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信号就是高频信号,就是我们所说电磁波.可以向空间辐射.视频信号就是图像信号.中频信号是高频信号经过变频而获得一种信号.为了使放大器稳定工作和减小干扰.一般接收机都要将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电视机图像中频信号是38MHZ.音频中频信号是6.5MHZ. 中短波收音机中频信号是465KC 调频收音机中频是10.7MHZ射频是指发射频率,因为有些信号本身可能不太适合直接发射
IQ调制IQ调制定义数字调制过程就是将原始数据比特流按照一定规则映射至IQ坐标系过程。映射完成后将得到数字I和Q信号,再分别由DAC转换为模拟I和Q信号,最后经IQ调制器上变频至射频频段。IQ定义 reference: 知乎.
转载 2023-07-31 10:55:26
60阅读
# 中频架构中频输出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如何有效处理和转换信号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中频架构是一种新兴信号处理方式,它在现代无线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探讨中频架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中频输出过程,并提供相应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技术。 ## 中频架构概述 中频(Zero-Intermediate Frequency,ZIF)架构采用了直接下变
原创 2024-09-14 03:16:20
112阅读
文章目录随机信号处理笔记: 中频处理技术及Hilbert变换1.中频处理技术2.希尔伯特变换2.1实信号复数表示2.1.1复函数表示实信号可能性2.1.2复函数表示实信号必要性2.1.3解析信号及Hilbert变换3.复信号在工程应用意义 引言雷达接收机首先将输入高频窄带信号进行下混频处理。得到含有幅度和相位信息中频信号。然后将得到中频信号,分双通道通过相位检波器处理,低通滤
文章目录前言一、什么是中频架构?1. 原理框图2. 中频架构优缺点优点缺点二、什么是超外差架构1. 原理框图2. 经典超外差架构优缺点优点缺点参考文献 前言本文对频谱仪设计采用最为广泛两种模型,中频架构和超外差架构进行解析。主要从射频前端行为入手,对这两种架构及其优劣点做一个简单介绍。一、什么是中频架构中频架构指的是,射频信号没有经过中频,而是直接通过混频器下变频到基带,
# 中频架构射频芯片本振泄漏和镜像 ## 引言 中频(Zero-IF)架构是一种常用于射频(RF)芯片设计技术。它可以有效简化解调过程,但同时也面临着本振泄漏和镜像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会对信号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将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一些实现代码示例和图表说明。 ## 什么是本振泄漏和镜像? 1. **本振泄漏**:在中频架构,本振信号可能会泄漏到接收信号。这会导致
如果发射时在DC调制了数据符号,则该数据符号发射EVM会很差,信噪比通常是负若干dB,因此LTE协议规定这个DC上是不发射任何数据符号。一般来讲,在发射机天线口测量,要求DC子载波功率比总发射功率低20dB以上,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浪费PA发送无用DC子载波以及避免DC过强影响UE接收机射频AGC正常工作。对于UE接收机,一般采用中频方案,接收本振泄漏会直接在基带DC产生较强噪声
转载 2024-06-28 18:31:54
80阅读
中频信号是高频信号经过变频而获得一种信号.为了使放大器能够稳定工作和减小干扰.一般接收机都要将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电视机图像中频信号是38MHz.音频中频信号是6.5MHz.简介所谓中频,顾名思义,是指一种中间频率信号形式。中频是相对于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来讲中频可以有一级或多级,它是基带和射频之间过渡桥梁。 [1] 射频信号就是高频信号,就是我们所说电磁波
众所周知,感应淬火时频率选择是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电流频率,将在件中产生不同透入深度,在随后淬火中可获得到不同深度硬化层。高频(中频)电流有个重要特性叫表面效应,即随着电流频率提高,高密度感应电流,更趋向件表面。频率越高,表面电流密度越大,电流透入深度越小。频率越低,电流透入深度越大。对于钢制实心圆柱形件而言,电流透入深度Δ一般用式(1)进行计算式:ρ——钢电阻率,20℃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及模拟对信号带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超外差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带宽增加对带内平坦度带来巨大挑战,大规模数字FPGA发展,使得采用中频技术可实现大带宽信号处理,降低硬件成本。图1 传统超外差接收机结构        需要考虑镜像抑制,预选滤波,中频滤波,设计结构复杂;可能需要采
