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之文档与目录结构1、Linux文件系统结构  Linux目录结构的组织形式和Windows有很大的不同。Linux没有“盘(如C盘、D盘、E盘)”的概念,而是建立一个根"/"文件系统,所有的目录也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  Linux与Windows系统目录有所不同,windows使用反斜杠"\"来作为目录分隔符,而Linux使用正斜杠"/"作为目录分隔符,如下:  Windows目录
用LINUX SHELL命令。用法:cd “你想要进的目录” //当目录名称中含有空格、中文或其它特殊字符时请用双引号包括以下是最常用的几个目录的写法:1、/ 代表根目录2、. 当前目录3、.. 上级目录4、~ 当前用户的默认工作目录注:目录可以省略不写, 与cd ~ 有相同的效果。Linux根目录结构:扩展资料:Linux Shell常用shell命令Linux Shell常用shel
Hyperledger Fabric节点服务器对存储空间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在我实际生产体验的过程中,每一条请求数据大概仅2K左右,但实际占用空间远不止这点,每个节点都会对Block及链进行保存维护,也会将数据解析存储在本地,基本上1000万条数据会占用500G左右的空间。当然,这个仅供参考,不同的业务可能会略有差距。我所负责的业务需要在联盟链搭建初期就导入巨量的数据,这个需求本就有些违背区块链的
2005.4.26 几句废话: 这是我在驱网发的第二篇文章,第一篇是关于利用过滤驱动将U盘设置为只读的。 这篇是利用文件系统过滤驱动将一个目录(本地硬盘)设置为只读,包括禁止修改 文件,禁止删除文件,禁止新建文件等。 我最终的目的是想实现 利用文件过滤驱动 将任意盘(包括移动,A等)设置为只读。因此我的路还很长,还需要各位的帮助。 正文: 0 准备工作: 由于是对文件、目录的拦截。首先要知道如何
转载 2024-04-17 13:52:27
59阅读
# 让Java项目根目录成为只读目录的指南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经常被问到如何将Java项目的根目录设置为只读。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但是对于那些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可能需要一些指导。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 流程概述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概述整个过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确定项目根目录 | | 2 |
原创 2024-07-20 09:36:30
21阅读
Linux的根分区已经使用率达到100%,以至于服务不能正常进行,以下内容向大家讲解如何扩展根目录的大小。首先,介绍下大体的解决思路,要想扩充,硬件上要有准备,说白了也就是要有一块新的磁盘空间来供我们使用。对于实体机需要准备一块新的硬盘或未被使用的分区,对于虚拟机,我们只需要使用vmware自带的软件扩充下磁盘大小。扩充磁盘,只意味着硬件条件得到满足。接下来就需要对新的磁盘空格进行合理的操作,来扩
背景公司一台重要服务器,3块3TB硬盘配置raid5,搭载了许多服务(前人),安装系统时,未正确分区,导致根目录只有50GB空间,home目录挂载了5.2TB,如图: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扩展根分区?思路1.打包源服务器根下重要文件(tar包); 2.在新服务器上安装与源服务器同样的配置(3块3TB硬盘做raid5,安装Centos 7.3); 3.扩展根分区; 4.传输并还原tar包。为什么不直接在旧
/: 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bin:/usr/bin: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boot: 放置linux系统启动时用到的一些文件。/boot/vmlinuz为linux的内核文件,以及/boot/gurb。建议单独分区,分区大小100M即可/dev:
/: 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bin:/usr/bin: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boot: 放置linux系统启动时用到的一些文件。/boot/vmlinuz为linux的内核文件,以及/boot/gurb。建议单独分区,分区大小100M即可/dev:
转载 2024-06-20 13:15:25
254阅读
目录说明/root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bin—>/usr/bin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sbin—>/usr/sbin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
    自己通过root创建了一个新用户,然而当我使用这个新用户时发现,/home/my中的空间只有几十M,完全不能满足我的使用,所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扩展根下的空间。     我的本次操作,参考于 http://www.jb51.net/LINUXjishu/84599.html 1、切换root用户   2、#fdisk -l        //通过这个命
下面是CentOS目录结构:以下是对根目录下每个目录的简单解释:/: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bin:/usr/bin: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boot:放置linux系统启动时用到的一些文件。/boot/vmlinuz为linux的内核文件,以及/bo
本文中介绍如何从意外运行# chmod -R 777 /命令,在Centos8操作系统上恢复默认权限。本文中我们将故意在一个测试服务器上运行chmod 777命令,并尝试通过运行两个命令进行恢复。就是如下两条命令: # rpm --setugids -a # rpm --setperms -a 当再测试机上面执行下面命令之后,所有文件权限都会变成777。 [root@localhost ~]# c
对于目前的网络开发者来说,比较好的搭档就是Win7+VirtualBox+CentOS的组合,既可以发挥Linux强大的网络服务功能,也可以有效的隔离各项服务拖慢系统,影响系统的运行,对于新手来说可以减少配置错误带来的损失,最主要的是方便移植,不同每次重装系统,都要痛苦的安装配置一大堆东西。但如果当我们在虚拟机中安装和使用的时候,发现系统存储不够用,怎么办,使用VirtualBox 4 版本以上的
转载 2024-08-07 17:54:17
177阅读
一、问题背景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突然监控告警,报根目录空间不足(no left on device),登录机器初步查看,发现根目录确实满了。#  df   -hT二、问题排查根目录下包括所有的目录,而有些目录是挂了盘的,这些目录不会占用根目录下的系统磁盘空间。出现根目录空间不足的情况只要关注那些未挂盘的文件大小,使用du命令查看各个目录的大小(只显示一层目录
 linux 目录结构                    linux目录树 /: 根目录,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bin:/usr/bin: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的目录,如常用的命令ls、tar、mv、cat等。/boot: 放置lin
# Docker怎么查看根目录是否只读 在使用Docker时,有时候需要查看容器的根目录是否是只读的,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将介绍如何查看Docker容器的根目录是否只读,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问题描述 在使用Docker时,我们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如何查看Docker容器的根目录是否只读?因为只读根目录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解决方案 要查看Docker容器的根目录
原创 2023-12-01 14:27:40
97阅读
一、扫描磁盘 若已在虚拟机增加了磁盘且没看到磁盘 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查找系统中所有的主机总线编号: # ls /sys/class/scsi_host 得到主机总线编号后,运行以下命令来发现新的磁盘: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
转载 2021-09-29 09:40:00
1204阅读
2评论
Liunx根目录文件结构深入了解linux文件目录结构的标准和每个目录的详细功能,对于初学者很重要/boot:主要放置开机会使用到的档案,包括Linux核心档案以及开机选单与开机所需设定档等等。Linux kernel常用的档名为:vmlinuz ,如果使用的是grub这个开机管理程式,则还会存在/boot/grub/这个目录。/bin:系统有很多放置执行档的目录,但/bin比较特殊。因为/bin
默认虚拟主机 修改主配置文件nginx.conf 在结束符号} 上面加入一行配置。 include vhost/*.conf; 意思是在/usr/local/nginx/conf/vhost/下的所有以.conf 结尾的文件都会加载,这样就可以把所有虚拟主机配置文件都放到vhost目录下。   mkdir /usr/local/nginx/conf/vhost cd /usr/loca
转载 2024-10-22 14:20:18
3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