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神说java,springcloud笔记 Spring Cloud Config为分布式系统中的外部配置提供服务器和客户端支持。使用Config Server,您可以在所有环境中管理应用程序的外部属性。客户端和服务器上的概念映射与Spring Environment和PropertySource抽象相同,因此它们与Spring应用程序非常契合,但可以与
转载 11月前
49阅读
第六章:spring cloud多模块项目框架搭建-集成druid连接池 本系列博客旨在搭建一套能用于实际开发使用的spring cloud多模块项目框架,并不是一个spring cloud的demo而已,提供分布式系统的开发规范限制,微服务注册中心,配置中心,负载均衡,熔断,redis缓存,分布式事务,kafka服务消息通信,系统安全(sql注入攻击,xxs攻击等等),多数据源切换,全
数据库连接池:   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再不是重新建立一个;释放空闲时间超过最大空闲时间的数据库连接来避免因为没有释放数据库连接而引起的数据库连接遗漏;数据库连接池原理:   连接池基本的思想是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将数据库连接作为对象存储在内存中,当用户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并非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而是从连
1 配置实例############################### DRUID数据配置 start ################################ spring: datasource: # 数据库类型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 数据库驱动名称 driver-class
转载 2023-09-22 17:47:16
123阅读
如何实现连接池?确保你每一次的连接使用相同的连接字符串(和连接池相同);只有连接字符串相同时连接池才会工作。如果连接字符串不相同,应用程序就不会使用连接池而是创建一个新的连接。优点使用连接池的最主要的优点是性能。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所耗费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网络的速度以及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的(网络)距离,而且这个过程通常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而采用数据库连接池后,数据库连接请求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池
    项目的DEMO代码:https://github.com/heyu52/-spring-cloud     关于数据库连接池,我们前面一直都没有说,其实,在项目运行时,是有输出的,只是看大家是否注意项目输出了。自从springboot2.0以来,springboot默认数据库连接池选择了HikariCP。HikariCP是一个日本词,意思是光,可想而知,就是一个快字。HiKariCP是数据
转载 2024-03-19 23:49:26
63阅读
spring: datasource: username: root password: root url: jdbc:mysql://192.168.77.130:3306/gulimall_oms?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 ...
转载 2021-10-29 18:21:00
358阅读
2评论
引言     想必本文的读者对数据库都不会陌生,由于数据库良好的特性和服务的稳定性,使得我们的工作几乎离不开,而数据库连接池因为连接复用的优势也被广泛的使用,但凡事不可能只有好处而没有代价,使用连接池一个最直接的代价就是需要配置一堆的参数。其实很多时候这个复杂度也不存在,只要找个工程把配置拷贝一份,改一下用户名密码也就能工作了,因为之前的配置都正常工作了一段时间基本也没问题了,这个逻辑本身没毛病,
原创 2021-05-16 15:40:27
578阅读
1.阿里巴巴-德鲁伊druid连接池配置1.1、简介: Druid是阿里巴巴开源平台上的一个项目,整个项目由数据库连接池、插件框架和SQL解析器组成。该项目主要是为了扩展JDBC的一些限制,可以让程序员实现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向密钥服务请求凭证、统计SQL信息、SQL性能收集、SQL注入检查、SQL翻译等,程序员可以通过定制来实现自己需要的功能。 1.2、Druid支持哪些数据库? Dr
引言     想必本文的读者对数据库都不会陌生,由于数据库良好的特性和服务的稳定性,使得我们的工作几乎离不开,而数据库连接池因为连接复用的优势也被广泛的使用,但凡事不可能只有好处而没有代价,使用连接池一个最直接的代价就是需要配置一堆的参数。其实很多时候这个复杂度也不存在,只要找个工程把配置拷贝一份,改一下用户名密码也就能工作了,因为之前的配置都正常工作了一段时间基本也没问题了,这个逻辑本身没毛病,
原创 2021-05-16 15:40:23
350阅读
使用数据库连接池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并且提高数据库承载量。下面介绍手动配置数据库连接池。 1 在tomkat安装目录下的lib目录下添加MySql数据库驱动jar包。 2 在tomcat安装目录下的conf子目录中的server.xml中最后的“</Host>”标记前添加如下配置: 3 在t
转载 2016-10-27 23:39:00
391阅读
2评论
Spring的JDBC模板技术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前的JDBC操作需要的几个步骤:  DbManager: getConnection():负责获取数据库连接对象 closeConnection:负责关闭数据库连接对象  Dao层 我们以insert操作为例子 public int insertNews(News news) {
今天遇到了关于数据连接池配置的问题,发现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配置,现总结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已Mysql数据库为例)一,Tomcat配置数据源:方式一:在WebRoot下面建文件夹META-INF,里面建一个文件context.xml,内容如下:maxActive="50" maxIdle="30" maxWait="10000" logAbandoned="true" username="
Java数据库连接池的几种配置方法(以MySQL数据库为例)发布于 2020-12-25|复制链接摘记: 一.Tomcat配置数据源:前提:需要将连接MySQL数据库驱动jar包放进Tomcat安装目录中common文件夹下的lib目录中1.方法一:在WebRoot下面建文件夹META-I ..一.Tomcat配置数据源:前提:需要将连接MySQL数据库驱动jar包放进Tomcat安装目录中com
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的有限的昂贵的资源,这在多用户网页应用程序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对数据库连接的管理能显著影响到整个应用程序的伸缩性和健壮性,影响到程序的性能指标,数据库连接池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再重新建立一个;释放空闲时间超过最大空闲时间的数据库连接来避免因为没有释放数据库连接而引起的数据库连接遗漏,这
数据库连接和关闭是非常消耗系统资源的,在多层结构的应用环境中,这种资源消耗又直接的反映到系统性能上来。在项目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解决方案便是建立数据库连接池。一、数据库连接池基本原理当程序启动时,系统主动建立出足够的数据库连接,并将这些连接组成一个连接池。每次应用程序请求数据库连接时,无需重新建立,直接从链接池中获取已建立连接。使用完毕后,无需关闭,直接归还给数据库连接池,以备其他程序调用。通过
===============================================================================配置步骤:1.导入数据源的坐标与数据库驱动坐标2.创建数据源对象3.设置数据源的基本连接信息4.使用数据源获取连接或归还连接需要导入的坐标信息junitjunitjunit4.13testdruid======================
 使用JDBC建立数据库连接的两种方式:1.在代码中使用DriverManager获得数据库连接。这种方式效率低,并且其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随着用户访问量得增加逐渐下降。2.使用配置数据源的方式连接数据库,该方式其实质就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库连接池,这种方式效率高。 数据连接池的方式连接数据库与在代码中使用DriverManager获得数据库连接存在如下差别:1)
转载 2024-01-02 22:40:41
55阅读
Spring在第三方依赖包中包含了两个数据源的实现类包,其一是Apache的DBCP,其二是 C3P0。可以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利用这两者中任何一个配置数据源。DBCP数据源DBCP类包位于 /lib/jakarta-commons/commons-dbcp.jar,DBCP是一个依赖 Jakarta commons-pool对象机制的数据库连接池,所
转载 2024-04-11 10:03:19
172阅读
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数据库连接池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的思想非常简单,将数据库连接作为对象存储在一个Vector对象中,一旦数据库连接建立后,不同的数据库访问请求就可以共享这些连接,这样,通过复用这些已经建立的数据库连接,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极大地节省系统资源和时间。在实际应用开发中,特别是在WEB应用系统中,如果JSP、Servlet或EJB使用JDBC直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一次数据访问请求都必须经历建
转载 2024-08-26 08:51:43
13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