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数据库三种恢复模式:简单恢复模式、完整恢复模式和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介绍1.Simple 简单恢复模式,Simple模式的旧称叫”Checkpoint with truncate log“,其实这个名字更形象,在Simple模式下,SQL Server会在每次checkpoint或backup之后自动截断log,也就是丢弃所有的inactive log records,仅保留用于
使用Oracle Developer Cloud构建和部署Helidon微服务 最近由Oracle推出了Helidon项目。 它提供了一种编写微服务的新方法。 本博客将帮助您了解如何使用Oracle Developer Cloud在Oracle Container Engine for Kubernetes上构建和部署您的第一个基于Helidon的微服务。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研究一下:
一、引出问题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微服务相互调用的过程。那我们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某个微服务有没有可能有多个机器呢?或者说端口有没有可能不一样呢?那我们如何管理我们的微服务呢?其实最笨的方式就是修改端口,我们就直接修改代码就好了,但是这样如果业务量上来就是比较麻烦的事情,那么就是引入了我们的新的概念,就是服务管理有的也称为服务治理。因为我们一开始是SpringCloud-Alibaba系列教程的,
1.简介(1)什么是服务追踪 Sleuth在微服务架构中,要完成一个功能,通过Rest请求服务API调用服务来完成,整个调用过程可能会聚合多个后台服务器协同完成。在整个链路上,任何一处调用超时或出错都有可能造成前端请求失败。这时跟踪记录这些请求的调用的情况就要复杂的多,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工具来处理,spring cloud sleuth组件就是用于跟踪记录的工具Sleuth就相当于为微服务架构引入
转载
2024-07-08 20:40:01
302阅读
在微服务下Spring Security实现Oauth2协议 入门篇我们介绍了如何在微服务下基于OAuth2协议构建认证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会检查请求头里面是否带上了token,并去认证服务器校验这个token是否合法,是否过期,是否有权限做对应的操作。显然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长,在每一个微服务上都要做资源服务器的配置实不可取的,因此我们需要把这部分的操作交由网关去处理。在上一节中chec
转载
2024-03-29 07:22:27
134阅读
前情回顾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完成了OGG软件的安装,管理服务的创建,MAWeb管理界面也正常,接下来就开始正式进入数据同步的配置流程。 MA管理配置同步服务大纲在源库和目标库上各自创建OGG专用用户和对象(可选);创建提取(extract)进程创建复制(replicate)进程操作步骤1. 创建数据库OGG对象 这步是可选的,也可以直接使用数据库已有的管理员账号,作为最佳实践,推荐在所有数据
转载
2024-09-21 12:12:44
183阅读
首先你得先知道概念,微服务是一种用于构建应用的架构方案,它有别于更加传统的单体式方案,可将应用拆分成各个核心功能。每个功能都可以被称为一项服务,可以单独构建和部署,这意味着各项服务在工作(出现故障)时,不会相互影响。接下来,通过代码简单体验一下……一、创建父项目创建一个 Maven 项目, 命名为 springcloud-0, 删掉 src ,使之成为空的父项目,1. pom 文件配置父项目 po
前言 本文是系列中第一篇完整的转载。个人觉得对于理解OAuth2的认证流程算是非常详细的介绍。 OAuth 2 是一个授权框架,或称授权标准,它可以使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客户端获得对HTTP服务上(例如 Google,GitHub )用户帐户信息的有限访问权限。OAuth 2 通过将用户身份验证委派给托管用户帐户的服务以
转载
2024-08-14 22:00:43
101阅读
OSGI在国内不常用,而且相关资料比较少,很早之前在2015年的时候,公司有机会拿此框架做过一个项目,还算成功,所以在此分享一下OSGI的相关内容。一、什么是OSGI?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官方说的很明白,上网一搜介绍也有一堆,在此就不详细搬述了,也没啥意义。但是根据项目中对osgi的实战,想说说我个人的理解,我个人总结的是osgi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块化、组
转载
2024-04-29 19:37:40
200阅读
一、引言 .Net技术栈目前还没有像spring cloud相对完整一整微服务架构栈,随着业务发展系统架构演进,自行构建.Net技术体系的微服务架构,配套相关核心组件。因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方式研发,每个领域服务遵循平台统一标准,各自研发,独立部署运行,服务运行日志均通过记录本地文件方式进行记录。程序日志无法及时查阅,需登录服务器查看,同时不利于日志统一管理,因研发运行日志分析系统,进行日志统一分