CMLA008 - 近中频2019-04-01 Nigel Wilson无论是用于传输语音还是数据,RF通信链路都是现代生活基本组成部分。发射器将信息调制到射频,无线电接收器处理接收和解调过程。现代接收器通常将RF信号下变频到基带,在其中对其数字化和进一步处理。从无线电发展历史上看,接收器使用了超外差(superheterodyne)方式,采用两级或更多级下变频方式,每一级通常都使信号更接
中频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中频,本振泄露,IQ校准"时间:2014-05-28 15:04:04       1 中频发射机原理1.1 概述传统发射机实现模式:基带→中频射频。无线发射机体系结构长期由超外差式所控制,如图1所示。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进步和对移动通信设备小型化、低功耗、多功能需求不断增强,
转载 2024-07-24 16:52:17
0阅读
中频(ZIF)架构自无线电初期即已出现。如今,ZIF架构可以在几乎所有消费无线电应用中找到,无论是电视、手机,还是蓝牙技术。ZIF技术取得最新进步对现有高性能无线电架构形成了挑战,其带来新产品取得了性能上突破,能够实现ZIF技术以前望尘莫及新型应用。本文将探讨ZIF架构诸多优势,介绍这些优势如何使无线电设计性能达到新高度。无线电工程师面临挑战不断增多需求给当今收发器架构师带来了
转载 2024-02-04 11:05:26
59阅读
一、直流分量是什么意思?1. 定义: 直流分量是指信号直流成分 ,信号直流分量就是信号平均值,它是一个与时间无关常数。如果原信号是周期信号,在用数学公式表达时可以省去取极限过程,且积分限可以取任意一个周期-----定义参见百度百科直流分量就是指频率为0信号分量。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直流分量也可以看作信号时间均值。二、 如何根据信号采样值计算其直流分量?方法1:平均值根据直流分量定义
原标题:中频采样和IQ采样比较和转换RF测试笔记是业界一线工程师们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式介绍射频微波测试技术专栏,主要涵盖噪声系数、数字调制、矢网、频谱分析、脉冲信号等内容 。如有想看到内容或技术问题,可以在文尾写下留言。一、什么是中频采样,什么是IQ采样射频接收系统通常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信号解调和分析,因此需要使用ADC对信号进行采样。根据采样频率不同,可以分为射频直接采样、
杂散信号是如何产生中频接收机,杂散信号(Spur)通常是由于非线性元件(如放大器、混频器等)引起。当信号通过非线性元件时,将会发生非线性失真,产生额外频率信号,这些额外频率信号就是杂散信号。在中频接收机混频过程,由于混频器非线性特性,输入信号和本振信号之间乘积会产生杂散信号。此外,前端放大器非线性特性也可能会导致杂散信号产生。在中频接收机工作模式下,杂散信号是一种干
中频接收机在几十年前被提出来,工程中经历多次应用实践,但是多以失败告终,近年来,随着通信系统要求成本更低,功耗更低,面积更小,集成度更高,带宽更大,方案能够很好解决如上问题而被再次提起。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频接收机问题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结合TI中频方案TRF3711测试结果证明,中频方案在宽带系统基站是可以实现。1  超外差接收机为了更好理解中频接收优势,本节将
摘要: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系统]是当前和未来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该系统,飞机将其位置、速度和身份(具有给定周期性)发送给装备飞机或地面站进行监视。车载导航系统主要是基于GPS单元计算这些信息,二次监视雷达转发器用于在公共RF信道上广播包含这些信息消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能够有交通意识。该协议一个重要限制是吞吐量受
接收机三种结构 关于接收机结构我们从最传统超外差结构开始介绍,超外差结构能提供非常好性能,但这种结构需要大量分离元件,像滤波器、混频器、放大器等。由于小型化、个性化等等商用需求,出现了中频和低中频接收机结构,同时软件无线电(SDR)技术也为射频微波发展提供了新方向,随着开放商用频率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企业集中力量开发属于自己SDR。 1. 超外差接收机
# 0中频架构芯片科普及应用 ## 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频率调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电子设备,“0中频架构”(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Architecture,ZIF架构)无疑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它旨在实现更高效率和更低功耗。本文将对0中频架构芯片进行详细科普,并提供代码实例来帮助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 0中频架构基本原理
原创 2024-09-04 03:16:31
7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