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台北电脑展,群联携手 AMD,共同宣布PCIe 4.0 应用时代来临,共组新世代效能应用 PC 平台及产业生态圈,随着AMD旗下支持PCIe 4.0的第三代处理器和X570、B550系列主板的发售,意味着PCIe 4.0正式进入实用阶段。PCIe规范全称为PCI-Express规范,其由PCI-SIG组织进行制定,组建于1992年。目前的硬件主流标准是PCIe 3.0,信号速率提升至8GT
大家都知道,AMD X570、B550主板,包括RX3000系列显卡,率先支持了PCIe 4.0协议,高达32GB/s带宽,相比现在的PCIe3.0带宽足足翻了一倍,也是AMD新平台一大卖点,然而intel却无动于衷,并各种表示PCIe 4.0无用论。可能对于消费者来说,最想关心的就是PCIe4.0技术对显卡提升到底有多大,那么pcie4.0和3.0的实际使用差别大吗?下面装机之家来实测PCI-E
接口技术【5】PCIe入门简介 -- PCIe配置总线,设备和功能的定义PCIe总线busPCIe设备devicePCIe功能function配置地址空间PCI兼容空间扩展配置空间Host-to-PCI桥接配置寄存器配置传输传统PCI机制地址配置接口总线选择单核系统多核系统配置请求0型配置请求1型配置请求 总线,设备和功能的定义就像PCI一样,每个PCIe功能都是由设备device和其相连的总线
      最近在学习驱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PCI相关知识,在网上看了很多文章,良莠不齐,我总结一下比较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那就从源头开始说起。 PCI总线和设备树是X86硬件体系内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外围硬件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连接到PCI设备树上。虽然Intel为了方便各种IP的接入而提出IOSF总线,但是其主体接口(primary interface)
# PCIe Bridge BIOS 设置入门指南 ## 一、引言 在现代计算机架构中,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总线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连接与数据传输。设置PCIe Bridge的BIOS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确保系统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开发者详细介绍如何实现PCIe Bridg
原创 2024-09-29 04:54:50
401阅读
PCIe和PCI最大的改变是由并行改为串行,通过使用差分信号传输(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如图相同内容通过一正一反镜像传输,干扰可以很快被发现和纠正,从而可以将传输频率大幅提升。加上PCI原来基本是半双工的(地址/数据线太多,不得不复用线路),而串行可以全双工。综合下来,如果如果我们从频率提高下来得到的收益大于一次传输多个bit的收益,这个选择就是合理的。我们做个简单
简介     学习PCIe有一段时间了,这里将这段时间的学习做一个总结。由于手里没有包含PCIe的板子,因此所做的也就是尽力将XILINX提供的实例工程中的关键模块进行分析,包括 PIO_RX_ENGINE.v,PIO_TX_ENGINE.v,PIO_EP_MEM_ACCESS.v ,希望对和我一样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实验室前几天搬来了一台从Intel借的aep服务器做实验,装了Optane DCPMM,即内存型傲腾。趁着别人还没用起来先折腾了一下做了点测试看看DCPMM的效果。不过因为是未正式发布产品,实测数据肯定还是不能直接放出来的,但有的数据真的很惊人。Optane和3D XPoint是什么Optane虽然一直有人黑没卵用和不理解,但Optane本身这个概念是挺好的而且理论上很
# 微星 BIOS PCIe 设置指南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小白,了解如何在微星主板的BIOS设置PCIe(外围组件互联快速通道)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本文将帮助你理清思路,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代码示例,以便你能够顺利完成这一设置。 ## 流程概览 在深入细节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整个设置流程。以下是设置PCIe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操作 | 说明
原创 8月前
7570阅读
PCIE中断简介PCIe有三种中断,分别为INTx中断,MSI中断,MSI-X中断,其中INTx是可选的(Legacy),MSI/MSI-X是必须实现的。INTx:是开始PCI时期的产物,为了兼容PCI的INTA,INTB,INTC,INTD四个中断线而采用的一种中断机制。由于仅支持四个中断,且采用一个状态来控制,这种机制导致多中断场景软件处理复杂特别是有中断嵌套的场景(由于支持中断比较少,会有公
windows32位系统的最高内存使用值是4G,显示使用值不超过3.5G。也就是说,即使物理内存卡的容量累计超过了4G,系统也无法利用超过4G部分。 PAE,物理地址扩展,是基于x86 的服务器的一种功能,它使运行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和 Windows Server 2003,Datacenter Edition 的计算机可以支持4G