转载
2024-08-07 15:51:04
220阅读
javaweb服务器运行打印机制log4j的说明原来一直使用的是System.out.println函数进行打印,但是上架的时候发现这样不行了,上架后没法看到控制台的输出了,所以这里参考别人的说明不得已引入log4j,本文摘录于:只是做学习备份之用,绝无抄袭之意,有疑惑请联系本人! 引入步骤如下: 1.添加库,并且在src目录下添加配置文件:2.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设置###
#本地输出
#
转载
2024-09-26 14:05:10
89阅读
最近看了许多关于防火墙的包拦截方式,有比较全的,但依然不是很清楚,现将各个网络上的资源整理下。 网络防火墙都是基于数据包的拦截技术之上的。在 Windows 下,数据包的拦截方式有很多种,其原理和实现方式也千差万别。总的来说,可分为“用户级”和“内核级”数据包拦截两大类。用户级下的数据包拦截方式有:Winsock Layered Service Provider (LSP)Win2K 包过滤
传统的单体架构,使用三层架构,包括视图表现层、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其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划软件系统的逻辑结构,便于开发与维护。单体架构将整个应用系统视为一个整体,部署在同一个 Web 容器。例如,一个 VR 资讯系统包含资讯模块、话题模块、日报模块、百科模块等多个模块,在单体架构中,所有的功能模块都在同一个应用系统中,并且共同使用一个数据库。 单体架构的好处在于,所有的功能模块都在同一个
这是来自《POJOs In Action》作者和CloudFoundry原创始人Chris Richardson的一篇谈论微服务PPT,结合DDD和事件驱动,比较全面和可落地。大意翻译如下: 以一个在线商店为案例,这是一个SpringMVC+Hibernate的简单应用,只有一个StoreFrontUI和四个服务,在这种简单情况下各方面都还好。 但是当系统开发变得复杂时,这样的系统就难于测
RestFul、SOAP、RPC、SOA、微服务、分布式Web主流通信方案(RestFul、SOAP)RestFul(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RPC(Remote Procedure Call)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RPC和SOAP都是SOA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攀升,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业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成为当前软件开发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的核心理念、优势以及实践中的挑战,同时列举一些常见的微服务技术,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一、微服务架构的核心理念&nbs
一、使用场景:在本人第一次接触微服务项目时,感觉真的很高大上,我们的项目是根据功能来划分的模块,一个父工程下有很多子模块(子工程)。 有一次我在system模块想调用admin模块里面的一个接口方法时,我直接在system模块的impl下使用@Autowired
@Lazy
private SysAdminCompanyService companyService;直接引入了adm
转载
2024-04-28 22:15:16
1512阅读
面临的问题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系统中,业务和系统功能被拆分成了几十甚至上百个服务实例。每个服务实例就是以往单体应用时代的一个独立部署的工程。每个工程都需要自己独立的启动加载和运行时配置文件。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配置文件的修改,例如调整一下数据库的IP地址,修改某个功能的启用开关状态等等。如果系统结构中的微服务节点较少,那么常规的代码+配置的开发方式足以解决问题。当
1.什么是docker问题大型项目组件较多,运行环境也较为复杂,部署时会碰到一些问题:依赖关系复杂,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开发、测试、生产环境有差异 解决1Docker如何解决大型项目依赖关系复杂,不同组件依赖的兼容性问题?Docker允许开发中将应用、依赖、函数库、配置一起打包,形成可移植镜像Docker应用运行在容器中,使用沙箱机制,相互隔离 解决2Linux操作
背景介绍如图1中在基于springcloud的微服务架构中,我们使用eureka作为注册中心,zuul作为网关,用户请求会先进入网关,网关中会通过ribbon组件缓存eureka中注册的服务列表,在 图1: 基于springcloud(eureka作为注册中心,zuul作为网关)的微服务架构图
转载
2024-03-09 11:02:03
102阅读