上有篇文章所说的,容器就像是农场里面的饲养的一头奶牛,当我们想吃牛肉了或者奶牛生病了不能够再生产奶,那我们就直接换掉就好了。容器技术基于这样的思想,公有云的按需使用、弹性伸缩一致。所以Docker
原创 2016-07-03 09:34:41
5686阅读
1点赞
2评论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企业“云化”程度的稳步提升,传统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已无法满足用户业务敏捷变化的需求,这也让融合架构在过去几年得以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融合架构能够凭借快速交付管理运维的优势,在企业应用场景中,快速搭建起各种“小而美”基础架构应用环境,有效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更好地强化企业私有云的弹性基础架构的扩展能力。不仅如此,随着
1.3 融合/服务器SAN解决方案过去几年,围绕着什么是融合什么又是Server SAN存在着很多争论。在我们看来,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运行的平台集成化的程度交付模式。说起交付模式,则有2种不同的方案:基于设备的纯软件的基于设备的解决方案就是把软件硬件捆绑在一起销售交付的一种解决方案,它预装了一种hypervisor,通常配置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它往往还通过利用其所提供的存储API或嵌入在h
     我最近正在制作一组幻灯片,用于介绍如何使用 VMware 技术构建融合平台。当然,这组幻灯片重点介绍 Virtual SAN,因为这是堆栈中的核心产品之一。这组幻灯片的制作素材主要来源于我与不同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讨论,他们正努力为自己的数据中心构建一个平台,而且这一平台可以轻松地进行复用。这一平台看起来会很美观,可以进行横向纵向扩展。不仅可以在完整数据中
基于DockerRancher的融合容器云架构---来自RancherRedapt  Nutanix公司发明了融合架构理论,自从我听说他们的“iPhone数据中心”理论时,我便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在我以前任职Cloud.com的CEO、CloudStack的创始人、以及Citrix的云平台组织的CTO时,我帮助了很多组织团体把他们的数据中心变成了云架构。在那时,如何把多
近日,VMmark发布了最新的性能测试结果,浪潮信息inMerge1100融合产品以25.74分的成绩,刷新了vSAN架构(Intel双路平台)的虚拟化性能测试记录。自2006年云计算概念问世以来,从服务器虚拟化到桌面虚拟化,从容器到裸金属,各种技术概念层出不穷,特别是当云原生概念走红之后,作为奠基性技术的虚拟化似乎成为了“来自上个世纪的产物”。但在实际应用中,虚拟化作为最成熟的云计算底层技术,
转载 2024-05-08 16:39:59
117阅读
# 融合部署 Docker ## 引言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Docker 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容器化技术。融合部署 Docker 是一种将 Docker 容器与虚拟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的部署方式,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更好的资源利用率。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实现融合部署 Docker。 ## 整体流程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融合部署 Docker 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原创 2023-12-18 07:55:07
145阅读
# 融合Docker 的结合:提升企业 IT 效率 在现代企业 IT 基础设施中,融合(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容器化技术(例如 Docker)已经成为了提升效率灵活性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探讨融合Docker 的结合,展示如何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来简化 IT 运营,并提供相关的代码示例。 ## 什么是融合融合是一种新兴的基
原创 11月前
30阅读
申耀的科技观察读懂科技,赢取未来!我们知道,融合自诞生以来,几乎很快就赢得了市场各方的认可,并从一个相对较小范围的应用领域,成长为目前企业构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乃至未来实现多云管理架构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其中,VMware vSAN更是凭借其内生vSphere内核、支持众多企业级关键应用以及众口皆碑的企业级特性等优势,在众多融合方案中脱颖而出,独占全球融合市场份额头号交椅。但随着
边缘计算将使企业在使用数据后能够更快地采取行动并保持竞争优势。创新应用程序的更快响应意味着需要几乎实时地访问数据,将数据处理到附近的边缘节点并生成洞察以馈送给云和源设备。边缘解决方案供应商正在构建解决方案,以减少延迟对大量用例的影响。支持边缘计算的网络应该在边缘节点处于活动状态的网络中维持端到端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的连续性。例如,考虑到边缘将成为5G电信网络的主流,5G用户在边缘移动时不应丢失有效服
openstack-miatka融合基础架构之ceph对接openstack glance/nova/cinder/cinder-backupOpenStack项目中Glance、Nova、Cinder、Swift等服务是项目中存储的服务,服务种类的不同也决定着提供服务的方式不同,在OpenStack的设计中Glance被用于镜像资源的存储,称为镜像服务。Nova则用于虚拟机实例操作和实例资源的
转载 2023-08-07 19:53:40
265阅读
# 融合环境下运行 Docker 的探索与实践 在现代IT基础设施中,融合(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正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解决方案,它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集成在一起,简化了数据中心的管理扩展。而Docker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容器化技术,则可以在融合环境中提供灵活的应用部署快速的资源分配能力。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如何在融合环境中高效地运行Do
原创 2024-08-18 07:52:20
21阅读
“5·15”,EasyStack春季新产品发布会的好日子。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信息量非常之大,正式发布公司中文品牌名“易捷行云”,宣布完成3亿元C+轮融资,提出“企业云计算三级火箭模型”,发布ECS Stack融合产品,与博学教育合作成立EasyStack博学学院……真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不过,在这些热闹的“表象”之下,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虽说此次发布会以融合为最大卖点,但是从OpenStac
转载 2023-09-10 10:02:26
196阅读
虽然融合架构以其为用户带来的巨大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但市场上对融合仍然有诸多不清晰的概念疑问,本系列文章将力求对这些概念进行逐一解释。本篇解释大家经常问到混淆的一个概念:融合服务器是什么?融合一体机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下文特别整理了相关概念介绍。首先,融合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 IT 基础架构,这种架构具备以下特点:1.符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理念,一定是通过软件结合标准的
融合架构的目标降低超负荷工作的数据中心的压力,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系统来补充现有的IT投资,这一切都是浪费。本文涵盖准备对进行数据中心进行融合融合改造需要了解的基本原理。融合是将数据中心多层结构(通常是计算,网络存储)预先打包或整合为一个系统。 融合架构的目标是简化IT结构,提升效率,从而减轻数据中心过载以及人手不足的压力。但采用融合融合系统的挑战之一就是在选对合适的时机。除找准时机外,企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