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SAM基本概念 虚拟存储技术的发展,为文件管理系统开拓了新的方向,而基于虚拟存储概念而研制发展的虚拟存取方法,在IBM系列的机器中也已经普遍地使用。VSAM (Virtual Storage Access Method)是一种虚拟存取方法,它是为了与直接存取存储设备DASD(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能 够在文件上直接地存取任何记录的设备)一起使用而研制的文
那些在此阶段对vSAN有了很好理解的人会知道,部署在vSAN数据存储上的虚拟机是作为一组对象而不是像将VM部署在传统数据存储上一样作为一组文件部署的。这些对象包括VM Home命名空间,VMDK和VM Swap。VM Swap很有意思,因为它仅在VM开机时才存在,但在vSAN上,以前总是为其提供100%对象空间预留。这有一些缺点,因为它会消耗很多容量。好消息是,在VSAN 6.2中我们有一种将VM
目录 1. vSAN简介1.1 vSAN 概念1.1.1 vSAN 的特性1.2 vSAN术语和定义1.3 vSAN 和传统存储1.4 构建 vSAN 群集1.5 vSAN 部署选项1.6 与其他 VMware 软件集成1.7 vSAN 的限制 2. 启用 vSAN 的要求2.1 vSAN 的硬件要求2.2 vSAN 的群集要求2.3 vSAN 的软件要求2.4 v
centos7结合NFS服务搭建FTP服务前言ftp服务架构图ftp服务器规划NFS服务搭建在61服务器部署FTP服务将所有ftp使用的目录挂载到ftp根目录下访问ftp服务ftp用户及权限配置再次测试登录重启自动挂载脚本 前言如果单独在一台服务器搭建FTP服务,非常简单只需要将vsftpd包下载下来,安装然后通过配置即可完成搭建,但是单独一台服务器的磁盘空间有限,极限也就100多T,如果有超过
转载
2023-08-14 13:29:58
168阅读
# 实现vsan架构NVMe-oF架构
## 介绍
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实现"vsan架构NVMe-oF架构"。首先,让我们了解整个过程的流程,并使用表格展示每个步骤。
| 步骤 | 说明 |
| --- | --- |
| 步骤 1 | 配置基础环境 |
| 步骤 2 | 安装和配置vSphere |
| 步骤 3 | 配置和启用NVMe-oF |
| 步骤 4 | 配置和启用vSAN
原创
2023-07-27 05:37:57
270阅读
目录 1. vSAN简介1.1 vSAN 概念1.1.1 vSAN 的特性1.2 vSAN术语和定义1.3 vSAN 和传统存储1.4 构建 vSAN 群集1.5 vSAN 部署选项1.6 与其他 VMware 软件集成1.7 vSAN 的限制 2. 启用 vSAN 的要求2.1 vSAN 的硬件要求2.2 vSAN 的群集要求2.3 vSAN 的软件要求2.4 vSAN 的网
目录 1. vSAN简介1.1 vSAN 概念1.1.1 vSAN 的特性1.2 vSAN术语和定义1.3 vSAN 和传统存储1.4 构建 vSAN 群集1.5 vSAN 部署选项1.6 与其他 VMware 软件集成1.7 vSAN 的限制 2. 启用 vSAN 的要求2.1 vSAN 的硬件要求2.2 vSAN 的群集要求2.3 vSAN 的软件要求2.4 vSAN 的网
转载
2024-07-12 17:04:22
242阅读
ThinkSystem DM 全闪存阵列——通过全闪存 NVMe 转型加速您的业务挑战 要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必须不断改善关键业务运营的速度和响应能力。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全闪存存储,它可以大幅加速关键工作负载。不过,随着全闪存在整个数据中心的逐渐普及,人们很快就发现,企业级数据管理能力在共享环境中至关重要。要交付最终解决方案,全闪存存储需要为混合云环境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集成的
转载
2024-02-08 06:13:55
43阅读
随着 SSD 硬盘技术的不断演进,目前大多数机械硬盘使用的 SATA 已不再满足 SSD 高性能和低延迟的需求,NVMe 应运而生。欢迎阅读本文,了解 NVMe SSD 如何充分释放全闪超强性能!