转载 2024-07-22 20:07:02
135阅读
     网卡是提供主机与网络间的数据交换的一条通路,在信息化时代里网卡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网络设备,被广泛运用在服务器,工控机,网吧等地,同时也成为企业、政府以及各大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面对各种服务器平台升级和大数据流量,频繁的网络通讯需求,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网卡来满足呢?intel华南区总代理深圳华天易达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涛透露,自近几年
# BIOS PCIe带宽设置科普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PCI Express(PCIe)是一种重要的高速接口标准,用于连接主板上的各种硬件组件,如显卡、存储设备和网络卡等。正确设置BIOS中的PCIe带宽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文将探讨PCIe带宽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些设置的示例代码,同时使用Mermaid图表展示相关关系和数据分析。 ## 什么是PCIe带宽? PCIe带宽是指
原创 9月前
1345阅读
第一步:要想xp-32bit识别4G内存,首先要开启PAE (Phusical Address Extension), 下载everest检测软件,在主板-内存一项中,Phusical Address Extension(PAE)查看“操作系统支持”“处理器支持”是否为“是”,如果是“否”的话代表主板不支持,不要玩了,如果是“是”的话,“启用”一项是“否”也有可以修改的可能,那么接下来开启PAE
PCIe分层结构绝大多数的总线或者接口,都是采用分层实现的。PCIe也不例外,它的层次结构如下: PCIe定义了下三层(彩色部分):事务层(Transaction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每层职能是不同的,且下层是为上层服务的。分层设计的一个好处:如果层次分得够好,接口版本升级时,硬件设计可能只需要改动某一层,其它层次可以
近年来固态硬盘发展迅猛,NVMe M.2 SSD性能直逼PCIe 3.0 x4总线极致性能,4GB/s的带宽在高端SSD面前日渐紧张。2019年台北电脑展,AMD锐龙三代处理器和X570主板集体亮相,也正式开启了大家对于PCIe 4.0极致性能的探索。 第三代锐龙是业内首款支持PCIe 4.0的处理器,内置24条PCIe 4.0通道,16条用于显卡连接,剩下8条中4条用于与X570芯片
PCIe系列第一讲、PCIe接口的速度与管脚介绍54 人赞同了该文章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决定开始一点点更新PCIe这一系列,虽然学习了一段时间,有些地方可能总结的不好或者有纰漏,还请大家不吝指教,先行谢过! 还需声明的是,接下来所有的设计硬件的照片,是一款xc7z030ffg676-2的ZYNQ开发板,功能很强大。一、PCIe的传输速度与链路宽度PCIe2.0规范于2007年1月5日推出,将PCIe
转载 2024-05-06 07:17:52
1283阅读
前面三小节,介绍了PCIE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以及扫描流程。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我想各位小伙伴应该对PCIE有了个宏观的认识,OK,那么本章我们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单独把一些概念和更深层次的问题摘出来具体讨论。首先依旧是国际惯例,先列问题:  1. PCIE的各个模块中,经常提到Bridge/Host Bridge,Root Complex, Root port以及一些其他常用的部件概念要怎么理解? 
转载 2024-07-31 19:22:38
203阅读
UEFI启动模式和传统的Lagency启动模式完全不同,因此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UEFI BIOS和UEFI启动模式 1 必须搞清的几个UEFI问题 (1) UEFI启动模式 与 legacy启动模式 legacy启动模式: 就是这么多年来PC一直在使用的启动方式(从MBR中加载启动程序),UEFI BIOS作为一种新的BIOS自然也应该兼容这种老的启动方式; UEFI启动模式: UEFI BIOS
转载 2024-08-12 18:28:17
844阅读
 我们探讨了PCIe设备是如何在Bios中被初始化的,Bios中各种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引导装载操作系统,系统的控制权移交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也要对系统中各PCI设备进行扫描以及初始化(和上文中提到的Bios对PCI设备的枚举和配置一样),事实上,早期的操作系统也是通过Bios调用的方式来获取系统PCI设备信息的,只不过现在变成亲自动手了。总体来说,操作系统对PCI的枚举以及初始化的
转载 2024-05-31 23:31:12
67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