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移植好的opencv没有ffmpeg,导致无法处理视频,经过几天的调试,总算弄好了。 1.检测你的opencv是否已经包含ffmpeg。这个很简单,用ldd命令查看可执行程序用了哪些动态库就知道了。如果没有检测到与ffmpeg相关的库,那说明opencv没配置完全,下面是详细配置过程。 2.交叉编译ffmpeg时先得交叉编译x264和xvid 2.1交叉编译xvid 到http://pa
buildrooot的编译buildroot是一款集成的编译集合包,解决了以前交叉编译麻烦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buildroot的官网下载压缩包。https://buildroot.org/downloads/ 建议最新的包,试过比较老的版本,好像编译过程中下载一些旧版本的文件,下载速度特别慢,就算挂上了也无济于事。下载过来解压之后,我们首先进行清理,有时候我们用的不是全新的包,而是别人
转载 2024-05-02 22:33:51
495阅读
1. 简介Buildroot是Linux平台上一个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的框架。 整个Buildroot是由Makefile(*.mk)脚本和Kconfig(Config.in)配置文件构成的,因此可以像配置Linux内核一样执行make menuconfig进行配置,编译出一个完整的、可以直接烧写到机器上运行的Linux系统文件(包含bootloader、kernel、rootfs以及root
这次我们来介绍使用buildroot构建opencv开发环境,buildroot 是 Linux平台上一个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的框架。整个buildroot是由 Makefile脚本和Kconfig配置文件构成的。可以和编译Linux内核一样,通过 buildroot 配置,menuconfig 修改,编译出一个完整的可以直接烧写到机器上运行的Linux系统。 1、源码下载:buil
转载 2024-04-01 17:27:05
302阅读
本文主要讲解RK3568Buildroot 移植库文件及Buildroot 添加用户程序,本文主要适用于飞凌OKT3568-C 平台Linux4.19.206 操作系统,其他平台也可以参考,但是不同平台之间会存在差异,需自行修改以适应自己的使用。一、Buildroot 移植库文件 1、切换到OK3568-linux-source/buildroot/output/OK3568/路径下执行 make
文章目录一、《buildroot使用步骤》1、构建图形配置界面2、配置Target options3、配置Build options4、配置Toolchain5、配置 System configuration6、配置 Filesystem images。7、禁止编译 Linux 内核和 uboot8、编译9、测试文件系统10、buildroot使用总结二、《问题总结》(2-1)在启动根文件系统后
一、简介在试验中需要常常将实验结果进行保存,在opencv中提供很好用的录制视频的句柄,也可称之为类videowriter。videowriter应用那是相当的筒单,总之分为三步:VideoWriter writer; writer.open("C:\\Users\\lenovo\\Documents\\04.avi",CV_FOURCC('M', 'J', 'P', 'G'),
转载 2024-09-19 19:52:24
47阅读
、大部分都是暂时性配置工程,下次先建工程项目上次配置的环境全部失效,因为你配置的环境的是对于这个工程,所以当先建工程时会失效。 2、永久性配置,此方法简单,但编译时只能按照release与debug其中一种编译,当你需要使用release或者debug编译时需要将附加依赖项改成对应的lib文件名称。(如果看不懂可以暂且略过,说到底还是永久性配置比一次性配置优点多多)。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进入正题
转载 9月前
43阅读
昨天到的板子,一开始也下不进,现在烧录正常了[破涕为笑]串口isp要先按住boot0再短按Reset后松开boot0,daplink没识别到装了新版keil后解决了1 开发板简介立创·梁山派开发板是基于GD32F450ZGT6的开源开发板,资源接口丰富,拿来学习国产芯片挺好的。 学生还可以申请完成项目后返券(之后会有返现,现在还不行)。官方资料包 立创官方目前提供的资料包括- 01官方资料 -
这一篇讲一讲zynq移植Linux操作系统时需要使用的 rootfs1、rootfs简介rootfs用于生成linux启动时ramdisk.image,其和devicetree,linux-kernel产生的uimage一起由u-boot在启动过程中逐一加载,对于ramdisk的产生整个过程可以参看: http://xilinx.eetrend.com/blog/11092这里只有一个基本的流程,
1、在package中创建包管理目录mkdir package/app-helloworld cd package/app-helloworld touch app-helloworld.mk Config.in编辑app-helloworld.mk:##########################################################################
首先本文主要内容是将opencv移植到zedboard的嵌入式linux中,并进行测试。写本文之前参考了xzyfeixiang,懒兔子,超群天晴,rainysky的博客与陆佳华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把我遇到的问题总结下。我的开发平台式win7+虚拟机VMare(安装ubuntu)。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1 opencv在ubuntu上的安装与测试 2 opencv在zedboa
前言:        根据正点原子的教程,在官方提供的出厂根文件系统下很容易就实现了  《I.MX6U 嵌入式 Linux C 应用编程指南》第三十四章的视频监控项目。但是想自己从内核、根文件系统自己配置来实现整个流程,以便于在其他平台下能够迁移,而且也算是熟悉buildroot的使用。     环境: &n
转载 9月前
250阅读
第一部分:安装运行:1、下载opencv,并解压,将其目录下的sdk复制到eclipse的工作区间目录下,重命名为OpenCV-SDK(随意命名);2、从eclipse中导入:file->import->general->exiting project into project->next->browse(选择路径)->select
在下载了最新的buildroot之后,解压后,开始了全新的编译过程:crifan@ubuntu904:~/develop/buildroot/buildroot-2009.05$ make xconfigmake: *** 没有规则可以创建目标“xconfig”。 停止。只是想试试图形界面的配置而已,既然不能用,就懒得去折腾了,本来也就是习惯用menuconfig了。crifan@ubuntu90
Linux之buildroot(4)配置项目Author:Onceday Date:2023年12月3日漫漫长路,才刚刚开始… 文章目录Linux之buildroot(4)配置项目1.自定义项目1.1 推荐目录结构1.2 buildroot外部树(br2-external)1.2.1 external.desc文件1.2.2 Config.in和external.mk1.2.3 configs目录
转载 2024-07-03 22:48:26
565阅读
毕业设计是关于嵌入式图像采集和处理的。软件方面我的设计方案是用spcaview进行图像采集,调用opencv库进行图像处理。spcaview的移植相对比较简单,都是按照常规的交叉编译的步骤。下面主要讲一下我在移植opencv1.0到arm中遇到的两个问题:1.cvLoadImage()函数没办法使用IplImage *pImg = cvLoadImage(argv[1], 0);是opencv程序
转载 2024-04-13 11:14:11
0阅读
前一篇写了如何在移植OpenCV库到ARM平台上,本来我只是用到OpenCV的打开USB摄像头获取图像到IplImage结构中,这用到了V4L2的底层函数。然后进行视频图像的帧处理。那么如何用OpenCV读写ARM板上的视频文件,并进行视频处理呢?这该又将如何移植呢?这个就必须要装x264,xvid和ffmpeg,和上一篇中讲的通过V4L2底层函数获取摄像头视频就有点不一样了。下面就介绍一种方法。
转载 2024-05-30 07:53:01
195阅读
【代码】buildroot 增加opencv4-contrib。
原创 2023-07-15 09:48:48
246阅读
1、什么是buildrootBuildroot是linux平台上一个开源的嵌入式Linux系统自动构建框架。一个linux系统主要包含bootloader、kernal和rootfs三部分。我们可以独立去开发各个部分,在使用的时候分别去交叉编译,烧写这些软件组件。buildroot这个工具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他把bootloader、kernal和rootfs集成在一起,可以非常方便的去定制
转载 2024-09-23 18:30:28
38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