原创
2022-12-02 18:23:32
254阅读
NVMe 所处层次NVMe是一种Host与SSD之间通讯的协议,它在协议栈中隶属高层。NVMe在协议栈中处于应用层或者命令层。NVMe是为SSD所生的。NVMe出现之前,SSD绝大多数走的是AHCI和SATA的协议,后者其实是为传统HDD服务的。与HDD相比,SSD具有更低的延时和更高的性能,AHCI已经不能跟上SSD性能发展的步伐了,已经成为制约SSD性能的瓶颈。既然SATA接口速度太慢,我用P
转载
2023-09-16 12:23:58
352阅读
四种不同的配置下进行了测试,包括:
高性能模式:关闭去重/压缩,只启用镜像模式RAID 1
平衡模式:启用去重/压缩,启用镜像模式RAID 1
高容量模式:启用去重/压缩,启用RAID 5
高可用性模式:启用去重/压缩,启用RAID 6
转载
2022-04-15 14:08:45
1555阅读
# VSAN架构
## 什么是VSAN?
VSAN(Virtual SAN)是VMware公司推出的一种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它通过在虚拟机主机上运行的软件来构建和管理存储池,从而提供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存储服务。
与传统的存储解决方案相比,VSAN具有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可伸缩性。它可以轻松地与现有的虚拟机环境集成,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扩展存储容量。
## VSAN架构
V
原创
2023-07-20 03:42:14
144阅读
■考虑允许的故障数之前,确保在不计算保护副本的情况下,每个磁盘组中闪存缓存的大小至少为预期所用容量的 10%。 ■vSphere Flash Read Cache 不得使用为 Virtual SAN 缓存预留的任何闪存设备。 ■缓存闪存设备不得使用 VMFS 或其他文件系统格式化。 ■对于混合组配置,确保至少有一个 SAS、NL-SAS 或 SATA 磁盘。 ■对于全闪存磁盘组配置,确保至少有一个
转载
2024-01-10 18:06:44
136阅读
# NVMe 架构:高效存储的未来
**引言**
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种针对非易失性存储协议的标准,旨在充分发挥固态硬盘(SSD)的高速度和低延迟特点。与传统的 SATA 和 SAS 接口相比,NVMe 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快的响应时间,成为现代计算机和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 NVMe 架构
NVMe 架构的基础是
原创
2024-09-24 05:52:08
161阅读
NVMe 的由来 目前机械硬盘大多数使用 SATA (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接口,接口协议为 AHCI,是 Intel 联合多家公司研发的系统接口标准。AHCI 最大队列深度为 32,即主机最多可以发 32 条命令给 HDD 或 SSD 执行,在 HDD 时代整个性能瓶颈在硬盘端,而不是接口和协议端,所以
转载
2024-01-15 09:47:30
79阅读
一.环境准备:1.磁盘类型检查(HDD,SSD确认) 如果有新添存储盘,点 “重新扫描存储”识别 如果磁盘不能正确识别,提前更正 2.提前新建一个VSAN所在网段交换机,为下文的见证服务器Secondary Network分配网络 3.提前做好DNS的解析 二. V
转载
2023-11-01 13:20:13
598阅读
一、NVME说明1、简介NVM Express(NVMe),或称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英语:Non-VolatileMemoryHostControllerInterfaceSpecification,缩写:NVMHCIS),是一个逻辑设备接口规范。它是与AHCI类似的、基于设备逻辑接口的总线传输协议规范(相当于通讯协议中的应用层),用于访问通过PCI Express(PCIe)总线附加
NVMe Non-VolatileMemory express 一种建立在M.2接口上的类似AHCI的一种协议,专门为闪存类存储设计的协议。NVMe具体优势包括:性能有数倍的提升;可降低延迟超过50%;NVMe PCIe SSD可提供的IOPs十倍于高端企业级SATA SSD;自动功耗状态切换和动态能耗管理功能大大降低功耗;支持未来十年技术发展的可扩展能力。PCIe很复杂,NVMe是给PCIe穿个
转载
2024-01-02 09:08:00
183阅读
全闪 Ceph:存储技术的升级与演进
全闪 Ceph,作为存储技术的升级与演进,已经成为了当前数据管理和存储的关键词。随着现代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快速发展,对存储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全闪 Ceph 无疑成为了存储领域的一股重要势力。
Ceph 是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通过将数据块存储在多台服务器上,实现了高可用、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然而,传统的 Ce
原创
2024-01-31 13:16:41
95阅读
NVMeNVM Express(NVMe),或称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个逻辑设备接口规范。他是与AHCI类似的、基于设备逻辑接口的总线传输协议规范(相当于通讯协议中的应用层),用于访问通过PCI-Express(PCIe)总线附加的非易失性内存介质,虽然理论上不一定要求 PCIe 总线协议。此规范目的在于充分利用PCI-E通
转载
2023-05-27 13:33:30
1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